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36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40
一种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用以套设于一马达核心组件,并包含一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平行于一中心轴延伸,具有一内周面、一外周面与一由内周面所围构出的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并自内周面朝向外周面开设有一汇集斜槽,藉以汇集形成于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内的一废弃液体。其中,汇集斜槽自一第一槽端部平行于中心轴延伸开设至第二槽端部,且汇集斜槽的深度自第一槽端部递增至第二槽端部。第二槽端部开设有一液体排放孔,用以将汇集至第二槽端部的废弃液体排出。

Motor Frame with Gathering Sl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马达框架,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
技术介绍
马达是一种电机,藉由电磁感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动能的一种装置,且大部分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各式风扇。马达通常包含定子结构与转子结构,电流会在定子结构中的定子绕组导通,藉以产生电流磁效应,但是在导通的过程中,会因为定子绕组的线圈本身所包含的电阻,使得电流会有所损耗,可能为铜损或是铁损,进而产生多余的热能。这些热能会对马达内部的元件产生破坏,进而影响到马达的正常运作。除了多余的热能会影响马达运作以外,环境的异物例如灰尘、液体,也可能经由空隙进入马达框架内部的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以下简称「容置空间」),经过长期运作,容易造成马达内部的马达核心组件生锈、损坏,甚至造成腐蚀,进而导致马达使用寿命下降且严重影响马达运作的安全性与效能等问题。因液体进入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后,对于马达核心组件并没有实质的帮助,甚至对于马达核心组件有害,需将其自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排出,故以下将形成于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的液体定义为废弃液体。废弃液体的来源可能是涂布于马达核心组件的润滑油渗漏至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也可能是容置空间内的空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是外界环境的液体自马达框架的空隙进入容置空间。一般来说,马达核心组件运转过程中,温度会逐渐上升,并随之释放热能,热能会使容置空间内的空气遇热,进而使空气的体积膨胀。当马达核心组件停止运转时,温度随之下降,容置空间内的空气体积也随之缩小,此时,马达框架外的空气容易挟带水气进入容置空间内,形成废弃液体。容置空间内的热空气也可能因此遇冷凝结成废弃液体。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其中,图1是显示先前技术的马达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一马达框架PA1包含一框架本体PA11、多个散热鳍片PA12(图式仅标示其中一者)与一架立结构PA13。框架本体PA11沿一平行于一中心轴PAX的延伸方向PAD延伸,并具有一内周面PA111与一外周面PA112,内周面PA111围构出一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以下简称「容置空间」)PAS,多个散热鳍片PA12自外周面PA112背向内周面PA111凸伸出,并沿延伸方向PAD延伸。架立结构PA13设置于框架本体PA11,用以固定并架立起框架本体PA11。为了将容置空间PAS内的一废弃液体PAL排放出,框架本体PA11自内周面PA111朝向外周面PA112开设有一液体排放孔PA14,然而,内周面PA111不一定平整,故废弃液体PAL不一定会流动至液体排放孔PA14,并自液体排放孔PA14流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框架本体PA11更开设有多个液体排放孔PA14(图式仅绘示二液体排放孔PA14与PA14a作为示意),然而上述方法对于排放出废弃液体PAL的效益并不显着,废弃液体PAL仍有可能会因为内周面PA111的不平整而积存在非液体排放孔PA14与PA14a所在的位置,故无法自液体排放孔PA14与PA14a排放出。此外,框架本体PA11可能开设更多数量的液体排放孔PA14以便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开设更多数量的液体排放孔PA14也增加了外界环境的液体进入容置空间PAS的路径,大大提升了外界环境的液体进入容置空间PAS形成废弃液体的机率。倘若液体排放孔PA14有搭配泄水塞头(图未绘示)使用,多个自动泄水塞头将使成本增加,多个手动泄水塞头将增加人力成本定时去拆卸手动泄水塞头并将废弃液体排出,并待废弃液体排出后再将手动泄水塞头固设回液体排放孔PA14阻挡外界环境的液体进入,也相对耗费时间与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在先前技术中,于框架本体开设有多个液体排放孔仍无法有效将废弃液体自容置空间排放出,甚至可能造成形成废弃液体的机率增加,进而影响马达核心组件运作的安全性、效能与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用以套设于一马达核心组件,并包含一框架本体。