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93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8
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它涉及市政排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降雨初期的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它要解决现有处理初雨污染的装置存在设备复杂、安装不易、运用不便和投入成本高的问题。装置包括:雨水进口、雨水缓冲槽、填料箱、雨水排放口、导轨链条和外壳;所述雨水缓冲槽内部设有旋转筛网;该装置组件少,易安装,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运用方便,对初雨形成的污水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去除了地表径流中携带的渣土、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且能进一步去除水中COD、氮、磷及微小杂质,出水水质好,有效的减轻了初雨对下游雨水受纳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弥补了现有雨水处理设备的不足,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A Pavement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降雨初期的路面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降雨初期时的雨水,一般是指在地面已形成10~15mm厚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处理,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于地面污水处理方面,现阶段技术还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彻底。专利申请201611066137.2“一种初雨自动截流式雨水口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处理初雨污染的装置,但是其设备复杂,尤其是驱动构造复杂,致使制作安装不易,运用不便,所用自充泄水囊长期使用易老化失效,设备后期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处理初雨污染的装置存在设备复杂、安装不易、运用不便和投入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雨水进口、雨水缓冲槽、填料箱、雨水排放口、导轨链条和外壳;所述雨水缓冲槽内部设有旋转筛网;所述雨水进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雨水进口与雨水缓冲槽连通;雨水缓冲槽设置于外壳内的右上部,雨水缓冲槽下方设有泥斗;所述外壳顶部设有井盖;所述填料箱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并置于外壳内;填料箱后壁与外壳连接;导轨链条由固定件和移动件组成;导轨链条置于外壳内;导轨链条的固定件与外壳内壁连接,导轨链条的移动件与填料板连接;所述填料板上设置纤维填料;储水箱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填料箱下方;所述雨水排放口设置于储水箱的底部。所述雨水进口与现有路面雨污排水口连通,或者设置为独立专有进口;所述填料箱位于井盖的正下方,与泥斗的出水存在高度差;所述填料板的安装层数为3~60层;所述填料板上开孔,开孔个数为300~10000孔/m2,孔径为1μm~2cm;所述纤维填料为等分的多褶状结构,多褶状结构的每一个折面都绑定同等尺寸的填料板,每一个折面与填料箱横截面同等尺寸;所述雨水排放口与市政雨污排污系统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还设置漏水孔,漏水孔的出水直接排入环境;所述填料板通过拖拽导轨链条的移动件取出,进行纤维填料的定期清洗或更换;所述外壳上部设置雨水溢流口,并与市政雨污排污系统连接;对所述泥斗进行定期清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处理初雨污染的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工艺简单,设备组件少,易安装,占地面积小,不受限于地形、地貌、能源紧缺等问题,投资小,运用方便,出水水质好,弥补了现有雨水处理设备的不足,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无动力自动运行;装置中旋转筛网利用雨水冲刷和重力作用自动旋转,起到延长雨水在筛网停留时间、增加过滤效果、防止筛网堵塞的作用;对初雨形成的污水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去除了地表径流中携带的渣土、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3、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所用纤维填料采用聚酯纤维滤布,耐腐蚀,抗老化,成本低廉,采用多褶状结构叠加后,比表面积大,附着微生物后,能有效的去除水中COD、氮、磷及微小杂质,出水水质好,有效的减轻了初雨对下游雨水受纳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4、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灵活且更新方便;设置了导轨链条,检修维护更加便利,通过拖拽导轨链条的移动件可取出填料板,对纤维填料进行定期清理或更换,循环使用,且保证了处理效果的可持续性。