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及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45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包括画板、Y轴滑杆、抬笔组件、夹持组件、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动带、支撑板、X轴滑杆、第一带轮、话筒、第二传动带、第二带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画板的顶侧,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部,该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分别带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活动,实现画笔的移动,结构简单,减少震动和电流,成本便宜,皮带绕法简单,方便生产,该发明专利技术抬笔电机转动,凸轮反时针转动,凸轮底端与活动板接触,笔头抬起,凸轮顶端与活动板接触,笔头落下,通过设置控制总成,能够实现机器人与儿童交互,能够更好的实现绘画功能。

A Painting Robot Based on AI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及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及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通过市场我们了解到绘画是孩子的天性,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90%的妈妈不会画,导致儿童的绘画艺术天性得不到发展,同时,中国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比较稀缺和昂贵,所以我们研发出世界首个AI+绘画+陪伴功能的绘画机器人,现有的绘画机器人体积大,安装复杂,需要手工调整光轴的平行度以及皮带的松紧度,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皮带长度有变化,需要手工校准,现有写字机器人的抬笔机构都是将电机和夹笔机构做在一起,将线隐藏起来比较麻烦,笔头部分比较大,影响外观,因此,设计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及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包括画板、Y轴滑杆、抬笔组件、夹持组件、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动带、支撑板、X轴滑杆、第一带轮、齿牙、第二齿轮、滑板、控制总成、话筒、第二传动带、第二带轮、第二电机、第一旋转杆、第一滑块和第二旋转杆,所述Y轴滑杆并列固定在画板的顶侧,所述第一滑块扣接在Y轴滑杆的顶侧,所述X轴滑杆的两端底侧固定在第一滑块的顶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画板的顶侧,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画板的顶侧,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旋转杆的顶端端部,所述第一传动带外切套接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内壁设置有齿牙,且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X轴滑杆的一端顶侧,所述第一带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X轴滑杆的另一端顶侧,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在第二旋转杆的顶端,所述第二传动带外切套接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外部,所述控制总成安装在画板的顶侧,所述话筒嵌入式安装在控制总成内部,所述滑板骑架在X轴滑杆的顶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滑板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安装在支撑板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包括抬笔电机、压缩弹簧、凸轮、第一定位杆、固定架、活动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丝杆、第二定位杆和拉伸弹簧,所述抬笔电机固定在支撑板的顶侧,所述凸轮安装在抬笔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定位杆竖直固定在支撑板的顶侧,且第一定位杆插接在活动板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第一定位杆的外部,且位于支撑板与活动板之间,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活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架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设置在固定架的内壁另一侧,所述丝杆的一端插接在固定架的侧壁,且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杆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定位杆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的内壁两侧,所述拉伸弹簧套接在第二定位杆的外部,且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画板的顶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夹板、第一夹持弹簧、套板、滑动杆、第二滑块、滑槽、第二夹持弹簧、拉杆、第一夹板、固定杆和第二夹板,所述滑槽开设在画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竖直安装在第二滑块的顶侧,所述套板套接在滑动杆的外部,所述滑动杆的顶端插接在滑动夹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持弹簧套接在滑动杆的外部,且位于滑动夹板和套板之间,所述拉杆固定在滑动夹板的顶侧,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在滑动夹板的底侧,所述固定杆竖直固定在画板的顶侧另一端,所述固定杆的顶端插接在第二夹板的内部,所述第二夹持弹簧套接在固定杆的外部,且位于第二夹板与画板的顶侧之间,所述固定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拉杆和第一夹板。