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膜盒和设置在所述膜盒内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设置所述膜盒内的曝气管组、产水管组,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产水管组上的多个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多根竖置的膜丝,所述膜丝的下端部与所述产水管组固定连接,所述膜丝的上端部为自由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帘式膜组件的中空纤维膜丝上端为自由端,曝气时膜丝抖动更充分,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表面及膜丝间,且缠绕在膜丝上的纤维状污染物易通过膜丝的自由端脱离,使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间,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膜组件抗污染性能更好且更为节能。

An Energy-saving and Anti-fouling Membran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
技术介绍
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节能、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废水处理变得日益重要,膜分离技术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膜组件、曝气管件、产水管件等膜组器的结构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离效果及高效、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膜组件为膜丝两端均固定在端盖上,这种膜组件由于膜丝两端固定,曝气时膜丝抖动不充分,使污泥易堆积在膜丝间形成污堵。另外,废水中的纤维状杂质易缠绕在膜丝上,膜丝两端固定使其不易脱离,进而加快膜丝间污泥堆积的速度,造成膜丝快速污堵,膜分离性能下降。现在常用的帘式膜组件的曝气方式为从膜组件的底部两侧曝气,这种曝气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阻止污泥堆积在膜丝间,但由于气泡自动向上运动,在每两排膜丝间的底部位置气泡较少,污泥易沉积在该位置,进一步加快膜污染的速度。另外,由于从膜组件的底部两侧曝气,膜帘的外侧膜丝部分受到的清洗力度较大,使污染物易脱落在两帘膜丝之间,膜组件内的污染物偏大,膜丝更易污染。为防止膜丝污染,膜组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曝气,但曝气量大必然会导致膜分离运行成本高。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越大,废水处理成本越高。由于传统膜组器结构的限制,只能在废水处理池中放置一层传统的膜组器,废水处理池占地面积较大,废水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膜盒和设置在所述膜盒内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设置所述膜盒内的曝气管组、产水管组,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产水管组上的多个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多根竖置的膜丝,所述膜丝的下端部与所述产水管组固定连接,所述膜丝的上端部为自由端。优选地,所述膜组件为帘式膜组件,所述膜丝为中空纤维膜丝,所述帘式膜组件还包括将多根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部相固定的固定端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部贯穿所述固定端头与所述产水管组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曝气管组设置在所述膜组件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曝气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膜盒侧壁的曝气总管、与所述曝气总管相连通并向所述膜组件的下方延伸的曝气管和与所述曝气管相连通且端部设置有曝气孔的曝气支管,所述产水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膜盒侧壁的产水总管和连通所述产水总管与所述膜组件的产水管,所述产水管水平设置,所述膜组件与所述产水管的上部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支管自下而上贯穿所述产水管设置,所述曝气支管端部的曝气孔位于所述产水管的上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小支管的管径为所述产水管径的0.1-0.98倍。优选地,所述膜盒为上下开口的矩形通道。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膜盒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膜盒层叠设置有多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公开的帘式膜组件的中空纤维膜丝上端为自由端,曝气时膜丝抖动更充分,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表面及膜丝间,且缠绕在膜丝上的纤维状污染物易通过膜丝的自由端脱离,使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间,所以本技术的膜组件抗污染性能更好。另外,膜丝的上端为自由端,比传统的膜组件节省一端的端壳、浇铸材料及浇铸时间及人工等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公开的膜组器的曝气孔在帘式膜组件的底端上面,均匀分布在每两帘膜丝之间,曝气时气泡从两帘膜丝之间的底部开始向上爆破,使整根膜丝从底到端都能得到充分抖动,不易沉积污泥,抗污染性更好,使膜丝保持长期、高效的分离性能。