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32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25
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通孔,显示区域围设在通孔的周边;显示区域包括封装区,封装区围设在通孔的周侧;封装区包括一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杂化层,杂化层覆盖封装区和通孔的孔壁。本申请通过在封装区的有机结构层上形成杂化层,起到阻挡外界水氧入侵有机发光层。

OLED panel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挖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中,OLED发光材料层对水氧极其敏感,通常需要阻水型极高的薄膜封装(ThinFilmEncapsulation,TFE)膜层进行覆盖保护。激光切割会破坏TFE膜层的完整性,导致OLED发光材料层(如阴极、有机钝化层等膜层)在孔边缘暴露出来,水氧入侵后导致整个显示器件无法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OLED面板在挖孔后破坏TFE膜层的完整性,导致水氧从孔边缘入侵,进而破坏整个OLED面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面板,其包括:显示区域和通孔,所述显示区域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边;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侧;所述封装区包括一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杂化层,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封装区和所述通孔的孔壁。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位于所述封装区的有机结构层的表面为粗糙面。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所述OLED面板包括一有机结构层;在所述封装区中,采用原子渗透技术在所述有机结构层中形成无机物,所述无机物与所述有机结构层结合形成所述杂化层。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所述杂化层上形成有一无机层,所述无机层与所述杂化层通过所述原子渗透技术一体形成。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所述OLED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和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有机发光层;当所述有机结构层为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组合时,在所述封装区中,所述杂化层形成在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当所述有机结构层为所述像素定义层时,在所述封装区中,所述杂化层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位于所述封装区的像素定义层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凹槽。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中,所述OLED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的封装结构层,所述封装结构层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有机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杂化层上。本申请还涉及一种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一通孔区域和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围设在所述通孔区域设置的周边,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设在所述通孔区域的周侧;在所述通孔区域上形成通孔;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有机发光层;在位于所述封装区形成杂化层,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封装区和所述通孔的孔壁。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步骤:所述在位于所述封装区形成杂化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位于所述封装区的有机结构层的表面处理为粗糙面。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组合形成所述有机结构层;所述在位于所述封装区形成杂化层,包括:在所述封装区中,采用原子渗透技术在所述有机结构层中形成无机物,所述无机物与所述有机结构层结合形成杂化层。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形成所述杂化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封装区中,去除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位于所述封装区形成杂化层,包括:在所述封装区中,采用原子渗透技术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无机物,所述无机物与所述像素定义层结合形成杂化层。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在位于所述封装区形成杂化层,步骤中;当采用原子渗透技术形成杂化层后,原子渗透技术继续进行,在所述杂化层上形成一无机层。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形成所述有机发光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封装区的像素定义层上开设凹槽。在本申请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所述杂化层之后,所述方法包括:依次在所述杂化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杂化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OLED面板,本申请的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封装区的有机结构层上形成杂化层,起到阻挡外界水氧入侵有机发光层的作用,同时增强与第一无机层的粘附力;解决了现有的OLED面板在挖孔后破坏TFE膜层的完整性,导致水氧从孔边缘入侵,进而破坏整个OLED面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100,其包括显示区域10a和通孔10b。显示区域10a围设在通孔10b的周边。显示区域10a包括封装区101。封装区101围设在通孔10b的周侧。封装区101包括一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杂化层111。杂化层111覆盖封装区101和通孔10b的孔壁。本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100通过在封装区101的有机结构层11上形成杂化层111,起到阻挡外界水氧入侵有机发光层114的作用。显示区域10a还包括一发光区102,发光区102位于封装区101背向通孔10b的周侧。杂化层111覆盖封装区101和通孔10b的孔壁,避免了水氧从通孔10进入封装区101,进而入侵发光区102。在本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100中,OLED面板100包括一有机结构层11。在封装区101中,采用原子渗透技术(AtomicLayerInfiltration,ALI)在有机结构层11中形成无机物,无机物与有机结构层11结合形成杂化层111。其中,有机结构层11具有有机聚合物结构,且有机聚合物结构中存在有自由体积孔,也就是孔洞。而ALI将目标无机物的前体分子渗透入有机结构层11的孔洞中,并在孔洞中进行反应形成目标无机物,目标无机物填充孔洞并与有机聚合物形成杂化层111。由于无机物填充了有机结构层11中的孔洞,使得杂化层111的气密性大大提高,进而可阻挡水氧入侵。因此,杂化层111的厚度越大,其防止水氧入侵的效果越好。而前体分子的渗透程度主要取决于前体蒸汽压力、暴露时间和温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节上述三个因素,来调整杂化层111的厚度。在本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100中,位于封装区101的有机结构层11的表面为粗糙面。具体的,位于封装区101的有机结构层11的表面利用激光进行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化。由于有机结构层11表面的粗糙化,使得在进行ALI工艺时,提高杂化层的附着力。在本第一实施例的OLED面板100中,杂化层111上形成有一无机层112,无机层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通孔,所述显示区域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边;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侧;所述封装区包括一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杂化层,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封装区和所述通孔的孔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通孔,所述显示区域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边;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围设在所述通孔的周侧;所述封装区包括一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杂化层,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封装区和所述通孔的孔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面板包括一有机结构层;在所述封装区中,采用原子渗透技术在所述有机结构层中形成无机物,所述无机物与所述有机结构层结合形成所述杂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封装区的有机结构层的表面为粗糙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层上形成有一无机层,所述无机层与所述杂化层通过所述原子渗透技术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和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有机发光层;当所述有机结构层为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组合时,在所述封装区中,所述杂化层形成在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当所述有机结构层为所述像素定义层时,在所述封装区中,所述杂化层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封装区的像素定义层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杂化层覆盖所述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的封装结构层,所述封装结构层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有机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杂化层上。8.一种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一通孔区域和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围设在所述通孔区域设置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斯敏夏存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