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式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7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间接式热风炉,包括风箱、热箱、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风箱内设置有朝下的鼓风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抽风机和旋风除尘器;第一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分别大于第二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分别设置有通电开关;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箱与散热管,散热管为U形管,相邻散热箱之间通过多个散热管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箱分别与排烟管和尾箱连通;散热箱均在一端设置有清灰口;燃烧炉包括炉膛和灰道;炉膛内腔中设置有横隔板,横隔板顶端低于或者平于炉尾口底端;横隔板与炉尾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进氧孔;灰道底壁为向灰道口往下倾斜的的倾斜底壁。

Indirect hot blast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接式热风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接式热风炉。
技术介绍
间接式热风炉采用鼓风机对热交换器吹风形成热风,将热风吹入烤房烘烤物品,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间接式热风炉一般包括风道、鼓风机、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进料装置对燃烧炉送入燃料,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热气送入热交换器,热气经过热交换器后进入尾气处理装置,经过尾气处理装置净化后排出,热气中的热量经过热交换器散发到风道内,被鼓风机吹入烤房内,并在烤房与风道之间形成循环热风。然而传统的间接式热风炉中,热交换器容易滞留灰烬而堵塞,影响热交换效率,燃烧炉供氧不足而燃烧不充分,影响产热率,尾气处理装置能耗大,除尘效果不理想,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更充分、热交换效率更高、尾气除尘更彻底的间接式热风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间接式热风炉,包括风箱、热箱、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风箱顶端背面设置有循环风入口,所述风箱底端与热箱顶端连通,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朝下的鼓风机;所述热箱底端背面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热箱内腔中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热箱的正面外壁和侧面外壁;所述热交换器和燃烧炉分别上下设置于所述热箱内的固定架上,所述热交换器与燃烧炉之间通过尾箱连通;所述燃烧炉通过进料管与所述进料装置连通;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排烟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热箱侧壁设置有对应热交换器的清灰门和对应燃烧炉的炉头门与灰道口;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抽风机和旋风除尘器;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均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连通;所述第一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分别大于第二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分别设置有通电开关;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箱与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U形管,所述散热管朝下与散热箱顶部连通;所述散热箱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箱之间通过多个散热管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箱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尾箱连通;所述散热箱均在一端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均设置有清灰盖;所述燃烧炉包括炉膛和灰道,所述灰道设置于炉膛底部;所述炉膛的炉头和炉尾分别设置有炉头口和炉尾口并且炉膛顶壁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尾口与所述尾箱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腔中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顶端低于或者平于所述炉尾口底端;所述横隔板与炉头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炉桥口,所述横隔板与炉尾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进氧孔;所述灰道通过所述炉桥口与进氧孔与所述炉膛内腔连通,所述灰道底壁为向灰道口往下倾斜的的倾斜底壁;所述炉桥口四周的炉膛底壁上设置有耐火材料砌体。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第一抽风机的侧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第二抽风机的侧部和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为90°弧度的圆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管口与第一抽风机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侧部管口与第二抽风机侧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底端底壁设置有第一落灰口;所述第一落灰口底部竖直连接有第一落灰管,所述第一落灰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落灰盖;所述第一落灰管上侧部设置有注水孔并设置有对应的堵头;所述第一落灰盖为防水密封盖。所述第二抽风机与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弯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为90°弧度的圆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部管口与第二抽风机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侧部管口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底端底壁设置有第二落灰口,所述第二落灰口底部竖直连接有第二落灰管,所述第二落灰管底端设置有第二落灰盖;所述第二落灰管上侧部设置有注水孔并设置有对应的堵头;所述第二落灰盖为防水密封盖。各个所述散热箱底壁为积灰凹槽,所述积灰凹槽向清灰口一端往下倾斜;所述积灰凹槽的槽底连接有积灰圆管,所述积灰圆管的管腔与积灰凹槽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长度等于积灰凹槽的长度,所述连通口的宽度小于积灰圆管的管直径。所述散热箱内与尾箱连通处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竖直朝上并且顶端管口高于所述积灰凹槽顶端;所述散热箱顶壁之间还通过连接杆加强连接。所述横隔板顶端与炉尾口底端平齐,所述进氧口上竖直设置有进氧管,所述进氧管底端管口与灰道连通,所述进氧管顶端管口与横隔板顶端平齐;所述进氧管与所述炉尾之间竖直设置有漏灰管,所述漏灰管顶端与炉尾口底端平齐并且底端与所述灰道连通;所述进氧管和漏灰管周围填充有耐火砂浆砌体;所述尾箱底壁为倾斜底壁,所述尾箱底壁向炉尾一侧往下倾斜并且向炉尾口一端往下倾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于由于在尾气处理装置中采用两个不同功率的抽风机串联对旋风除尘器吹风除尘,可以根据情况在两个抽风机中切换使用,更节能,不要改造抽风机,不要购买价格昂贵的多功率抽风机,成本更低。在两个抽风机之间设置连接管,在连接弯管底端设置落灰孔,落灰孔底部连接落灰管,落灰管底端设置落灰盖,落灰管侧壁设置注水孔,可以落灰管内注水,可以吸附滞留尾气中的更多灰尘,除尘更彻底。热交换器中U形散热管朝下连通相邻两个散热箱,灰烬可以从U形散热管中自动滑落到散热箱内,散热箱端部设置清灰口,可以避免散热管和散热箱堵塞,散热箱也可以更多地散热,热交换效率更高。