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与一次性吸收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9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与一次性吸收用品,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由第一压纹、第二压纹呈交叉分布而形成的格栅状压纹,所述格栅状压纹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所述第一压纹与第二压纹在交叉处不重叠。所述第一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一压纹条组成,所述第二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二压纹条组成,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交叉处,所述第一压纹条、第二压纹条在交叉处为依次交替延续或依次交替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压纹条优选为水平压纹条,所述第二压纹条优选为竖直压纹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液体会引着横纵向压纹或压点交叉扩散,可大幅提升一次性吸收用品的面层材料对液体的横纵向扩散。

A Pressed Non-woven Fabric for One-off Absorbing Goods and One-off Absorbing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与一次性吸收用品
本技术涉及卫生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的格栅状压纹或压点非织造布材料,以及使用该非织造布材料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技术介绍
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常常要穿着吸湿用品,例如尿布。吸湿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吸湿用品,例如尿布,通常由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一次性吸收用品的面层材料,按材料的成网工艺可分为:亲水性纺粘无纺布、亲水性热轧无纺布、亲水性热风无纺布。按后处理工艺可分为:亲水性平纹无纺布、亲水性打孔无纺布、压纹无纺布、3D凸点无纺布。通常面层材料在一次性吸收用品具有如下作用:面层材料提供了一些流体输送性能,这些性能包括快速收集穿过该面层并被吸收芯吸收的流体,以及防止该吸收芯吸收的流体“再弄湿”,也就是说,只要流体被所述吸收芯吸收,就不会穿过上述面层回渗泄露,从而弄湿穿用者的皮肤。现有技术的面层材料的压纹或打孔工艺或平纹工艺,非织造布材料对液体的横纵向的交叉扩散差。本技术针对现有材料中横纵向交叉扩散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的格栅状压纹或压点非织造布材料。横向分布的两条水平线与纵向分布的两条垂直线间隔式交叉分布,且在交叉处断开。通过这种格栅状的横纵向压纹或压点设计,液体会引着横纵向压纹或压点交叉扩散,可大幅提升一次性吸收用品的面层材料对液体的纵横向扩散。同时,如果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底层无纺布或腰围无纺布,也可改善一次性吸收用品的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的格栅状压纹或压点非织造布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其结构特点在于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格栅状压纹,所述格栅状压纹包括第一压纹,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纹呈交叉分布而形成所述格栅状压纹的第二压纹,所述第一压纹与第二压纹在交叉处不重叠。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一压纹条组成,所述第二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二压纹条组成,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交叉处,所述第一压纹条、第二压纹条在交叉处为依次交替延续或依次交替断开,使得所述第一压纹条与第二压纹条在所述交叉处不重叠。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纹、第二压纹可垂直交叉,通过该垂直交叉形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格栅状压纹,如所述第一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横向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压纹条,所述第二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纵向长度方向分布的竖直压纹条,并由所述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垂直交叉而形成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的格栅状压纹。但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纹、第二压纹也可以非垂直交叉,通过该非垂直交叉形成菱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格栅状压纹。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的长度或宽度为15-40mm,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为20-30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的长度分别为30-60mm,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为45-55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每一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均由至少两条以上的平行排列的直线条组成,相邻直线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10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直线条是由直径为0.2-2.0mm的压点以点状线性分布而成的虚线直线条。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直线条是横向宽度为0.2-1.0mm的实线直线条,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优选为0.3-0.5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格栅状压纹的中心处设置装饰压纹,所述装饰压纹的形状包括星星形、心形、脚印形,并以压点或压纹线组成。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包括热风非织造布、热轧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纺粘-熔喷非织造布、化学粘合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以及针刺非织造布。上述非织造布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透液性面层使用时经过亲水性处理,形成诸如亲水性纺粘非织造布、亲水性热轧非织造布、亲水性热风非织造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织造布为单层结构,但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织造布为多层复合结构,如所述非织造布由表层纺粘非织造布、中间层熔喷非织造布、底层纺粘非织造布复合而成。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格栅状压纹的深度为所述非织造布厚度的5%-95%,优选为20%-60%。本技术还继续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含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位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所述透液性面层或/和不透液性底层使用有如前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非织造布上设置格栅状压纹或格栅状压点,由两条直线条组成的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间隔式交叉分布构成格栅状压纹或压点,且在交叉处断开。通过这种格栅状的横纵向压纹或压点设计,液体会沿着横纵向压纹或压点交叉扩散,可大幅提高液体在非织造布上的扩散与渗透性能,进而提升一次性吸收用品的面层材料对液体的纵横向扩散。同时如果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底层无纺布或腰围无纺布,也可改善一次性吸收用品的产品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3的格栅状压纹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在同一排交叉处交替延续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实施例3的格栅状压纹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的含有压纹非织造布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关于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其结构特点在于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格栅状压纹,所述格栅状压纹包括第一压纹,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纹呈交叉分布而形成所述格栅状压纹的第二压纹,所述第一压纹与第二压纹在交叉处不重叠。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一压纹条组成,所述第二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二压纹条组成,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交叉处,所述第一压纹条、第二压纹条组成在交叉处为依次交替延续或依次交替断开,使得所述第一压纹条与第二压纹条在所述交叉处不重叠。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纹、第二压纹可垂直交叉,通过该垂直交叉形成正方形、长方形的格栅状压纹,如所述第一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横向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压纹条,所述第二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纵向长度方向分布的竖直压纹条,并由所述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垂直交叉而形成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的格栅状压纹。但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纹、第二压纹也可以非垂直交叉,通过该非垂直交叉形成菱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格栅状压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非织造布为热风非织造布,平方克重为15-30g/m2,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格栅状压纹。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格栅状压纹包括直径为0.5-1.0mm的压点以点状线性分布而成的虚线直线条。由该两条间隔距离为4-6mm、平行排列的虚线直线条15组成一条水平压纹条11,同样由两条间隔距离为4-6mm、竖直排列的虚线直线条14组成竖直压纹条12。在本实施例,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水平压纹条11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格栅状压纹,所述格栅状压纹包括第一压纹,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纹呈交叉分布而形成所述格栅状压纹的第二压纹,所述第一压纹与第二压纹在交叉处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织造布上设置有格栅状压纹,所述格栅状压纹包括第一压纹,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纹呈交叉分布而形成所述格栅状压纹的第二压纹,所述第一压纹与第二压纹在交叉处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一压纹条组成,所述第二压纹由复数条依次间隔且平行分布的第二压纹条组成,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交叉处,所述第一压纹条、第二压纹条在交叉处为依次交替延续或依次交替断开,使得所述第一压纹条与第二压纹条在所述交叉处不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状压纹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压纹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横向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压纹条,所述第二压纹条为沿所述非织造布纵向长度方向分布的竖直压纹条,并由所述水平压纹条、竖直压纹条垂直交叉而形成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格栅状压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用品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嘉海金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