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76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定义层、多个感光器件,像素定义层设置于衬底的一侧,像素定义层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设置有层叠的发光材料层和阴极,阴极设置于发光材料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多个感光器件设置于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一侧,感光器件包括感光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感光层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感光层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且绝缘设置。本申请通过将感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且绝缘设置,从而使经物体反射后的光线不必经过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从而减少反射光线经过的膜层数量,减小反射光线的衰减,进而提升感光器件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以其低功耗、高饱和度、快响应时间及宽视角等独特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面板显示
占据一定地位。

2、显示面板可以集成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特征(指纹、人脸、血液、瞳孔等)反射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通过显示面板中的感光器件识别反射光线的差异来辨识反射物。但是,相关技术中,反射光线经过多层膜层后入射至感光器件中,光线的衰减较为严重,导致感光器件的灵敏度较差。

3、因此,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以解决反射光线经过多层膜层后入射至感光器件中,光线的衰减较为严重,导致感光器件的灵敏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

4、衬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阴极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阴极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感光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金属抑制层,所述金属抑制层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设置于所述感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感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感光层内,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二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阴极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阴极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感光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金属抑制层,所述金属抑制层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设置于所述感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感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感光层内,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二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多个所述感光器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多个所述感光器件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