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44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包括碗部;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渣线和侧孔,所述碗部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中间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渣线,所述渣线下侧设置有侧孔,所述内腔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侧一直通到侧孔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与内腔的高度相同,该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浇钢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内腔孔径变小的问题,使浇刚节奏不会被影响,减少铸坯质量的缺陷。

An anti-flocculation immersion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
本技术涉及连铸功能耐火材料
,具体为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
技术介绍
浸入式水口在连铸工段使用时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将钢水从中间包中引流到结晶器中,但在浇铸含铝钢、铝镇静钢、低碳钢、超低碳钢及含钛钢等易絮流钢种时三氧化二铝易在水口内腔壁上附着,引起水口内腔孔径变小,在正常的浇钢过程中一般要求恒温恒拉速浇铸,若在浇钢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内腔孔径变小,就会引起水口内腔通钢量降低,进而导致拉速降低,且容易引起结晶器液面波动,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浇钢节奏还增加了铸坯质量缺陷。目前解决浸入式水口絮流的措施主要是,在转炉工段控制转炉加铝量,在满足除氧需要的基础上,避免铝量剩余;精炼工段增加精炼时间,提高钢水温度、采用软吹氩、精炼完成适当延长钢包静放时间,确保钢水中的三氧化二铝充分上浮;在精炼工段适当的增加钙线、硅钙线喂线量,使AL2O3与CaO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改善钢水的流动性,不过钢水中的CaO也会与棒头、水口碗部料中的AL2O3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造成棒头及水口碗部不抗钢水冲刷,引起不控流的情况;在连铸工段提高中间包烘烤温度,在开浇前往中间包内部吹入氩气,使中间包内部的空气充分排除,避免钢水中的铝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形成三氧化二铝;在浇钢整个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铸,避免钢水与空气接触,在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浸入式水口与中包水口之间采用氩气密封;在中包水口或棒头采用吹氩技术,避免三氧化二铝在水口内部附着;同时在浇钢过程中保证钢水温度稳定,若钢水温度降低,采用等离子加热方式,提高钢水温度;在浇钢过程中在浸入式水口外表面包裹一层较厚的耐火纤维棉,避免在浇钢的过程中钢水经过浸入式水口时因钢水温度散失,导致三氧化二铝在水口内部上附着,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减缓了水口絮流,延长了水口使用寿命,但都增加了钢厂生产成本,其防絮流效果都一定的限度,没有从浸入式水口本身上去解决水口内腔絮流问题。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碗部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中间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渣线,所述渣线下侧设置有侧孔,所述内腔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侧一直通到侧孔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与内腔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高致密熔融石英层厚度要求2-5mm。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采用单独成型技术或加套筒整体成型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厚度要求2-7mm。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采用冷等静压单独成型技术,其成型压力为20MPa-60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浇钢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内腔孔径变小的问题,使浇刚节奏不会被影响,从浸入式水口本身上解决絮流问题,确保在浇铸易絮流钢种时不发生絮流现象,确保连浇正常进行,降低铸坯缺陷,提高铸坯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研制结构示意图;图2是常规浸入式水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碗部;2-碗部与本体过渡层;3-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4-本体;5-高致密熔融石英层;6-内腔;7-本体与渣线过渡层;8-渣线;9-侧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包括碗部1;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本体4;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内腔6;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渣线8和侧孔9,所述碗部1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部设置有本体4,所述本体4中间设置有内腔6,所述内腔6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所述本体4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下部设置有渣线8,所述渣线8下侧设置有侧孔9,所述内腔6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侧一直通到侧孔9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与内腔6的高度相同,所述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厚度要求2-5mm,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采用单独成型技术或加套筒整体成型技术,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厚度要求2-7mm,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采用冷等静压单独成型技术,其成型压力为20MPa-60Mpa。工作原理:结合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的研制,浸入式水口最内侧复合一层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中间处再复合一层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料与致密烧结石英料可以通过单独成型的方式成型后,再套到毛坯模具上,与毛坯一起成型,也可以通过加套筒的方式将镁铝尖晶石质料与高致密烧结熔融石英料与本体4、渣线8料一起装在模具里同时成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包括碗部(1);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本体(4);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内腔(6);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渣线(8)和侧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部(1)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部设置有本体(4),所述本体(4)中间设置有内腔(6),所述内腔(6)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所述本体(4)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下部设置有渣线(8),所述渣线(8)下侧设置有侧孔(9),所述内腔(6)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侧一直通到侧孔(9)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与内腔(6)的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包括碗部(1);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本体(4);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内腔(6);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渣线(8)和侧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部(1)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部设置有本体(4),所述本体(4)中间设置有内腔(6),所述内腔(6)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3)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5),所述本体(4)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7)下部设置有渣线(8),所述渣线(8)下侧设置有侧孔(9),所述内腔(6)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2)下侧一直通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业兴何枫刘丽任林赵现华鄢凤明郭钰龙王次明王晓东王培勇刘天亮孙春晖王佳宁杜冀川张盛刘靖轩张晗刘美荣高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