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雄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13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涉及吸塑模具技术领域。多功能吸塑模具包括:上模体,上模体具有基体、连接凸体和连接配件。基体具有多个吸塑孔,连接凸体与基体可拆卸连接,连接凸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每个连接凸体均配置有一个连接配件。气体流速传感器和电控阀门,二者均设置于连接配件。下模体,下模体能够与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改型模块组,改型模块组包括多个改型模块,改型模块的外侧形状与基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改型模块包括成型型面部,改型模块与基体可拆卸连接,成型型面部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多功能吸塑模具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且能够满足多样产品的吸塑生产。

A Multifunctional Plastic Absorb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塑模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吸塑工艺,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在吸塑过程中,片材受热软化,通过抽真空紧贴型芯表面,在型腔内成型。吸塑模具,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形成吸塑产品。吸塑成型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板材或片材加热、将加热好板材或片材加紧固定在吸塑模具上、开动真空泵抽至真空吸塑成型、冷却定型、松开夹持框取下成型制品、修剪多余部分。吸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底座。底座上设置若干个型芯或型腔,膜片在合模状态下真空吸塑成型于型芯或型腔上。现有的吸塑模具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吸塑不到位或者吸塑过量的情况,导致产生残次品,这样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且影响生产效率。此外,一般一种模具只能生产一种产品,不同产品需要更换不同模具,也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其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且能够满足多样产品的吸塑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体、连接凸体和连接配件;所述基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凸体,所述连接凸体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凸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凸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配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凸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配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配件位于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连接配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配件的远离所述连接凸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多功能吸塑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改型模块组,所述改型模块组包括多个改型模块,所述改型模块的外侧形状与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所述改型模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成型型面部,所述改型模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型面部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所述改性模块的内部具有吸塑副通道,所述吸塑通道与所述吸塑型腔能够通过所述吸塑副通道连通。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吸塑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配件的外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配件能够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吸塑成型机的吸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配件的外部具有卡槽,所述连接配件能够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吸塑成型机的吸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与所述卡槽卡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半球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部分或者全部所述成型型面部的半球面状的轮廓所在球面的半径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圆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控阀门为电磁阀。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为风速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功能吸塑模具制作出来的吸塑产品的质量更有保障,残次品更少,并且通过对改型模块的选择,能够进行不同样式的吸塑产品的制作,功能更加多样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吸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基体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连接凸体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连接配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改型模块的示意图。图标:1-多功能吸塑模具;2-上模体;3-基体;4-连接凸体;5-连接配件;6-吸塑孔;7-第一安装部;8-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二安装部;11-第三安装部;12-贯通孔;13-腔室;14-吸塑通道;15-气体流速传感器;16-电控阀门;17-下模体;18-改型模块;19-第三连接部;20-成型型面部;21-吸塑副通道;101-吸塑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1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1,包括:上模体2,上模体2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体、连接凸体和连接配件;所述基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凸体,所述连接凸体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凸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凸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配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凸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配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配件位于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连接配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配件的远离所述连接凸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多功能吸塑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改型模块组,所述改型模块组包括多个改型模块,所述改型模块的外侧形状与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所述改型模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成型型面部,所述改型模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型面部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所述改性模块的内部具有吸塑副通道,所述吸塑通道与所述吸塑型腔能够通过所述吸塑副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体、连接凸体和连接配件;所述基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凸体,所述连接凸体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凸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凸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配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凸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配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配件位于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连接配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配件的远离所述连接凸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多功能吸塑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改型模块组,所述改型模块组包括多个改型模块,所述改型模块的外侧形状与所述基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翰杨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