燃烧炉中设置横隔板隔开炉桥与炉尾,并在炉尾与横隔板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进氧孔,对炉尾的高温尾气提供氧气,使高温尾气进一步充分燃烧,产热率更高。进氧孔上设置有进氧管,进氧管顶部管口与炉尾口平齐,可以利用伯努利原理为炉尾口处经过的高温烟气进一步提供更多氧气,燃烧更充分,产热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热箱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1中热交换器的侧部结构图。图4为图3的热交换器的端部结构图。图5为图1中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风箱,11-循环风入口,20-热箱,21-进料管,22-热风出口,23-炉头门,24-清灰门,25-排烟管,26-固定架,30-进料装置,40-第一抽风机,41-第一连接管,42-第一落灰管,50-旋风除尘器,60-热交换器,61-散热管,62-连接杆,63-总烟气出口,64-散热箱,65-积灰凹槽,66-积灰圆管,67-导向管,70-燃烧炉,71-炉头,72-炉膛,73-灰道,74-炉口枕,75-炉衬,76-炉桥,77-横隔板,78-进氧孔,79-进氧管,80-漏灰管,81-炉尾口,82-尾箱,83-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间接式热风炉,包括风箱、热箱、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风箱顶端背面设置有循环风入口,风箱底端与热箱顶端连通,风箱内设置有朝下的鼓风机。热箱底端背面设置有热风出口。循环风入口和热风出口均用于连通烘烤房。鼓风机将热箱内的热量从热箱底部的热风出口吹出到烘烤房内,同时鼓风机从循环风入口吸入空气,在烘烤房、风箱和热箱之间形成循环热风,热量流失更少,烘烤效率更高。热箱内腔中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连接热箱内壁。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分别设置于热箱的正面外壁和侧面外壁。进料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热箱、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风箱顶端背面设置有循环风入口,所述风箱底端与热箱顶端连通,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朝下的鼓风机;所述热箱底端背面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热箱内腔中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热箱的正面外壁和侧面外壁;所述热交换器和燃烧炉分别上下设置于所述热箱内的固定架上,所述热交换器与燃烧炉之间通过尾箱连通;所述燃烧炉通过进料管与所述进料装置连通;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排烟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热箱侧壁设置有对应热交换器的清灰门和对应燃烧炉的炉头门与灰道口;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抽风机和旋风除尘器;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均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连通;所述第一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分别大于第二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分别设置有通电开关;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箱与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U形管,所述散热管朝下与散热箱顶部连通;所述散热箱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箱之间通过多个散热管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箱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尾箱连通;所述散热箱均在一端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均设置有清灰盖;所述燃烧炉包括炉膛和灰道,所述灰道设置于炉膛底部;所述炉膛的炉头和炉尾分别设置有炉头口和炉尾口并且炉膛顶壁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尾口与所述尾箱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腔中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顶端低于或者平于所述炉尾口底端;所述横隔板与炉头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炉桥口,所述横隔板与炉尾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进氧孔;所述灰道通过所述炉桥口与进氧孔与所述炉膛内腔连通,所述灰道底壁为向灰道口往下倾斜的的倾斜底壁;所述炉桥口四周的炉膛底壁上设置有耐火材料砌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热箱、热交换器、燃烧炉、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风箱顶端背面设置有循环风入口,所述风箱底端与热箱顶端连通,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朝下的鼓风机;所述热箱底端背面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热箱内腔中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进料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热箱的正面外壁和侧面外壁;所述热交换器和燃烧炉分别上下设置于所述热箱内的固定架上,所述热交换器与燃烧炉之间通过尾箱连通;所述燃烧炉通过进料管与所述进料装置连通;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排烟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热箱侧壁设置有对应热交换器的清灰门和对应燃烧炉的炉头门与灰道口;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抽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抽风机和旋风除尘器;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均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连通;所述第一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分别大于第二抽风机的尺寸和功率;所述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分别设置有通电开关;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箱与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U形管,所述散热管朝下与散热箱顶部连通;所述散热箱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箱之间通过多个散热管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箱分别与所述排烟管和尾箱连通;所述散热箱均在一端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均设置有清灰盖;所述燃烧炉包括炉膛和灰道,所述灰道设置于炉膛底部;所述炉膛的炉头和炉尾分别设置有炉头口和炉尾口并且炉膛顶壁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尾口与所述尾箱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腔中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顶端低于或者平于所述炉尾口底端;所述横隔板与炉头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炉桥口,所述横隔板与炉尾口之间的炉膛底壁设置有进氧孔;所述灰道通过所述炉桥口与进氧孔与所述炉膛内腔连通,所述灰道底壁为向灰道口往下倾斜的的倾斜底壁;所述炉桥口四周的炉膛底壁上设置有耐火材料砌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龙李宏光方眀周志媛肖艳松陈夏晔王艺雄王玉帅李云霞何斌曾蓓蒋建军郭婷廖孝平廖小万廖九如刘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郴州市北湖区誉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