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5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16
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杆上部的搅拌轴上依次横向设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分别均匀连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从上至下分别连有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排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现有搅拌罐的基础上,对其搅拌轴形成改进,形成上下物料循环对流,不仅可以提高搅拌效率,成本也大幅降低,其改进后的结构可实现电机正反搅拌,变速电机改变搅拌速率,防止同频共振,从而减少罐体晃动。

A Simple and High Efficiency Bidirectional Mixing Device for Silica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具体涉及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白炭黑的需求持续增长,白炭黑在橡胶制品中的作用为补强剂,同时还具有抗老化性能;生产白炭黑的主要方法为气相法和沉淀法,目前国内厂家大都采用的沉淀法生产白炭黑,沉淀法生产白炭黑时采用工业水玻璃与酸反应,经沉淀、过滤、洗涤、打浆、干燥而得到白炭黑,在打浆过程中,利用搅拌罐搅拌白炭黑虑饼,现有搅拌罐搅拌效率低,并且有搅拌不均匀质量不高的问题。虽然公开号为CN103752203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搅拌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特殊结构来达到使得白炭黑混合均匀的问题,同时利用支架平台与搅拌罐的浆料的旋转反向来达到稳定搅拌罐的问题,但由于浆料重力原因,浆料容易沉积在搅拌罐底部,同时由于用于搅拌白炭黑浆料的罐体较大,搅拌叶片不能过大,导致其靠近搅拌罐内壁的浆料不易均匀打浆,该装置利用支架平台反转保持搅拌罐稳定,其对设备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生产厂家需要对厂房进行改造,费时费力,并且效果不佳,因为反转速度不能太快,太快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反转速度过慢就不能达到稳定搅拌罐的目的。另公开号为CN10346663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打浆机,该打浆机通过在搅拌罐的罐体上下分别设置搅拌电机来防止浆料沉积的问题,但还未能避免浆料沉积的问题,并且由于下端的搅拌叶片与上端的搅拌叶片受力不均,更易导致搅拌罐晃动。另公开号为CN106925162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三段式双电机搅拌装置,该装置通过三段式双电机结构,降低了底端搅拌杆阻力,防止罐体晃动,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效果,但其因结构复杂,难以在现有搅拌罐基础上改装升级,即使改装,其成本也高,同时安装不便,市场和企业不易接受,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部物料易沉积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不高,成本高等问题,并且通过变速最大程度防止同频共振,防止罐体晃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它包括罐体、变速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罐体顶端中心设有变速电机,变速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深入罐体与罐体底端中心位置的定位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杆上部的搅拌轴上依次横向设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分别均匀连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从上至下分别连有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排凸头。该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现有搅拌罐基础结构情况下,大大增加搅拌效率,不增加使用成本,便于企业推广运用。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同侧的端点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直线延伸与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同侧端点连线重合。根据上下共线均匀布置,有利不同位置物料分散混合均匀,通过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形成物料上下循环混合。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的搅拌板的尺寸依次增大。从下至上搅拌板依次增大,是因为罐体底端物料重,减小搅拌板的尺寸,有利于减小搅拌轴的阻力,减少变速电机启动扭力过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的搅拌板连接方式为铰链活动连接,搅拌板的活动角度60-90度角,其当搅拌板运动时与搅拌杆形成30-45度角。搅拌板采用活动角度,搅拌板自动受物料阻力形成30-45度角,而后电机可反向转动搅拌,从而搅拌板受物料阻力翻转到另一侧形成30-45度角,这样电机的正反转都不影响搅拌板对物料的搅拌。所述第一搅拌杆上的搅拌板离罐体底表面3-10厘米,所述第一搅拌杆上的搅拌板上连接柔性连接片,柔性连接片接触罐体底表面。增加柔性连接片可与底表面积的物料接触,最大程度的混合罐体内的物料,因柔性连接片易损坏,柔性连接片可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更换。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与搅拌轴是螺栓固定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便于搅拌杆的维护保养,减少使用成本,大大缩短维修时间。所述每排凸头至少设有2个。在搅拌轴上设置凸头,因搅拌轴表面一般较为光滑,增加凸头后可将靠近搅拌轴的物料也可很好的搅拌均匀。所述同侧连线形成的上下两个三角形,其形成的下三角形大于上三角形。因物料集中在罐体底端,物料多,需要更多的“搅拌叶片”对物料搅拌,提高搅拌效率,也便于上下物料形成循环搅拌。所述第一搅拌杆的端点离罐体侧壁30-50厘米。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的间距大于1.5倍搅拌板的高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现有搅拌罐的基础上,对其搅拌轴形成改进,形成上下物料循环对流,不仅可以提高搅拌效率,成本也大幅降低,其改进后的结构可实现电机正反搅拌,变速电机改变搅拌速率,防止同频共振,从而减少罐体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轴正转时搅拌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轴反转时搅拌板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变速电机,2、罐体,3、定位孔,4、第一搅拌杆,5、第二搅拌杆,6、第三搅拌杆,7、第一搅拌叶片,8、第二搅拌叶片,9、搅拌板,10、凸头,11、搅拌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罐体2顶端中心设有变速电机1,变速电机1连接搅拌轴11的一端,搅拌轴11的另一端深入罐体2与罐体2底端中心位置的定位孔3连接,所述搅拌轴11的底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搅拌杆4,在第一搅拌杆4上部的搅拌轴上依次横向设有第二搅拌杆5和第三搅拌杆6,所述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和第三搅拌杆6上分别均匀连有若干个搅拌板9,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从上至下分别连有第一搅拌叶片7和第二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排凸头10,所述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和第三搅拌杆6的同侧的端点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直线延伸与第一搅拌叶片7和第二搅拌叶片8的同侧端点连线重合,所述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和第三搅拌杆6上的搅拌板的尺寸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的搅拌板连接方式为铰链活动连接,搅拌板的活动角度60-90度角,其当搅拌板运动时与搅拌杆形成30-45度角。搅拌板采用活动角度,搅拌板自动受物料阻力形成30-45度角,而后电机可反向转动搅拌,从而搅拌板受物料阻力翻转到另一侧形成30-45度角,这样电机的正反转都不影响搅拌板对物料的搅拌。使用时,设定变速电机,缓慢启动电机带动搅拌轴11,使得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第三搅拌杆6、第一搅拌叶片7和第二搅拌叶片8,因搅拌板9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使得其整根搅拌轴11受力相对均匀,保证变速电机使用寿命,减少罐体2震动和晃动,本技术的搅拌设备还可反向旋转搅拌,搅拌板可根据电机旋转方向自动调节方向,不影响物料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它包括罐体、变速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罐体顶端中心设有变速电机,变速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深入罐体与罐体底端中心位置的定位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杆上部的搅拌轴上依次横向设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分别均匀连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从上至下分别连有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排凸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它包括罐体、变速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罐体顶端中心设有变速电机,变速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深入罐体与罐体底端中心位置的定位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杆上部的搅拌轴上依次横向设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分别均匀连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从上至下分别连有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排凸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同侧的端点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直线延伸与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同侧端点连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的搅拌板的尺寸依次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简易高效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上的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斌周敏建梁智彪潘世超曹大志申志忠陈志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