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及其混炼胶制备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6511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及其混炼胶制备工艺,所述胶辊包括铝管辊芯和包覆在铝管辊芯上的橡胶复合材料层,所述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羧基氢化丁腈橡胶,40~60份;丁腈橡胶,40~60份;氧化锌,5份;钛白粉,10份;防老剂,1.5份;促进剂,3~4份;抗静电剂,1~3份;抗静电增塑剂,8~14份;功能性助剂1~3份;白炭黑,6~12份;硫化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纺纱胶辊耐油性、防止油剂渗透、抵抗染料迁移污染胶辊表面;制备工艺中省略传统制备过程中的生胶塑炼工艺,采用生胶(块状)直接投入密炼机混炼制造混炼胶的新工艺,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操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Formula of Winding and Damage Resistant Cot for Spinning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Its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及其混炼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加工
,具体涉及的是色纺纤维生产制造中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及其混炼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色纺纱又称有色纤维纺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而成的、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由于其环保性、时尚性、科技性等多重优点而深受消费者喜欢。化学纤维生产时,在聚合中或在纺丝时需要加入适当的着色剂,经纺丝成形后,着色剂即均匀地分散在纤维中,称纺前染色或原液着色,其纤维即色纺纤维。此工艺属物理变化,其优点是着色、纺丝可连续进行、着色均匀、色牢度好、上染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污染少,并能使一些高取向度、非极性难治标纤维如涤纶、丙纶等着色。着色剂有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分散染料等。目前我国色纺纤维纺纱主要采用现代高效纺纱工艺生产,纺纱形式为集聚纺(紧密纺),其工艺体现出重定量、大牵伸、微动程,受色纺纤维生产特性的影响,随着色纺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发展,相关纺纱橡胶牵伸器材配套落后于产品开发,其中纺纱牵伸胶辊是关键器材。现有技术中大量采用进口胶辊,成本昂贵增加生产成本,国产胶辊表面易发生浅表溶胀,从而耐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所述胶辊包括铝管辊芯和包覆在铝管辊芯上的橡胶复合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羧基氢化丁腈橡胶,40~60份;丁腈橡胶,40~60份;氧化锌,5份;钛白粉,10份;防老剂,1.5份;促进剂,3~4份;抗静电剂,1~3份;抗静电增塑剂,8~14份;功能性助剂1~3份;白炭黑,6~12份;硫化剂,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所述胶辊包括铝管辊芯和包覆在铝管辊芯上的橡胶复合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羧基氢化丁腈橡胶,40~60份;丁腈橡胶,40~60份;氧化锌,5份;钛白粉,10份;防老剂,1.5份;促进剂,3~4份;抗静电剂,1~3份;抗静电增塑剂,8~14份;功能性助剂1~3份;白炭黑,6~12份;硫化剂,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氢化丁腈橡胶丙烯腈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3%,生胶门尼粘度ML100℃1+4为77,羧基含量为1%,残余双键含量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单元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3%,生胶门尼粘度ML100℃1+4为7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纱生产的抗绕抗损伤胶辊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江邵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