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广泛采取地表硬化的策略,而硬化的水泥沥青道路无法透水下渗,在低洼地段内涝时有发生;同时,在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日常的路面与绿化浇洒又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导致了城市用水矛盾的加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并推出了相关的建设指标要求。《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工作目标。但从近年的建设实际看来,在实际道路雨水综合利用的工程建设中,往往还有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现阶段雨水利用过程中缺乏对初期降雨径流的弃流处理:据国内研究报道,前30%的道路雨水径流中含有52.2%~72.1%的TSS、53%~65.3%的COD、40.4%~50.6%的TN、45.8%~63.2%的TP,初期冲刷效应显著(张智.排水工程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净化模块、雨水分离导流模块、以及雨水回用模块;所述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由上至下包括低于路面的绿地层、过滤层和储水层;所述过滤层中埋设有导水漏管;所述储水层的上端布设有雨水溢流管道;所述雨水溢流管道连接市政雨水管道;所述雨水分离导流模块包括改进雨水口单元和雨水砂滤单元;所述改进雨水口单元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出水口与雨水砂滤单元的进水口连接,并通过浮球阀连接市政污水管道;所述雨水砂滤单元包括过滤腔体、设置在过滤腔体底部的承托层、以及设置在承托层上的过滤填充层;所述过滤腔体的上部连接市政污水管道;所述过滤腔体的底部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净化模块、雨水分离导流模块、以及雨水回用模块;所述雨水收集净化模块由上至下包括低于路面的绿地层、过滤层和储水层;所述过滤层中埋设有导水漏管;所述储水层的上端布设有雨水溢流管道;所述雨水溢流管道连接市政雨水管道;所述雨水分离导流模块包括改进雨水口单元和雨水砂滤单元;所述改进雨水口单元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出水口与雨水砂滤单元的进水口连接,并通过浮球阀连接市政污水管道;所述雨水砂滤单元包括过滤腔体、设置在过滤腔体底部的承托层、以及设置在承托层上的过滤填充层;所述过滤腔体的上部连接市政污水管道;所述过滤腔体的底部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导水漏管和反冲洗管道;所述雨水回用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设置在储水层底部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阀门连接反冲洗管道和浇洒管道;所述阀门连接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层低于路面5~18cm,采用加入质量分数为20%~30%的砂子及5%的腐殖土的改性土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模块化智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上下铺设的透水土工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功端,李俊德,黄贵清,陈钰,郑镇喜,胡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