超声波振动方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732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筛分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包括筛架,筛框,超声波振动器,筛架上设置有多层筛框,筛框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筛框由内框嵌套在外框内部,外框和内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出料口通道;内框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口和筛下物出口;筛框的筛底倾斜设置在内框中,筛底的上方设置有筛芯,筛芯上分别设置有清理刷和超声波振动器;筛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料口、筛下物出料口和大杂出料口,底座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底座底部的皮带轮连接,皮带轮上设置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超声波振动器,提高了筛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Ultrasound Vibrating Squar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振动方筛
本技术涉及物料筛分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
技术介绍
传统方筛,只能靠清理球或清理刷清理筛面,效果差,筛孔易堵,需要后期工作人员进行清理维护,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作效率高,筛分能力强的超声波振动方筛。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包括筛架,筛框,超声波振动器,筛架上设置有多层筛框,筛框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筛框由内框嵌套在外框内部,外框和内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出料口通道;内框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口和筛下物出口;筛框的筛底倾斜设置在内框中,筛底的上方设置有筛芯,筛芯上分别设置有清理刷和超声波振动器;筛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料口、筛下物出料口和大杂出料口,底座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底座底部的皮带轮连接,皮带轮上设置有配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筛芯的底部设置超声波振动器,使筛框上叠加形成高频率低振幅的超声振动波,当超微细粉体靠近筛面时由于受到超声波加速度,提高物料通过筛网时的分散性,抑制物料的粘附、摩擦、平降、楔入等堵网因素,防止超微细粉体强吸附,解决了超微细粉体易团聚、高静电、高精细、高密度、轻比重等筛分难题。进一步的,本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筛芯的底部为托网,顶部为筛面,托网与筛面之间设置有清理刷,托网下方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内框的后边框与外框的后边框贴合,内框的前边框与外框的前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筛上物出料口通道,内框的左边框和外框的左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大杂出料口通道,内框的右边框与外框的右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筛下物出料口通道。筛底的最高端设置在内框的中部,筛底的最低端与筛下物出口的底面平齐。清理刷的底部设置为半球体结构,半球体的端面直径小于托网网格的边长。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压紧杆连接,压紧杆与底座铰接,压紧杆通过上盖上方的螺母紧固。筛架与底座之间通过吊杆连接,吊杆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筛架顶端和底座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筛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筛框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筛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筛框和筛芯的组合实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筛路图;图中:筛框1;筛架2;吊杆3;上盖4;压紧杆5;电机6;皮带轮7;配重块8;底座9;外框10;内框11;筛芯12;筛面1201;托网1202;筛底13;筛下物出口14;大杂出料口通道15;筛下物出料口通道16;筛上物出料口通道17;筛上物出口18;清理刷19;超声波振动器20;进料口21;筛下物出料口22;筛上物出料口23;大杂出料口24;固定块2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由筛架2,筛框1和超声波振动器20组成,本实施例中筛架2上设置有六层筛框1,第一层筛框的上方设置有上盖4,上盖4上设置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右侧与第一层筛框连通,隔板的左侧与第二层筛框连通,防止物料进入筛体时,筛面1201上的物料太厚。筛框1由内框11嵌套在外框10内部,参见附图3,内框11的后边框与外框10的后边框贴合固定,内框11的前边框与外框10的前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筛上物出料口通道17,内框11的左边框和外框10的左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大杂出料口通道15,内框11的右边框与外框10的右边框之间的空隙构成筛下物出料口通道16。