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霞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33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前板和保险杠后板,保险杠前板底部的中点处通过柔性缓冲机构与保险杠后板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保险杠前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旋转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轴套,旋转轴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保险杠前板相适配的旋转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柔性缓冲机构、旋转槽、旋转转轴、旋转轴套、旋转前板和辅助缓冲机构相互配合,具备可进行柔性缓冲的效果,通过使用柔性缓冲的方式,缓冲效果较好,车辆发生碰撞时对汽车的保护效果更好,减小了汽车保险杠的损坏率,减少了使用者对汽车的使用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A Flexible Buffer Device for Automotive Mechanical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对于人们已不再陌生,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起初汽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现在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随着汽车的使用量大量增加,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攀升,很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者的不注意而引起的追尾或者剐蹭。目前常见的汽车保险杠多为刚性保护,仅仅起到了对汽车外壳上的一种防护效果,缓冲效果较差,车辆发生碰撞时对汽车的保护效果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保险杠容易损坏,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具备可进行柔性缓冲的优点,解决了常见汽车保险杠多为刚性保护且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前板和保险杠后板,所述保险杠前板底部的中点处通过柔性缓冲机构与保险杠后板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前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保险杠前板相适配的旋转前板,所述旋转前板的底部通过辅助缓冲机构与保险杠后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机构包括前板安装板和后板安装板,所述后板安装板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安装块,所述橡胶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弹簧,所述承载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横板,所述承载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壳体,所述第一缓冲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块,所述滚轮安装块远离滑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滚轮,所述第一缓冲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滑动滚轮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滚轮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第一缓冲槽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壳体,所述第二缓冲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缓冲槽,所述缓冲杆的顶端贯穿第二缓冲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第二缓冲槽内部的缓冲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板,所述弹簧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缓冲槽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缓冲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壳体,所述第三缓冲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缓冲槽,所述前板安装板的底部且对应第三缓冲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力块,所述传力块的底部贯穿第三缓冲槽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锥体,所述第三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球形橡胶缓冲块,所述球形橡胶缓冲块与缓冲锥体之间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前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前板底部的中点处,所述后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后板顶部的中点处。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底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导向弹簧,所述导向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缓冲槽内壁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三缓冲壳体顶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环。优选的,所述保险杠前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后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辅助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固定座和第二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与第二弹簧固定座相对的一端通过旋转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旋转前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后板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柔性缓冲机构、旋转槽、旋转转轴、旋转轴套、旋转前板和辅助缓冲机构相互配合,具备可进行柔性缓冲的效果,通过使用柔性缓冲的方式,缓冲效果较好,车辆发生碰撞时对汽车的保护效果更好,减小了汽车保险杠的损坏率,减少了使用者对汽车的使用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弹簧,使得滑动块的连接更加稳固,并且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限位套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弹簧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使得保险杠前板和保险杠后板更好的连接,并且连接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旋转槽、旋转转轴、旋转轴套、旋转前板和辅助缓冲机构相互配合,起到了保险杠两侧进行缓冲的作用,力的分布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柔性缓冲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保险杠前板;2、保险杠后板;3、柔性缓冲机构;31、前板安装板;32、后板安装板;33、橡胶安装块;34、承载弹簧;35、承载横板;36、第一缓冲壳体;37、第一缓冲槽;38、滑动块;39、滚轮安装块;310、滑动滚轮;311、滑动槽;312、连接杆;313、缓冲杆;314、第二缓冲壳体;315、第二缓冲槽;316、弹簧安装板;317、缓冲弹簧;318、连接横板;319、第三缓冲壳体;320、第三缓冲槽;321、传力块;322、缓冲锥体;323、球形橡胶缓冲块;324、导向弹簧;325、限位套环;4、旋转槽;5、旋转转轴;6、旋转轴套;7、旋转前板;8、辅助缓冲机构;81、第一弹簧固定座;82、第二弹簧固定座;83、旋转缓冲弹簧;9、连接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前板1和保险杠后板2,保险杠前板1底部的中点处通过柔性缓冲机构3与保险杠后板2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保险杠前板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4,旋转槽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5,旋转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轴套6,旋转轴套