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567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属于医学检测领域。该系统包括自动全血分析仪VCS、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并依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全血分析仪VCS的参数;数据处理模块把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公式如下: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传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和判断,所述数据输出模块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便捷的的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情况,辅助提高诊断效率,更加合理的管理病人,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试剂与耗材,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

A system for distinguishing active tuberculosis from latent tubercul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
技术介绍
中性粒细胞参数在细菌感染中的研究VCS技术可以检测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核左移和反应性中性粒细胞等发生的形态学变化。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及其标准差(MNV-SD)反映了中性粒细胞大小的变异性或者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在急性细菌感染中急剧升高。MNV和MNV-SD在全身感染中比局部感染升高更加明显,即使在白细胞处于正常或者白细胞偏低的患者中,也是全身感染的MNV和MNV-SD高于局部感染。同时,其反应胞浆颗粒和核结构的中性粒细胞光散射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降低,提示有核左移。ROC曲线下面积显示MNV和MNV-SD获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7和0.85)明显大于C反应蛋白(AUC=0.63),杆状核(AUC=0.73)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UC=0.74),这些指标显示用于诊断急性细菌性感染,MNV和MNV-SD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类似的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在新生儿和老年人的败血症中同样也存在。中性粒细胞VCS参数的MNV和MNV-SD在术后细菌感染中也有相关研究。众所周知,术后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它可以延迟手术后的恢复,增加住院费用,医疗费用,导致死亡率的增高。因此,诊断术后感染对于正确管理患者至关重要。非感染性白细胞增多和发热是术后期间常见的现象,然而传统的参数,如白细胞计数或者体温测量不足以全面检测感染。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症其本质是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尽管没有感染,也可以导致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导致发热和/或白细胞增多。研究表明,与未感染的患者相比,手术后细菌感染患者的MNV和MNV-SD显着增加(分别为157.5±7.0vs149.2±4.4和26.5±3.3vs22.2±2.4;参考范围MNV:137-153;MNV-SD:16.9-22.0)。尽管手术后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有所增加,但未感染和感染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15.4±2.4vs.16.2±3.04;p=0.115)和(84.5%±3.1vs85.6%±3.4;p=0.08)。MNV和NDW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88.4%)和(88.3%和76.3%)用于预测术后细菌感染明显优于白细胞分类计数(29.0%和88.1%)和C反应蛋白(83.8%和56.6%),但与降钙素原水平相当(87.1%和90.5%)。这些观察结果特别显着,表明这些中性粒细胞CPD在区分手术后细菌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疾病的进程中观察CPD参数的动态变化将会变的非常有意义。淋巴细胞参数在病毒感染中的研究病毒感染能够诱导淋巴细胞的活化,未分化的淋巴细胞增殖以及抗体、细胞因子/淋巴因子的分泌。对抗病毒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依靠T细胞以及少量抗体。细胞毒性T细胞在杀死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一些细胞因子,包括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而来。由此推论,激活的淋巴细胞不仅仅是形态学的改变,它与正常静息状态下的淋巴细胞相比,随着体积的增加,细胞的内部结构也随之改变,这些改变都可以用过VCS技术进行检测。已有报道,淋巴细胞的CPD参数在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包括升高的淋巴细胞体积(LV:94.2±4.1vs87.7±2.9;参考范围:81.9-93.5),淋巴细胞体积标准差(LV-SD:20.1±3.9vs14.5±1.3;参考范围:11.9-17.1),降低的有淋巴细胞电导率(LC:101.1±8.1vs107.6±4.5;参考范围:98.6-116.6)。这些数据显示在HBV患者与HBV携带者相比有显著的改变。LV,LV-SD和LC的降低同样在其它各种病毒感染中也存在,包括EB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些变化表明淋巴细胞CPD参数争对乙型肝炎病毒并不特异,但却适用于所有的病毒感染。基于以上的研究,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淋巴细胞CPD公式,称为淋巴指数,其计算公式为:淋巴指数=LVxLV-SD÷LC。淋巴指数在各种病毒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15.3±1.8vs10.9±1.0,P<0.001;参考范围:9.0-12.9)在急性细菌感染中仅有轻微的升高(11.3±1.1)。当淋巴指数的Cut-off≥12.92,其诊断病毒感染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7.2%。因此可能作为诊断病毒感染潜在血液学指标。单核细胞CPD参数在各种感染中的应用血液中循环的单核细胞在对抗各种感染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研究表明通过单核细胞体积与淋巴细胞体积的标准差得到一个公式,命名为疟疾因子(D=VS(lymphocytes)*VSD(monocytes)/100)获得诊断疟疾的灵敏度为96.9%,特异度为82.5%,,每个参数的稳定性特别好,即使同一份标本经过反复的测试,为期一个月其变异系数也只有4%。随后,有研究者对上述公式进行验证,获得检测外周血中寄生虫(间日疟)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94%,以上研究都证实单核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参数用于诊断疟疾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还有研究显示,淋巴细胞平均体积,单核细胞平均体积及其标准差合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以从其他发热疾病中区分疟原虫与登革热感染,其灵明度和特异度分别可以达到85.1%和91.4%。此外,结合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平均体积标准差和导电率鉴别疟原虫的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88.6%,结合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导电率的标准差鉴别登革热的灵明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77.1%。单核细胞参数除了在疟疾感染中有变化以外,在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单核细胞CPD的显著变化的情况同样也会在淋巴细胞相关参数中看见。中性粒细胞在其他临床疾病情况下的相关改变由于白细胞群落参数反应的是细胞内部结构特征,因此可以想象任何可能改变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的疾病都可能影响白细胞群落参数的值。研究表明,在各种血液异常的疾病中,白细胞群落参数的相关值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组织增生异常。以及非血液性疾病如,维生素B12缺乏,肠外脂肪乳剂的影响等等。另外恶性肿瘤化疗可能会改变细胞形态并影响细胞CPD的结果。如图1所示,为相关现有技术的流程示意图。这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受到样本量小和选择范围很大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导致掺入偏差过高估计所研究参数的诊断能力。因此,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单核细胞VCS参数的临床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包括自动全血分析仪VCS、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并依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全血分析仪VCS的参数;采集的参数包括白细胞群落参数中的单核细胞平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全血分析仪VCS、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并依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全血分析仪VCS的参数;采集的参数包括白细胞群落参数中的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平均体积标准差MMV‑SD、单核细胞平均导电率MMC、单核细胞高中角度光散射M‑UMALS、中角度光散射M‑MALS、单核细胞低中角度光散射M‑LMALS和单核细胞低角度光散射M‑LALS,单核细胞轴向光损耗测量M‑AL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把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公式如下:单核细胞指数monocyte Index=(MMV*MMC)/M‑LMALS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传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和判断,活动性肺结核ATB参考范围:227‑280,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参考范围:322‑400;所述数据输出模块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全血分析仪VCS、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并依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全血分析仪VCS的参数;采集的参数包括白细胞群落参数中的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平均体积标准差MMV-SD、单核细胞平均导电率MMC、单核细胞高中角度光散射M-UMALS、中角度光散射M-MALS、单核细胞低中角度光散射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婷婷邓少丽章明徐黄恒柳廖玲鲁卫平黄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