内框11的前边框的下部设置有筛上物出口18,筛上物进料口23设置在筛底13与前边框连接处的下方,且筛上物出口18与筛上物出料口通道17连接;内框11的右边框上设置有筛下物出口14,筛下物出口14与筛下物出料口通道16连接。内框11的边框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凹槽,筛框1的筛底13倾斜嵌入凹槽内,筛底13的最高端设置在内框11的中部,筛底13的最低端与内框11上的筛下物出口14的底面平齐;筛底13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筛芯12,筛芯12的底部为托网1202,顶部为筛面1201,托网1202与筛面1201之间设置有清理刷19,每个托网1202下方分别设置有两只超声波振动器20。筛框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9,底座9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料口23、筛下物出料口22和大杂出料口24,底座9一侧设置有电机6,电机6通过皮带与底座9底部的皮带轮7连接,皮带轮7下端设置有配重块8,皮带轮7转动时产生偏心使筛体做回旋运动。清理刷19的底部设置为半球体结构,电机6带动筛框1整体做回转运动时,清理刷19由于惯性与筛底13间产生相对运动,在托网1202的网眼中来回跳动,跳动的同时清理刷19对筛面1201进行清理。参见附图1,上盖4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压紧杆5,压紧杆5的底端与底座9铰接,压紧杆5上端通过上盖4上方的螺母紧固,六层的筛框1通过压紧杆5使筛框1与底座9成为一个整体;筛架2与底座9之间通过吊杆3连接,吊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块25固定在筛架2顶部和底座9上,本实施例中,吊杆3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有两根吊杆3,每组吊杆3上端分别设置在筛架2的四个角上,下端分别设置在底座9的四个角上。本技术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筛底的倾斜方向与第三至六层筛底的的倾斜方向呈顺时针90度。物料由上盖4顶部的进料口21进入筛体,分别落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筛面1201上,使每层筛面1201上的物料都不会太厚,便于筛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筛面1201的筛上物为大杂物料,在振动过程中直接进入大杂出料口通道15,筛下物汇集后在第三层筛面1201上随筛体回旋运动继续筛理,筛下物落到下一层筛面1201上,重复上层的回旋运动,每层合格的物料通过筛面1201落到筛底13,向同一方向通过筛下物出口14进入筛下物出料口通道16,由筛下物出料口22排出。每层筛面1201下的清理刷19在托网1202上做回旋运动的同时,不断跳跃,对筛面1201进行清理,为了提高筛理能力,在筛芯12的下方设置超声波振动器20,每个筛芯12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由超声波发生器带动的超声波振动器20,使筛芯12在跟随筛框1做回转运动的同时产生产生波振动,避免筛面1201堵塞,提高筛理能力。设置超声波振动器20后,方筛的最高目数由200目增加到500目;同一目数、同一技术参数的方筛,筛理能力提高了2-10倍,同时,筛理能力的提高,处理的同一物料的方筛层数大大减少。由于第一层筛面和第二层筛面的筛上物为大杂物料,筛面1201的筛孔孔径较大、目数较小,因此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筛芯的下方可以不设置超声波振动器20,以节省成本。第一层和第二层筛面的筛上物为大杂物料,因此第一、二层的筛芯12筛孔较大,第三至六层筛芯需要筛理合格物料,因此第三至六层的的筛芯筛孔孔径一致或逐层递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技术的保护不限于此,所有涉及本
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包括筛架,筛框,超声波振动器,筛架上设置有多层筛框,筛框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筛框由内框嵌套在外框内部,外框和内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出料口通道;内框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口和筛下物出口;筛框的筛底倾斜设置在内框中,筛底的上方设置有筛芯,筛芯上分别设置有清理刷和超声波振动器;筛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料口、筛下物出料口和大杂出料口,底座一侧设置的电机与底座底部的皮带轮连接,皮带轮上设置有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振动方筛,包括筛架,筛框,超声波振动器,筛架上设置有多层筛框,筛框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筛框由内框嵌套在外框内部,外框和内框之间的空隙构成出料口通道;内框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口和筛下物出口;筛框的筛底倾斜设置在内框中,筛底的上方设置有筛芯,筛芯上分别设置有清理刷和超声波振动器;筛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筛上物出料口、筛下物出料口和大杂出料口,底座一侧设置的电机与底座底部的皮带轮连接,皮带轮上设置有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动方筛,其特征在于:筛芯的底部为托网,顶部为筛面,托网与筛面之间设置有清理刷,托网下方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动方筛,其特征在于:内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世春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南区双义饲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