框架本体沿一平行于一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具有一内周面、一外周面与一由内周面所围构出的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并自内周面朝向外周面开设有一汇集斜槽,藉以汇集形成于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内的一废弃液体。其中,汇集斜槽自一第一槽端部沿延伸方向延伸开设至一第二槽端部,第二槽端部开设有一液体排放孔,且汇集斜槽的深度自第一槽端部沿延伸方向递增至第二槽端部,藉以将废弃液体汇集至第二槽端部后,经由液体排放孔排出。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更包含多个散热鳍片,且上述散热鳍片自外周面背向内周面凸伸出。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中的散热鳍片倾斜于中心轴。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中的散热鳍片垂直于中心轴。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更包含一架立结构,且上述架立结构设置于框架本体,用以固定并支撑框架本体。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更包含一阻挡元件,且上述阻挡元件具有一与液体排放孔紧配的元件本体,藉以使阻挡元件可拆卸地固设于液体排放孔。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中的阻挡元件是一自动泄水塞头、一防水螺栓以及一手动泄水塞头中的一者。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中的汇集斜槽具有一槽底缘,上述槽底缘自上述第一槽端部沿一底缘延伸方向延伸至上述第二槽端部,底缘延伸方向与上述延伸方向夹有一夹角,且夹角的范围是1度至10度。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本专利技术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使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中的夹角是2度。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在框架本体自内周面朝向外周面开设有一汇集斜槽,藉以汇集形成于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内的废弃液体,汇集斜槽自第一槽端部沿延伸方向延伸开设至第二槽端部,且汇集斜槽的深度自第一槽端部沿延伸方向递增至第二槽端部,藉以将废弃液体汇集至第二槽端部,并藉由开设于第二槽端部的液体排放孔将废弃液体排出。藉此,解决了先前技术中,框架本体开设有多个液体排放孔仍无法有效将废弃液体自容置空间内排出所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先前技术的马达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显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图6是显示图3的C-C剖面示意图;图7是显示图6中圈E所示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7A是显示图7所示区域的阻挡元件的运作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PA1马达框架PA11框架本体PA111内周面PA112外周面PA12散热鳍片PA13架立结构PA14、PA14a液体排放孔PAD延伸方向PAL废弃液体PAS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PAX中心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用以套设于一马达核心组件,包含:一框架本体,沿一平行于一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具有一内周面、一外周面以及一由该内周面所围构出的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并自该内周面朝向该外周面开设有一汇集斜槽,藉以汇集形成于该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内的一废弃液体;其中,该汇集斜槽自一第一槽端部沿该延伸方向延伸开设至一第二槽端部,该第二槽端部开设有一液体排放孔,且该汇集斜槽的深度自该第一槽端部沿该延伸方向递增至该第二槽端部,藉以将该废弃液体汇集至该第二槽端部后,经由该液体排放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用以套设于一马达核心组件,包含:一框架本体,沿一平行于一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具有一内周面、一外周面以及一由该内周面所围构出的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并自该内周面朝向该外周面开设有一汇集斜槽,藉以汇集形成于该马达核心组件容置空间内的一废弃液体;其中,该汇集斜槽自一第一槽端部沿该延伸方向延伸开设至一第二槽端部,该第二槽端部开设有一液体排放孔,且该汇集斜槽的深度自该第一槽端部沿该延伸方向递增至该第二槽端部,藉以将该废弃液体汇集至该第二槽端部后,经由该液体排放孔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该些散热鳍片自该外周面背向该内周面凸伸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汇集斜槽的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些散热鳍片倾斜于该中心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汇集斜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弼任何明特洪联馨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