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28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包括:笔杆、笔头和用于融化蜡棒的加热装置;所述笔杆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敞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笔杆内,所述笔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笔杆的下端,并与所述笔杆的内部连通,所述蜡棒从所述笔杆的上端插入所述笔杆内后,由所述加热装置将蜡棒加热成蜡液后,从所述笔头流出;通过在笔杆内设置加热装置,可将插入笔杆内的固态状蜡棒加热融化成液态状的蜡油后,从笔头流出以用于绘画,解决了传统的蜡刀需要反复蘸取蜡液,且蜡液容易在蜡刀处凝固,造成绘画线条粗细不均匀等问题;且所述笔头与所述笔杆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方便使用者根据绘画线条粗细需要对笔头进行更换,实用性提高。

A kind of electric heating crayon for batik dye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
本技术涉及绘画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
技术介绍
蜡染是先将蜡加热熔化后把蜡液描绘在织物上,染色时由于蜡的防染作用而形成图案。多年来,人们在蜡染时主要使用铜制的蜡刀进行绘蜡。对于初学者即使花很长的时间的练习,也难以做到描绘出来的线条准确、细致、均匀、流畅,因为蜡刀携带的蜡液有限,落笔时流下的蜡液多,然后逐渐减少,同时温度降低,蜡液难渗透到织物反面,需要重新蘸取热的蜡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包括:笔杆、笔头和用于融化蜡棒的加热装置;所述笔杆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敞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笔杆内,所述笔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笔杆的下端,并与所述笔杆的内部连通,所述蜡棒从所述笔杆的上端插入所述笔杆内后,由所述加热装置将蜡棒加热成蜡液后,从所述笔头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加热装置可将笔杆内固态状的蜡棒加热成液态状的蜡液从笔头流出,可满足绘画者在边绘画时,不用反复蘸取蜡液,可以连续画蜡,提高了绘画者绘画的速度;且笔头与笔杆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方便使用者根据绘画线条粗细的需要而选择合适规格的笔头进行更换,提高了该电热绘蜡笔的实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笔杆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均为竖向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圆筒,所述内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筒的外表面通过多个隔板与所述外筒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内筒的轴向竖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内筒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多个存储间;所述外筒的下端可转动的设有一遮盖住所述空腔下端的环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上下贯穿其的开口;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盖板可水平旋转至所述开口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存储间的下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存储间可用于同时放置多个笔头,以方便使用者同时携带多种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笔头;且通过设置可旋转的盖板,方便绘画者取用存储间内的笔头,实用性强。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管,所述的套管为两端均敞口的空心管,所述套管竖直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下端,其上端伸入所述内筒内部,并与所述内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笔头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所述套管的下端敞口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可延长笔杆中蜡液流至笔头的时间,以使蜡液均匀的从笔头流出。。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设有控制其内蜡液流速的调节开关。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开关具有调控蜡液流量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在绘画过程中,边绘画边调节蜡液的流量,一方面可避免蜡液流速过快,造成蜡液浪费;另一方面可控制绘画线条的粗细等状况,以便高质量的完成绘画。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热管具有升温速度快,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方便等优点。进一步地,还包括笔帽,所述笔帽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筒的上端,并盖住所述外筒的上端;所述笔帽上设有电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笔帽可避免内筒内的蜡液流出,一方面可避免造成蜡液浪费,另一方面也防止流出的蜡液把画布弄脏。进一步地,所述笔帽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和电源装置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温度控制器具有控制蜡液加热温度的功能,以便于使用者调节最佳的蜡棒融化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由耐热PVC材质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耐热PVC材料具有耐高温的功能,可保护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不被烫伤,提高绘蜡笔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蜡染用电热绘蜡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蜡染用电热绘蜡笔的底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笔杆;11、内筒;12、外筒;13、隔板;14、存储间;2、笔头;3、加热装置;4、盖板;41、开口;5、套管;6、调节开关;7、笔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包括:笔杆1、笔头2和用于融化蜡棒的加热装置3;所述笔杆1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的圆筒结构,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笔杆1内,所述笔头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笔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笔杆1的内部连通,所述蜡棒从所述笔杆1的上端插入所述笔杆1内后,由所述加热装置3将蜡棒加热成蜡液后,从所述笔头2流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通过在所述笔杆1内设置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用于将插入笔杆1内的固态状的蜡棒加热融化成液态状的蜡液,成液体状的蜡液通过所述笔头2流出,以达到在绘画时,无需用笔头反复蘸取蜡液,且蜡液能均匀、流畅地从笔头流出的目的。该绘蜡笔解决了传统的蜡刀需要不断蘸蜡布线才能完成绘画,且蜡刀不能均匀、流畅地出蜡,造成绘画线条粗细不均匀的问题,且所述笔头2与所述笔杆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对笔头2进行更换。实施时,所述笔头2的材质为钢制镀铬,且所述笔头2的画蜡端可根据实际绘画粗细的需求,设计成扇形等不同形状结构的笔头。优选的,所述笔杆1包括内筒11和外筒12;所述内筒11和外筒12均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圆筒,所述内筒11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12的内部,所述内筒11和所述外筒1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筒11的外表面通过多个隔板13与所述外筒12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所述隔板13沿所述内筒11的轴向竖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内筒11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多个所述隔板13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多个存储间14;所述外筒12的下端可转动的设有一遮盖住所述空腔下端的环形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上设有一上下贯穿其的开口41;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盖板4可水平旋转至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存储间14的下方。在采用绘蜡笔进行绘画时,往往需要根据绘画线条的粗细选择不同形状或不同规格的笔头,而笔头数量较多时,则有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为了提高该电热绘蜡笔的实用性,在所述内筒11和外筒12之间设有多个存储间14,以用来放置多个所述笔头2,解决由于笔头2数量多,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实施时,蜡棒插入到所述内筒11内,所述盖板4为圆形板,所述盖板4可盖住所述外筒12的下端敞口;所述外筒12的下端沿其周向设有一圈环线滑槽,所述盖板4的上端面竖向平行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一端分别水平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嵌入所述滑槽内,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盖板4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1)、笔头(2)和用于融化蜡棒的加热装置(3);所述笔杆(1)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敞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笔杆(1)内,所述笔头(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笔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笔杆(1)的内部连通,所述蜡棒从所述笔杆(1)的上端插入所述笔杆(1)内后,由所述加热装置(3)将蜡棒加热成蜡液后,从所述笔头(2)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1)、笔头(2)和用于融化蜡棒的加热装置(3);所述笔杆(1)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敞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笔杆(1)内,所述笔头(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笔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笔杆(1)的内部连通,所述蜡棒从所述笔杆(1)的上端插入所述笔杆(1)内后,由所述加热装置(3)将蜡棒加热成蜡液后,从所述笔头(2)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染用电热绘蜡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1)包括内筒(11)和外筒(12);所述内筒(11)和外筒(12)均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圆筒,所述内筒(11)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12)内部,所述内筒(11)和所述外筒(1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筒(11)的外表面通过多个隔板(13)与所述外筒(12)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所述隔板(13)沿所述内筒(11)的轴向竖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沿所述内筒(11)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多个所述隔板(13)分别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多个存储间(14);所述外筒(12)的下端可转动的设有一遮盖住所述空腔下端的环形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上设有一上下贯穿其的开口(41);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盖板(4)可水平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芳朱帅帅周灵巧杨靖蔡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