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固定画纸;步骤二,画笔固定;步骤三,输入语音,步骤四,成像辨识;步骤五,进程编写;步骤六,绘画完稿;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在夹持组件的配合下,将画纸固定平铺在画板的顶侧;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使用抬笔组件的夹持机构,将画笔夹持固定;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儿童通过话筒输入要画的内容,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对语音进行分析识别;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在对语音辨识后,通过数据调取模块调取数据储存模块内的与语音辨识内容一致的图画,通过显示屏成像显示,确认图画是否是要画的内容;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获取确认指令后,进程编写模块根据图画内容进行进程的编写;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六中,在编写完成后,控制总成按照编写进程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抬笔电机下达指令,实现图画的绘画。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一侧侧边与第一滑块的一侧通过胶水粘贴,且第一传动带与X轴滑杆垂直设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一侧侧边与滑板的一侧通过胶水粘贴,且第二传动带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应设置在画板的顶侧两端,所述滑动夹板和第二夹板与X轴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板的底侧与画板的顶侧面相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轮的侧表面与活动板的顶侧相切,且位于两第一定位杆之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总成包括网络通讯模块、语言输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数据调取模块、进程编写模块和显示屏,所述语言输入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语言输入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数据调取模块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显示屏通过信号连接,所述进程编写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抬笔电机通过信号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是采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分别带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活动,实现画笔的移动,结构简单,减少震动和电流,成本便宜,皮带绕法简单,方便生产,该专利技术抬笔电机转动,凸轮反时针转动,凸轮底端与活动板接触,笔头抬起,凸轮顶端与活动板接触,笔头落下,通过设置控制总成,能够实现机器人与儿童交互,能够更好的实现绘画功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流程图;图中:1、画板;2、Y轴滑杆;3、抬笔组件;4、夹持组件;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第一传动带;8、支撑板;9、X轴滑杆;10、第一带轮;11、齿牙;12、第二齿轮;13、滑板;14、控制总成;15、话筒;16、第二传动带;17、第二带轮;18、第二电机;19、第一旋转杆;20、第一滑块;21、第二旋转杆;41、滑动夹板;42、第一夹持弹簧;43、套板;44、滑动杆;45、第二滑块;46、滑槽;47、第二夹持弹簧;48、拉杆;49、第一夹板;410、固定杆;411、第二夹板;31、抬笔电机;32、压缩弹簧;33、凸轮;34、第一定位杆;35、固定架;36、活动板;37、第一安装板;38、第二安装板;39、丝杆;310、第二定位杆;311、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包括画板(1)、Y轴滑杆(2)、抬笔组件(3)、夹持组件(4)、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一传动带(7)、支撑板(8)、X轴滑杆(9)、第一带轮(10)、齿牙(11)、第二齿轮(12)、滑板(13)、控制总成(14)、话筒(15)、第二传动带(16)、第二带轮(17)、第二电机(18)、第一旋转杆(19)、第一滑块(20)和第二旋转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滑杆(2)并列固定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一滑块(20)扣接在Y轴滑杆(2)的顶侧,所述X轴滑杆(9)的两端底侧固定在第一滑块(20)的顶侧,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一齿轮(6)安装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旋转杆(19)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二齿轮(12)安装在第一旋转杆(19)的顶端端部,所述第一传动带(7)外切套接在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2)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带(7)的内壁设置有齿牙(11),且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8)安装在X轴滑杆(9)的一端顶侧,所述第一带轮(10)安装在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二旋转杆(21)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X轴滑杆(9)的另一端顶侧,所述第二带轮(17)固定在第二旋转杆(21)的顶端,所述第二传动带(16)外切套接在第一带轮(10)和第二带轮(17)的外部,所述控制总成(14)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话筒(15)嵌入式安装在控制总成(14)内部,所述滑板(13)骑架在X轴滑杆(9)的顶侧,所述支撑板(8)固定在滑板(13)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3)安装在支撑板(8)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3)包括抬笔电机(31)、压缩弹簧(32)、凸轮(33)、第一定位杆(34)、固定架(35)、活动板(36)、第一安装板(37)、第二安装板(38)、丝杆(39)、第二定位杆(310)和拉伸弹簧(311),所述抬笔电机(31)固定在支撑板(8)的顶侧,所述凸轮(33)安装在抬笔电机(31)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定位杆(34)竖直固定在支撑板(8)的顶侧,且第一定位杆(34)插接在活动板(36)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32)套接在第一定位杆(34)的外部,且位于支撑板(8)与活动板(36)之间,所述固定架(35)安装在活动板(36)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37)固定在固定架(35)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