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66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应用在水下切粒机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气缸和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供底座滑动的导轨,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底座侧壁上设有供气缸活塞杆端部插入的中间筒,中间筒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活塞杆的固定件;其优点是: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Driving device of underwater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切粒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挤出机是聚合物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聚合物与各种添加剂混合后,送入挤出机中熔化并进一步混合均匀,通过多孔口模形成多根条料,再切成粒料,切断有热切粒和冷切粒之分,其中,热切粒是将条料离开口模后,一边用空气或水冷却,一边用刀片切断,水下切粒机是一种在塑料造粒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塑料粒子热切设备。公告号为CN2057048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切粒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滑移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传动盒体,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盒体内的传动轴的一端同轴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刀盘,所述传动盒体上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传动盒体的一端铰接有用于罩住刀盘的安全盖,所述安全盖内壁上设置有防磨垫。但是在实际工作时,操作者需要推动底座,带动刀盘与模具贴合进行切粒工作,切粒结束后操作者再推动底座使刀盘与模具分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其优点是: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供底座滑动的导轨,所述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供气缸活塞杆端部插入的中间筒,所述中间筒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活塞杆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通过固定件带动底座移动,使得刀盘向靠近或远离模具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切粒或退刀动作,无需操作者手工推动底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设置的固定件使得气缸活塞杆与底座为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操作者将气缸拆卸进行拆卸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调节柱、夹紧板和定位柱,所述调节柱螺纹连接在中间筒上并沿中间筒周向分布有若干个,所述调节柱的一端穿进中间筒内,且穿进的一端与夹紧板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与气缸活塞杆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夹紧板朝向气缸活塞杆的一侧,所述气缸活塞杆上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气缸活塞杆插入中间筒后,用手指固定住夹紧板,然后转动调节柱,驱动夹紧板向靠近气缸活塞杆方向移动,并使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直至夹紧板与气缸活塞杆抵紧,将气缸活塞杆固定在中间筒内,简单方便;同时由于夹紧板与气缸活塞杆的外轮廓相适配,增加了其与气缸活塞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气缸活塞杆夹紧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板侧壁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沿背离夹紧板方向穿出中间筒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使得夹紧板保持直线移动,无需操作者手工固定夹紧板,给操作者对气缸活塞杆的固定工作提供了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筒内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气缸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中间筒同轴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孔与中间筒同轴分布,当气缸活塞杆插入通孔内时,起到了对气缸活塞杆的定位作用,减小了气缸对底座的力的方向与中间筒轴线出现偏斜的情况,提高了底座移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调节柱远离夹紧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内六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内六角槽方便了操作者利用六角扳手等工具转动调节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调整板,所述中间筒设置在调整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调整板移动的基架,所述基架相背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一端与调整板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滑动调整板,使中间筒的位置与气缸的实际高度相配合,提高了驱动装置对不同规格气缸的适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钉与调整板抵触的一侧设有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垫增加了紧固螺钉与调整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调整板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嵌设有与导轨底面抵触的钢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座移动时,钢珠亦沿导轨底面滚动,减小了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底座移动时出现滞塞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气缸驱动底座移动,实现了刀盘的切粒和退刀动作,无需操作者手工推动底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设置的固定件则方便了操作者对气缸的拆卸和更换;2.通过限位块和通孔对气缸活塞杆的定位作用,减小了气缸对底座推力方向的偏斜,提高了底座移动的稳定性;滑动连接的调整板则使得中间筒可与不同规格的气缸进行连接,增加了驱动装置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紧固螺钉和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滑块和钢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11、导轨;12、工作台;13、底座;14、中间筒;2、固定件;21、调节柱;22、夹紧板;23、定位柱;24、定位孔;25、导向杆;26、限位块;261、通孔;27、内六角槽;3、调整板;31、基架;32、紧固螺钉;33、防滑垫;34、滑块;341、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气缸1和设置在工作台12上并供底座13滑动的导轨11,气缸1固定在工作台12上,且和模具分别位于导轨11沿长度方向的两对,底座13朝向气缸1的一侧设有供气缸1活塞杆端部插入的中间筒14,中间筒14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1活塞杆的固定件2,使得底座13和跟随气缸1活塞杆同步移动。如图1所示,切粒时,操作者启动气缸1,气缸1活塞杆推动底座13向靠近模具方向移动,使得刀盘与模具贴合,之后电机启动,驱动刀盘旋转,进行切粒工作;切粒结束后,气缸1活塞杆带动底座13回移,使得刀盘与模具分离,完成退刀动作,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手工推动底座13,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2包括若干螺纹连接在中间筒14上调节柱21,若干调节柱21沿中间筒14周向等距分布,各个调节柱21的一端穿进中间筒14内,且穿进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板22,此时气缸1活塞杆位于各个夹紧板22中间,夹紧板22朝向气缸1活塞杆的一侧与气缸1活塞杆的外轮廓相适配,利于增加其余气缸1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同时夹紧板22朝向气缸1活塞杆的一侧还设有定位柱23,气缸1活塞杆上开设有与定位柱23相对应的定位孔24;各个调节柱21远离夹紧板22的一端均开设有内六角槽27。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夹紧板22背离气缸1活塞杆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杆25,导向杆25的一端沿背离夹紧板22方向穿出中间筒14外。如图3所示,固定气缸1活塞杆时,操作者先利用六角扳手插入内六角槽27中,然后转动六角扳手,使得调节柱21带动夹紧板22向靠近气缸1活塞杆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夹紧板22在导向杆25的限制下保持移动;当定位柱23插入定位孔24后,操作者继续转动调节柱21,使夹紧板22与气缸1活塞杆抵紧,便可将其固定住,简单方便。如图2所示,中间筒14内螺纹连接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上开设有供气缸1活塞杆穿过的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和设置在工作台(12)上并供底座(13)滑动的导轨(11),所述气缸(1)固定在工作台(12)上,所述底座(13)侧壁上设有供气缸(1)活塞杆端部插入的中间筒(14),所述中间筒(14)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1)活塞杆的固定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和设置在工作台(12)上并供底座(13)滑动的导轨(11),所述气缸(1)固定在工作台(12)上,所述底座(13)侧壁上设有供气缸(1)活塞杆端部插入的中间筒(14),所述中间筒(14)上设有用于固定气缸(1)活塞杆的固定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调节柱(21)、夹紧板(22)和定位柱(23),所述调节柱(21)螺纹连接在中间筒(14)上并沿中间筒(14)周向分布有若干个,所述调节柱(21)的一端穿进中间筒(14)内,且穿进的一端与夹紧板(22)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22)与气缸(1)活塞杆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定位柱(23)设置在夹紧板(22)朝向气缸(1)活塞杆的一侧,所述气缸(1)活塞杆上开设有与定位柱(23)相对应的定位孔(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切粒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22)侧壁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的一端沿背离夹紧板(22)方向穿出中间筒(1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土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翰易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