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6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在撑开状态下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编织丝端头相连形成封闭的U型端头,且所述U型端头和支架本体中心轴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不但能够促使支架端头会自动向中心轴收拢,防止闭合式编织支架的压缩轮廓增大,而且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编织支架的推送力。

A self-shrinking stent im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植入物,尤其涉及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
技术介绍
支架植入物是治疗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狭窄、血管瘤等疾病常用的器械。临床上支架植入物通常是在导管、导丝以及专门设计的推送杆等的协助下放置到人体血管病变部位的。人体里容易发生病变的动静脉血管,其内径最小只有2mm左右,为了确保支架能放置到血管中,对于支架本身的压缩轮廓要求尽可能小,从而保障使用更细的输送导管时可以顺利推送和释放。支架植入物主要有编织型和激光雕刻型,其中编织型支架按照端部形态又分为自由式编织支架和闭合式编织支架。自由式编织支架由于端部的编织丝头处于自由散开,临床上存在损伤血管壁因而导致二次伤害潜在风险,因此现在闭合式编织支架逐渐受欢迎。但是常规的断丝丝头闭合方式会造成支架植入物压缩轮廓增大,在使用同等内径的输送导管时,会出现推送力过大导致推送困难甚至是支架放置失效的问题,而使用更粗一些的输送导管时,又会造成导管无法通过某些较细的血管,从而限制了支架植入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不但能够促使支架端头会自动向中心轴收拢,防止闭合式编织支架的压缩轮廓增大,而且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编织支架的推送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在撑开状态下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编织丝端头相连形成封闭的U型端头,且所述U型端头和支架本体中心轴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夹角。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U型端头处的编织丝外涂敷有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为线形聚合物和交联型聚合物的一种或其组合。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U型端头包括底部圆弧部和两个伸展臂,所述底部圆弧部向支架本体中心轴侧弯折,所述U型端头的底部圆弧部和伸展臂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夹角。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底部圆弧部外涂敷有交联型聚合物层,所述伸展臂外涂敷有线形聚合物层。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交联型聚合物层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消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ε-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酰胺、聚氨酯、聚氨基酸衍生碳酸酯中的一种单体,或者以上单体的共聚物层;所述线形聚合物层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聚乙烯、聚异戊二烯、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对二氧杂环己酮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单体,或者以上单体的共聚物层。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交联型聚合物层为消旋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酰胺的共聚物层;所述线形聚合物层为聚异戊二烯、聚ε-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对二氧杂环己酮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共聚物层。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U型端头的长度L为U型端头底部圆弧部半径R的1~5倍。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U型端头底部圆弧部的半径R为1~10mm,所述U型端头的数目为4~144个。上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编织丝经过热定型处理,所述第一倾斜夹角范围为30~60度,所述第二倾斜夹角范围为15~30度。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U型端头与支架本体存在倾斜夹角,压缩支架入鞘时,上述倾斜夹角会增大,从而产生一个朝向支架植入物中心轴的内应力,这个内应力会促使支架端部的所有U型端头会自动向中心轴收拢,从而不但降低了支架植入物压缩状态时的轮廓尺寸,而且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编织支架的推送力。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编织支架的耐疲劳性能,可有效增加支架植入时反复推送和回收的次数,方便医生更为准确地放置支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U型端头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U型端头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在撑开状态下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架本体1的编织丝端头相连形成封闭的U型端头2,且所述U型端头2和支架本体1中心轴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夹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架植入物,U型端头2与支架本体1存在倾斜夹角,压缩支架入鞘时,上述倾斜夹角会增大,从而产生一个朝向支架植入物中心轴的内应力,这个内应力会促使支架端部的所有U型端头2会自动向中心轴收拢,从而降低了支架植入物压缩状态时的轮廓尺寸。为了更好地使得U型端头2与支架本体1存在倾斜夹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所述U型端头2处的编织丝外涂敷有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为线形聚合物和交联型聚合物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U型端头2包括底部圆弧部和两个伸展臂,所述底部圆弧部向支架本体中心轴侧弯折,所述U型端头2的底部圆弧部和伸展臂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夹角。所述U型端头2的长度L为U型端头底部圆弧部半径R的1~5倍。所述U型端头2底部圆弧部的半径R为1~10mm,所述U型端头2的数目为4~144个。进一步地,U型端头2的底部圆弧部和两个伸展臂外可考虑涂敷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优选地,所述底部圆弧部外涂敷有交联型聚合物层,所述伸展臂外涂敷有线形聚合物层。所述交联型聚合物层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消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ε-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酰胺、聚氨酯、聚氨基酸衍生碳酸酯中的一种单体,或者以上单体的共聚物层;所述线形聚合物层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聚乙烯、聚异戊二烯、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对二氧杂环己酮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单体,或者以上单体的共聚物层。优选地,所述交联型聚合物层为消旋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酰胺的共聚物层;所述线形聚合物层为聚异戊二烯、聚ε-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对二氧杂环己酮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共聚物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具体制备使用过程如下:先可对支架本体1的编织丝进行热定型处理;然后编织成型,并对U型端头2处的编织丝涂敷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接着,对原始形状的支架植入物通过加热进行形变,然后冷却冻结使得U型端头2形成不同的倾斜夹角,所述第一倾斜夹角范围优选为30~60度,所述第二倾斜夹角范围优选为15~30度。由于U型端头2与支架本体1存在倾斜夹角,压缩支架入鞘时,上述倾斜夹角会增大,从而产生一个朝向支架植入物中心轴的内应力,这个内应力会促使支架端部的所有U型端头会自动向中心轴收拢,从而不但降低了支架植入物压缩状态时的轮廓尺寸,而且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编织支架的推送力。输送到位后,通过外界加热恢复成原始形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在撑开状态下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编织丝端头相连形成封闭的U型端头,且所述U型端头和支架本体中心轴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在撑开状态下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编织丝端头相连形成封闭的U型端头,且所述U型端头和支架本体中心轴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端头处的编织丝外涂敷有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层为线形聚合物和交联型聚合物的一种或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端头包括底部圆弧部和两个伸展臂,所述底部圆弧部向支架本体中心轴侧弯折,所述U型端头的底部圆弧部和伸展臂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夹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圆弧部外涂敷有交联型聚合物层,所述伸展臂外涂敷有线形聚合物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收缩式支架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型聚合物层为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消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ε-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