其次,气泡从两帘膜丝间的底部向上开始爆破,使污染物易抖落在膜帘外部,污染物不易沉积在两帘膜丝间的底部,膜组件范围内的污染物浓度会更低,减缓膜组件的污染速度,抗污染性能更好。3、由于膜盒的存在,曝气孔曝出的气泡会集中在膜盒内,并自下而上运动,这样气泡之间、气泡与膜丝之间的碰撞机率都会增大。气泡相互碰撞易形成大气泡,所以膜丝接触大气泡的机率也相应增大,而大气泡对膜丝的清洁力度更大。最后致使气泡对膜丝的清洁次数、清洁力度都增大,减缓了膜丝的污染速度,增加了膜组器的抗污染性。同样曝气量时,本技术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的清洁力更好,抗污染性更强,同样清洁度时,本技术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的所需的曝气量更少,更加节能。4、当废水处理池占地面积不足时,可以在一层膜组器的上面衔接另一层膜组器,节省废水处理池占地面积,更加节能。同时,上层膜盒与下层膜盒无缝衔接,下层膜盒内的气泡会自下而上进入上层膜盒,对上层膜盒内的膜丝进行抖动、清洁,上层膜盒内的膜丝无需单独进行曝气或只需进行少量曝气,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曝气成本,比传统的膜组器更加节能。5、本技术公开的膜盒结构相对简单,其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简易改动。帘式膜组件、产水管、曝气小支管、曝气管组成一体的小膜组,可以直接嵌入膜盒内,组装简易。小膜组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及膜盒形状、尺寸进行设计。所以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的使用不受膜池的形状及尺寸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膜池的空间,节约废水处理池占地面积,比传统膜组器更加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B-B剖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膜盒;21、膜丝;22、固定端头;31、曝气总管;32、曝气管;33、曝气支管;34、曝气孔;41、产水总管;42、产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膜盒1和设置在膜盒1内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设置膜盒1内的曝气管组、产水管组,以及固定设置在产水管组上的多个膜组件,膜组件包括多根竖置的膜丝21,膜丝21的下端部与产水管组固定连接,膜丝21的上端部为自由端。具体地,膜组件为帘式膜组件,膜丝21为中空纤维膜丝,帘式膜组件还包括将多根膜丝的下端部相固定的固定端头22。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部贯穿固定端头22与产水管组相连通。曝气管组设置在膜组件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膜丝21上端为自由端,曝气时膜丝21抖动更充分,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21表面及膜丝21间,且缠绕在膜丝21上的纤维状污染物易通过膜丝21的自由端脱离,使污泥不易沉积在膜丝21间,所以本技术的膜组件抗污染性能更好。另外,膜丝21的上端为自由端,比传统的膜组件节省一端的端壳、浇铸材料及浇铸时间及人工等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实施例的曝气孔34在帘式膜组件的底端上面,均匀分布在每两帘膜丝21之间,曝气时气泡从两帘膜丝21之间的底部开始向上爆破,使整根膜丝21从底到端都能得到充分抖动,不易沉积污泥,抗污染性更好,使膜丝21保持长期、高效的分离性能。其次,气泡从两帘膜丝21间的底部向上开始爆破,使污染物易抖落在膜帘外部,污染物不易沉积在两帘膜丝21间的底部,膜组件范围内的污染物浓度会更低,减缓膜组件的污染速度,抗污染性能更好曝气管组包括设置在膜盒1侧壁的曝气总管31、与曝气总管31相连通并向膜组件的下方延伸的曝气管32和与曝气管32相连通且端部设置有曝气孔34的曝气支管33,产水管组包括设置在膜盒1侧壁的产水总管41和连通产水总管41与膜组件的产水管42,产水管42水平设置,膜组件与产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膜盒和设置在所述膜盒内的多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设置所述膜盒内的曝气管组、产水管组,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产水管组上的多个膜组件,其特在于:所述膜组件包括多根竖置的膜丝,所述膜丝的下端部与所述产水管组固定连接,所述膜丝的上端部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膜盒和设置在所述膜盒内的多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设置所述膜盒内的曝气管组、产水管组,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产水管组上的多个膜组件,其特在于:所述膜组件包括多根竖置的膜丝,所述膜丝的下端部与所述产水管组固定连接,所述膜丝的上端部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为帘式膜组件,所述膜丝为中空纤维膜丝,所述帘式膜组件还包括将多根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部相固定的固定端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部贯穿所述固定端头与所述产水管组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组设置在所述膜组件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污染膜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膜盒侧壁的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永广刘春玲林振锋王红专陈浩张佳乐曹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净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