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保险杠前板1相适配的旋转前板7,旋转前板7的底部通过辅助缓冲机构8与保险杠后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柔性缓冲机构3包括前板安装板31和后板安装板32,后板安装板32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安装块33,橡胶安装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弹簧34,承载弹簧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横板35,承载横板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壳体36,第一缓冲壳体3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37,第一缓冲槽37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38,滑动块38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块39,滚轮安装块39远离滑动块3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滚轮310,第一缓冲壳体36内壁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滑动滚轮310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311,滑动滚轮310与滑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前板(1)和保险杠后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前板(1)底部的中点处通过柔性缓冲机构(3)与保险杠后板(2)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前板(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4),所述旋转槽(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5),所述旋转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轴套(6),所述旋转轴套(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保险杠前板(1)相适配的旋转前板(7),所述旋转前板(7)的底部通过辅助缓冲机构(8)与保险杠后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机构(3)包括前板安装板(31)和后板安装板(32),所述后板安装板(32)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安装块(33),所述橡胶安装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弹簧(34),所述承载弹簧(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横板(35),所述承载横板(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壳体(36),所述第一缓冲壳体(3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37),所述第一缓冲槽(37)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38),所述滑动块(38)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块(39),所述滚轮安装块(39)远离滑动块(3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滚轮(310),所述第一缓冲壳体(36)内壁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滑动滚轮(310)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311),所述滑动滚轮(310)与滑动槽(3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2),所述连接杆(312)的顶部贯穿第一缓冲槽(37)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313),所述缓冲杆(3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壳体(314),所述第二缓冲壳体(31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缓冲槽(315),所述缓冲杆(313)的顶端贯穿第二缓冲槽(315)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第二缓冲槽(315)内部的缓冲杆(313)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板(316),所述弹簧安装板(3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17),所述缓冲弹簧(31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缓冲槽(315)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缓冲壳体(3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318),所述连接横板(3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壳体(319),所述第三缓冲壳体(319)的顶部开设有第三缓冲槽(320),所述前板安装板(31)的底部且对应第三缓冲槽(3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力块(321),所述传力块(321)的底部贯穿第三缓冲槽(320)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锥体(322),所述第三缓冲槽(320)的内部设置有球形橡胶缓冲块(323),所述球形橡胶缓冲块(323)与缓冲锥体(322)之间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机械撞击柔性缓冲装置,包括保险杠前板(1)和保险杠后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前板(1)底部的中点处通过柔性缓冲机构(3)与保险杠后板(2)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前板(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4),所述旋转槽(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5),所述旋转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轴套(6),所述旋转轴套(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保险杠前板(1)相适配的旋转前板(7),所述旋转前板(7)的底部通过辅助缓冲机构(8)与保险杠后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机构(3)包括前板安装板(31)和后板安装板(32),所述后板安装板(32)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安装块(33),所述橡胶安装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弹簧(34),所述承载弹簧(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横板(35),所述承载横板(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壳体(36),所述第一缓冲壳体(3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37),所述第一缓冲槽(37)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38),所述滑动块(38)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块(39),所述滚轮安装块(39)远离滑动块(3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滚轮(310),所述第一缓冲壳体(36)内壁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滑动滚轮(310)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311),所述滑动滚轮(310)与滑动槽(3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2),所述连接杆(312)的顶部贯穿第一缓冲槽(37)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313),所述缓冲杆(3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壳体(314),所述第二缓冲壳体(31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缓冲槽(315),所述缓冲杆(313)的顶端贯穿第二缓冲槽(315)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第二缓冲槽(315)内部的缓冲杆(313)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安装板(316),所述弹簧安装板(3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霞潘丹罗中伟何太林蒋川
申请(专利权)人:赖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