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及相应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70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以及相应的车辆。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历史充电数据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量;基于历史充电数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以及基于该变化关系和多次充电的平均充电时长,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进一步考虑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来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通过为用户提供智能选择最佳充电量功能,车辆能够自动动态地估算并设置目标充电值,在不需要用户复杂计算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里程并缩短充电时间。

Method, Device and Vehicle for Estimating Target Charging Volume of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及相应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及相应的车辆。
技术介绍
基于锂离子电池单元的电池组广泛用于各种应用,诸如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ElectricVehicle)、电动汽车(EV,ElectricVehicle)、可供日后使用的再生能源储存以及用于例如电网稳定性、调峰和再生能源时移等各种目的的电网能源储存等。为了确保电池组性能良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电池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专利技术人注意到,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控制电池每次充电完成时的充电量(即充电限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每次充电都控制充电量至最佳水平时,即能满足用户需要,又能保护电池。因此,有利的是提供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限值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相应的车辆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历史充电数据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量;基于历史充电数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以及基于变化关系和多次充电的平均充电时长,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还包括: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值;以及基于当前健康状态值来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在某些实施例中,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包括: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在多个时间点采集的荷电数据;基于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确定每次充电的充电时长;以及基于采集的荷电数据,确定多个时间点相应的荷电状态SOC值。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包括:基于针对多次充电在多个时间点的SOC值,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包括:确定待拟合曲线为对数函数曲线;以及以针对多次充电在多个时间点的SOC值和相应时间点作为离散曲线集合,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对数函数拟合曲线。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时间点包括开始充电时刻、结束充电时刻以及开始充电时刻与结束充电时刻之间的多个固定间隔时间点。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包括:按照下式计算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SOClimit:SOClimit=f(Timeaverage)/SOH其中,f()表示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Timeaverage为平均充电时长,SOH值表征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进一步包括设定目标充电量为动力电池的充电限值,以在完成该充电限值时结束充电。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历史充电数据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量;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充电数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以及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该变化关系和多次充电的平均充电时长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装置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包括: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值;以及基于当前健康状态值来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在某些实施例中,获取装置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包括: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在多个时间点采集的荷电数据;基于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确定每次充电的充电时长;以及基于采集的荷电数据,确定多个时间点相应的荷电状态SOC值。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装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包括:基于针对多次充电在多个时间点的SOC值,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装置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包括:确定待拟合曲线为对数函数曲线;以及以针对多次充电在多个时间点的SOC值和相应时间点作为离散曲线集合,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对数函数拟合曲线。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时间点包括开始充电时刻、结束充电时刻以及开始充电时刻与结束充电时刻之间的多个固定间隔时间点。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装置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包括:按照下式计算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SOClimit:SOClimit=f(Timeaverage)/SOH其中,f()表示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Timeaverage为平均充电时长,SOH值表征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进一步包括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目标充电量为动力电池的充电限值,以在完成该充电限值时结束充电。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描述的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促使设备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机器可读的指令,指令在由机器执行时使得机器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为用户提供智能选择最佳充电量功能,车辆能够自动动态地估算并设置目标充电值,在不需要用户复杂计算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里程并缩短充电时间。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数据曲线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的图示过程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装置的方框图;以及图5示出适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专利技术人注意到,在车辆动力电池中,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化学特性,充电功率在电池接近充满时会出现下降,而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在电池接近充满时,充电管理系统会逐渐减少充电电流至最佳水平,直至每个电芯都充到饱和。在实际测量中,从10%充电到80%和从80%充电到100%所使用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也即充电到够用和到充满之间存在2倍的时间差异,这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为解决既能充电到够用又能缩短充电完成提醒时间的问题,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固定的充电限值选择模式,例如选择充满或充到80%,这种方式直接帮用户做了最终选择,但是并不适应每辆车的电池使用状态,可能在该充电限值下实际续航里程数会变小,最终不符合用户预期。另一种方式是提供给用户任意区间调整限值,这种方式要求用户了解需要的续航里程数和电量百分比,对普通用户而言是要求严苛的,用户可能并不会使用该功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量;基于所述历史充电数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以及基于所述变化关系和所述多次充电的平均充电时长,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所述历史充电数据包括多次充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量;基于所述历史充电数据,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以及基于所述变化关系和所述多次充电的平均充电时长,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还包括: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值;以及基于所述当前健康状态值确定本次充电的目标充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包括: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获取每次充电时电池电量传感器在多个时间点采集的荷电数据;基于采集的充电电流的状态,确定每次充电的充电时长;以及基于采集的荷电数据,确定多个时间点相应的荷电状态SOC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目标充电量关于充电时长的变化关系包括:基于针对多次充电在所述多个时间点的SOC值,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目标SOC值关于充电时长的拟合曲线包括:确定待拟合曲线为对数函数曲线;以及以针对多次充电在所述多个时间点的SOC值和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