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12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第一组信号装置和第二组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一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二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距离所述控制装置更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既能让机器人进入控制装置附近的区域,又能让机器人更快地回到控制装置处。

Robot Control Device and Robo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机器人(例如,扫地机器人等)能够自动地在空间内移动从而完成工作。以扫地机器人为例,现有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通常采用LED红外光来确定方向和角度,此时LED红外光需要让扫地机器人在正常清扫时能够避开充电座的位置而正常清扫充电座附近区域,又需要让扫地机器人识别位置,能够在回充电模式时准确地回到充电座处进行充电,还需要避免多个信号叠加导致的相互干扰问题。对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能够避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第一组信号装置和第二组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一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二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距离所述控制装置更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不同时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交替开启与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和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分别包括两个子信号装置,所述两个子信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前表面上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子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能够覆盖180度的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加信号装置,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前表面上中间位置处,其发出的信号用于机器人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距离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对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还能够实现所述第一信号和/或所述第二信号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能够覆盖20-40度的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和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分别包括四个子信号装置,所述四个子信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前表面上的左右两侧和后表面上的左右两侧,所述四个子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能够覆盖360度的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组信号装置,所述第三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三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外边界比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距离所述控制装置更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具有不同的识别码,机器人根据所述识别码来识别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既能让机器人进入控制装置附近的区域,又能让机器人更快地回到控制装置处。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该附图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且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步骤。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器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机器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组信号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不同时工作的时序图的第一示例;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组信号装置与第二组信号装置不同时工作的时序图的第二示例;以及图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第一组信号装置与第二组信号装置不同时工作的时序图的第三示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其中机器人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机器人,例如扫地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机器人控制装置可以是与机器人配套使用或与机器人对接的装置,例如扫地机器人或其他机器人的充电装置,搬运机器人的维修装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所列举的机器人和机器人控制装置仅仅是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对机器人以及机器人控制装置的类型不进行限定。示例性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机器人可以具有一种或更多种模式,例如两种、三种等,机器人可以在满足预定条件时在各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其中,不同机器人的模式可以不同,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第一组信号装置和第二组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一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二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距离所述控制装置更远。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1 CN 20181086247111.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第一组信号装置和第二组信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一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发出的第二信号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外围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距离所述控制装置更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不同时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与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交替开启与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信号装置和所述第二组信号装置分别包括两个子信号装置,所述两个子信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前表面上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子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能够覆盖180度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加信号装置,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前表面上中间位置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