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意专利>正文

插座以及插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07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以及插座组件,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在壳体的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孔,每一组第一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每一所述第一插孔均呈回形,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插孔一一对应的磁铁片,所述磁铁片正对对应的第一插孔布置,在每一所述磁铁片上均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从而提供了一种插拔次数多了也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插座。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带有回形柱状插脚和现有插孔的转换插头,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插座组件,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等特点。

Socket and socke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以及插座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以及一种插座组件,具体地讲,主要用于避免插头插接松动接触不良。
技术介绍
目前,插座主要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在壳体面板上开有供插头插脚插入的至少一组插孔,每一组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插孔,其中包括两个插孔的即为两相插孔、包括三个插孔的即为三相插孔,在壳体内安装有与插孔一一对应的插座弹片,插座弹片采用导电材质,在每一插座弹片上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实际使用时,插头与插座上的插孔组相对应、插头的插脚自对应插孔插入相应的插座弹片内,并利用插座弹片的弹性将插脚夹紧、避免插脚脱离、确保插头在插座上插接稳定。但是,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插座弹片的弹性难免减弱,导致插座弹片不能将插脚夹紧,使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甚至可能发热起火,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拔次数多了也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插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孔,每一组第一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每一所述第一插孔均呈回形,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插孔一一对应的磁铁片,所述磁铁片正对对应的第一插孔布置,在每一所述磁铁片上均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在壳体面板上设置回形的第一插孔,并在壳体内固定安装与第一插孔一一对应的磁铁片,实际使用中只需要将插头上的插脚设置成相对应的回形柱状,并将插脚采用与磁铁片磁性相吸的铁片制成,即可利用回形的造型约束插脚的位置、利用磁性相吸确保磁铁片与插脚连接可靠,有效避免插脚松动脱落,确保插脚在第一插孔内插装牢固,从而提供了一种插拔次数多了也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插座,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插座弹片弹性失效造成的插脚插接松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插座的安全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插座组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座组件,包括解决技术问题之一所提供的插座,还包括插接在该插座上的转换插头,所述转换插头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与插座上其中一组第一插孔相对应的插脚,每一所述插脚均呈与对应第一插孔相适应的回形柱状,所述插脚采用铁片制成,当转换插头的插脚插入第一插孔内时,所述插脚与插座内对应的磁铁片磁性吸合相连;在所述外壳上还开有至少一组第二插孔,每一组第二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的形状与现有技术插孔的形状相同,在所述外壳内安装有与第二插孔一一对应的插座弹片,所述插座弹片通过导电体与相应的插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转换插头,转换插头包括与插座上第一插孔相匹配的、铁片制成的插脚,还包括至少一组与现有技术插孔形状相同的第二插孔,并且设有与第二插孔相对应的插座弹片,从而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插座组件,使现有技术的各种插头可以利用转换插头与本申请提供的插座相插接,直接利用回形第一插孔和回形柱状插脚的造型、以及磁铁片与插脚磁性吸合相连确保转换插头与插座的插接稳定可靠,并利用转换插头上第二插孔和插座弹片与现有技术的插头相连接,显著地提高了本申请插座使用的通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实际使用中,拔插头的时候只要拔转换插头,就可以避免插座弹片因为插拔次数多了导致弹性减弱、接触不良,即使转换插头上的插座弹片弹性降低影响插接稳定性和安全性,只需要更换转换插头即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插座的插孔设计成回形,利用磁铁片替代插座弹片的电导通作用,并设置带有铁片制成的回形柱状插脚和现有技术插孔的转换插头,从而提供了一种插拔次数多了也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插座和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插座组件,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插座上第一插孔的一种布置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插座上第一插孔的另外一种布置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中插座上第一插孔的另外一种布置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中转换插头上第二插孔的一种布置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二中转换插头上第二插孔的另外一种布置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二中转换插头上第二插孔的另外一种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壳体1、第一插孔2、磁铁片3、外壳4、插脚411、第二插孔412、插座弹片4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形状和造型均不作限定,可以是现有的固定在墙面的插座造型、也可以是市面上售卖的长条形或者柱状插排等造型。在所述壳体1的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孔2,每一组第一插孔2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2,其中包括两个第一插孔2的即为两相插孔、包括三个第一插孔2的即为三相插孔,两相插孔与三相插孔的布置均为标准规定,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壳体1上的面板可以只有一面、也可以有多面,壳体1面板上的第一插孔2可以有一组、两组、五组、六组等等均不作限定,也即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插座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插座结构。每一所述第一插孔2均呈回形,所述第一插孔2的回形应做广义的理解,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严格意义的回形,也可以是转角呈圆弧过渡的回形,还可以是如图8所示圆形螺旋状的回形,回形整体可以是如图3所述的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还可以是如图9所述的椭圆形或者菱形等等,均不作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插孔2一一对应的磁铁片3,所述磁铁片3正对对应的第一插孔2布置,在每一所述磁铁片3上均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如果磁铁片3上直接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可以是焊接在磁铁片3上的;也可以是磁铁片3上设有圆孔、电源线穿过圆孔与磁铁片3固定;还可以是磁铁片3延伸弯折形成拉钩、电源线缠绕固定在拉钩上;也即磁铁片3与电源线的固定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任一现有技术中片件与导电线连接的结构即可。如果磁铁片3上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所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孔,每一组第一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插孔均呈回形,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插孔一一对应的磁铁片,所述磁铁片正对对应的第一插孔布置,在每一所述磁铁片上均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备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孔,每一组第一插孔包括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插孔均呈回形,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插孔一一对应的磁铁片,所述磁铁片正对对应的第一插孔布置,在每一所述磁铁片上均连接有电源线或者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装置。2.一种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还包括插接在插座上的转换插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意
申请(专利权)人:林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