5、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雨水经历过滤时间为2~8h,可保证处理效果;外壳上部设置雨水溢流管,是为了防止雨量增大超出装置的处理限度,起到缓解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其中1表示雨水进口,2表示雨水缓冲槽,3表示填料箱,4表示雨水排放口,5表示漏水孔,6表示雨水溢流口,7表示旋转筛网,8表示泥斗,9表示井盖,10表示导轨链条,11表示填料板,12表示纤维填料,13表示外壳,14表示固定件,15表示移动件,16表示储水箱。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雨水进口1、雨水缓冲槽2、填料箱3、雨水排放口4、导轨链条10和外壳13;所述雨水缓冲槽2内部设有旋转筛网7;所述雨水进口1设置在外壳13的顶部;雨水进口1与雨水缓冲槽2连通;雨水缓冲槽2设置于外壳13内的右上部,雨水缓冲槽2下方设有泥斗8;所述外壳13顶部设有井盖9;所述填料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并置于外壳13内;填料箱3后壁与外壳13连接;导轨链条10由固定件14和移动件15组成;导轨链条10置于外壳13内;导轨链条10的固定件14与外壳13内壁连接,导轨链条10的移动件15与填料板11连接;所述填料板11上设置纤维填料12;储水箱16设置在外壳13内且位于填料箱3下方;所述雨水排放口4设置于储水箱16的底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初雨经过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的雨水进口1直接进入雨水缓冲槽2,经过旋转筛网7,过滤掉大颗粒污染物后进入填料箱3,且泥沙沉积到泥斗8中;进入填料箱3的雨水经过填料板11上的纤维填料12过滤后,去除了水中COD、氮、磷及微小杂质;出水进入储水箱16,然后通过雨水排放口4进入市政雨污排污系统,或者通过漏水孔5直接排入环境;上述雨水经历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时间为2~8h;当雨量增大超出路面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限度,则雨水通过置于外壳13上部的雨水溢流口6直接进入到市政雨污排污系统;打开井盖9,通过拖拽导轨链条10的移动件15取出填料板11,进行纤维填料12的定期清理或更换。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雨水进口1与现有路面雨污排水口连通,或者设置为独立专有进口。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填料箱3位于井盖9的正下方,与泥斗8的出水存在高度差。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旋转筛网7利用雨水冲刷和重力作用自动旋转。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筛网7为螺旋式重力自动旋转,为市售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填料板11的安装层数为3~60层。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填料板11上开孔,开孔个数为300~10000孔/m2,孔径为1μm~2cm。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纤维填料12为等分的多褶状结构,多褶状结构的每一个折面都绑定同等尺寸的填料板11,每一个折面与填料箱3横截面同等尺寸。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雨水进口(1)、雨水缓冲槽(2)、填料箱(3)、雨水排放口(4)、导轨链条(10)和外壳(13);所述雨水缓冲槽(2)内部设有旋转筛网(7);所述雨水进口(1)设置在外壳(13)的顶部;雨水进口(1)与雨水缓冲槽(2)连通;雨水缓冲槽(2)设置于外壳(13)内的右上部,雨水缓冲槽(2)下方设有泥斗(8);所述外壳(13)顶部设有井盖(9);所述填料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并置于外壳(13)内;填料箱(3)后壁与外壳(13)连接;导轨链条(10)由固定件(14)和移动件(15)组成;导轨链条(10)置于外壳(13)内;导轨链条(10)的固定件(14)与外壳(13)内壁连接,导轨链条(10)的移动件(15)与填料板(11)连接;所述填料板(11)上设置纤维填料(12);储水箱(16)设置在外壳(13)内且位于填料箱(3)下方;所述雨水排放口(4)设置于储水箱(16)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雨水进口(1)、雨水缓冲槽(2)、填料箱(3)、雨水排放口(4)、导轨链条(10)和外壳(13);所述雨水缓冲槽(2)内部设有旋转筛网(7);所述雨水进口(1)设置在外壳(13)的顶部;雨水进口(1)与雨水缓冲槽(2)连通;雨水缓冲槽(2)设置于外壳(13)内的右上部,雨水缓冲槽(2)下方设有泥斗(8);所述外壳(13)顶部设有井盖(9);所述填料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并置于外壳(13)内;填料箱(3)后壁与外壳(13)连接;导轨链条(10)由固定件(14)和移动件(15)组成;导轨链条(10)置于外壳(13)内;导轨链条(10)的固定件(14)与外壳(13)内壁连接,导轨链条(10)的移动件(15)与填料板(11)连接;所述填料板(11)上设置纤维填料(12);储水箱(16)设置在外壳(13)内且位于填料箱(3)下方;所述雨水排放口(4)设置于储水箱(1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箱(3)位于井盖(9)的正下方,与泥斗(8)的出水存在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板(11)的安装层数为3~60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铁夫赵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