38)对应设置在固定架(35)的内壁另一侧,所述丝杆(39)的一端插接在固定架(35)的侧壁,且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8)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杆(310)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37)和第二安装板(38),且第二定位杆(310)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35)的内壁两侧,所述拉伸弹簧(311)套接在第二定位杆(310)的外部,且位于第一安装板(37)和第二安装板(38)之间,所述夹持组件(4)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滑动夹板(41)、第一夹持弹簧(42)、套板(43)、滑动杆(44)、第二滑块(45)、滑槽(46)、第二夹持弹簧(47)、拉杆(48)、第一夹板(49)、固定杆(410)和第二夹板(411),所述滑槽(46)开设在画板(1)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45)安装在滑槽(46)的内部,所述滑动杆(44)竖直安装在第二滑块(45)的顶侧,所述套板(43)套接在滑动杆(44)的外部,所述滑动杆(44)的顶端插接在滑动夹板(4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持弹簧(42)套接在滑动杆(44)的外部,且位于滑动夹板(41)和套板(43)之间,所述拉杆(48)固定在滑动夹板(41)的顶侧,所述第一夹板(49)固定在滑动夹板(41)的底侧,所述固定杆(410)竖直固定在画板(1)的顶侧另一端,所述固定杆(410)的顶端插接在第二夹板(411)的内部,所述第二夹持弹簧(47)套接在固定杆(410)的外部,且位于第二夹板(411)与画板(1)的顶侧之间,所述固定杆(410)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拉杆(48)和第一夹板(49)。画板(1)、Y轴滑杆(2)、抬笔组件(3)、夹持组件(4)、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一传动带(7)、支撑板(8)、X轴滑杆(9)、第一带轮(10)、齿牙(11)、第二齿轮(12)、滑板(13)、控制总成(14)、话筒(15)、第二传动带(16)、第二带轮(17)、第二电机(18)、第一旋转杆(19)、第一滑块(20)和第二旋转杆(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的绘画机器人,包括画板(1)、Y轴滑杆(2)、抬笔组件(3)、夹持组件(4)、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一传动带(7)、支撑板(8)、X轴滑杆(9)、第一带轮(10)、齿牙(11)、第二齿轮(12)、滑板(13)、控制总成(14)、话筒(15)、第二传动带(16)、第二带轮(17)、第二电机(18)、第一旋转杆(19)、第一滑块(20)和第二旋转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滑杆(2)并列固定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一滑块(20)扣接在Y轴滑杆(2)的顶侧,所述X轴滑杆(9)的两端底侧固定在第一滑块(20)的顶侧,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一齿轮(6)安装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旋转杆(19)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第二齿轮(12)安装在第一旋转杆(19)的顶端端部,所述第一传动带(7)外切套接在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2)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带(7)的内壁设置有齿牙(11),且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8)安装在X轴滑杆(9)的一端顶侧,所述第一带轮(10)安装在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二旋转杆(21)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X轴滑杆(9)的另一端顶侧,所述第二带轮(17)固定在第二旋转杆(21)的顶端,所述第二传动带(16)外切套接在第一带轮(10)和第二带轮(17)的外部,所述控制总成(14)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话筒(15)嵌入式安装在控制总成(14)内部,所述滑板(13)骑架在X轴滑杆(9)的顶侧,所述支撑板(8)固定在滑板(13)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3)安装在支撑板(8)的顶侧;所述抬笔组件(3)包括抬笔电机(31)、压缩弹簧(32)、凸轮(33)、第一定位杆(34)、固定架(35)、活动板(36)、第一安装板(37)、第二安装板(38)、丝杆(39)、第二定位杆(310)和拉伸弹簧(311),所述抬笔电机(31)固定在支撑板(8)的顶侧,所述凸轮(33)安装在抬笔电机(31)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定位杆(34)竖直固定在支撑板(8)的顶侧,且第一定位杆(34)插接在活动板(36)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32)套接在第一定位杆(34)的外部,且位于支撑板(8)与活动板(36)之间,所述固定架(35)安装在活动板(36)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37)固定在固定架(35)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38)对应设置在固定架(35)的内壁另一侧,所述丝杆(39)的一端插接在固定架(35)的侧壁,且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8)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杆(310)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板(37)和第二安装板(38),且第二定位杆(310)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35)的内壁两侧,所述拉伸弹簧(311)套接在第二定位杆(310)的外部,且位于第一安装板(37)和第二安装板(38)之间,所述夹持组件(4)安装在画板(1)的顶侧;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滑动夹板(41)、第一夹持弹簧(42)、套板(43)、滑动杆(44)、第二滑块(45)、滑槽(46)、第二夹持弹簧(47)、拉杆(48)、第一夹板(49)、固定杆(410)和第二夹板(411),所述滑槽(46)开设在画板(1)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45)安装在滑槽(46)的内部,所述滑动杆(44)竖直安装在第二滑块(45)的顶侧,所述套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画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