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96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第一离合器、粉碎装置、带传动机构、脱水机、连接套、第二离合器、压块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连接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下方通过连接套连接有脱水机,粉碎装置侧边通过带传动机构连接有脱水机;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有压块装置;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位移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对餐厨垃圾的粉碎、脱水、压块,利用压于餐厨垃圾块上的编号,实现对餐厨垃圾的追踪;同时结合上述工艺过程,控制器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

A Kitchen Waste Integrated Tracking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的
,特别是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的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现如今,生活当中的餐厨垃圾常是通过垃圾袋收纳后倾倒的方式,少有直接通过粉碎后排放或收集的方式;而粉碎后排放的方式,更绿色。为此,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排放。为了更好地对每一户所排放的餐厨垃圾进行监控,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追踪。因此,需要一种针对餐厨垃圾的一体追踪装置及实现一体追踪餐厨垃圾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对餐厨垃圾的粉碎、脱水、压块,利用压于餐厨垃圾块上的编号,实现对餐厨垃圾的追踪;同时结合上述工艺过程,控制器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源为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连接有两个离合器,通过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的接合时间和接合时长,即可控制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减速器(2)、第一离合器(3)、粉碎装置(4)、带传动机构(5)、脱水机(6)、连接套(7)、第二离合器(8)、压块装置(9)和控制器(24),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8),第一离合器(3)连接有粉碎装置(4),粉碎装置(4)下方通过连接套(7)连接有脱水机(6),粉碎装置(4)侧边通过带传动机构(5)连接有脱水机(6);所述第二离合器(8)连接有压块装置(9);所述压块装置(9)包括压块壳体(11)、蜗杆(12)、端盖(13)、第一轴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减速器(2)、第一离合器(3)、粉碎装置(4)、带传动机构(5)、脱水机(6)、连接套(7)、第二离合器(8)、压块装置(9)和控制器(24),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8),第一离合器(3)连接有粉碎装置(4),粉碎装置(4)下方通过连接套(7)连接有脱水机(6),粉碎装置(4)侧边通过带传动机构(5)连接有脱水机(6);所述第二离合器(8)连接有压块装置(9);所述压块装置(9)包括压块壳体(11)、蜗杆(12)、端盖(13)、第一轴承(14)、蜗轮(15)、蜗轮保持件(16)、螺纹轴(17)、键(18)、压杆(19)、位移传感器(20)、压块头(21)、物料槽(22)和重力传感器(23);所述控制器(24)电性连接有电机(1)、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8)、位移传感器(20)和重力传感器(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8)均为电磁离合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一体追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4)上方设有进料框,粉碎装置(4)包括左侧盖(24)、刀片(26)、圆片(27)、第二轴承(28)、连接块(29)、端盖(30)、第一刮板(31)、中壳体(32)、第二刮板(34)、从动齿轮(35)、从动轴(36)、主动齿轮(37)、主动轴(38)、封盖(39)和右侧盖(40),所述从动轴(36)和主动轴(38)上均交替设有刀片(26)和圆片(27),从动轴(36)右端设有从动齿轮(35),主动轴(38)右端设有主动齿轮(37),主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35)相啮合,圆片(27)侧边与第一刮板(31)或第二刮板(34)相接触,第一刮板(31)、第二刮板(34)均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0)固定在中壳体(32)上;所述中壳体(32)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8)分别连接左侧盖(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强连加俤赵煜文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