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866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包括网状本体,所述网状本体包括多个支撑环和若干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等距离设置在相邻的支撑环之间,且所述支撑环呈四周延伸封闭的正弦波状设置,所述支撑环均由重复的V字形单元首尾相连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输送机构中含有球囊扩张导管可用于扩张咽鼓管,同时植入的支架可以对咽鼓管进行持续扩张支撑,解决咽鼓管狭窄引起的阻塞问题,同时植入的支架建立了咽鼓管通道,使得咽鼓管能通气,且植入的支架对咽鼓管组织刺激小,减少肉芽组织增生,可被人体自然吸收,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A fully absorbable eustachian tube support and its deli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中耳粘连会使得患者听骨、鼓膜发生粘连,影响声波传导而导致耳聋,是引起患者发生传导性耳聋的一种疾病。中耳粘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咽鼓管阻塞,导致中耳通气不足、鼓室形成负压、渗出液体,渗出物机化,发生粘连,乳突小房含气吸收,发生耳聋。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多为传导性,少数为混合性,甚至全聋。上世纪50-60年代起国内外相继开始用鼓膜切开、置管另建中耳通气道,能暂时缓解负压,置管将在3个月左右自行排出。遇到咽鼓管暂时性阻塞时,这种置管可以作为暂时替代咽鼓管的通道,随着咽鼓管功能恢复,即使置管自行排出,疾病仍会好转。但如遇到真正咽鼓管狭窄引起的阻塞,鼓膜置管排出后鼓室形成负压、渗出液体、粘连又会再次发生。现有疗法通过中耳腔内置入硅胶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二期手术取出,但不解决咽鼓管通气问题,因此并不能避免中耳粘连。以此提出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避免中耳粘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包括网状本体,所述网状本体包括多个支撑环和若干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等距离设置在相邻的支撑环之间,且所述支撑环呈四周延伸封闭的正弦波状设置,所述支撑环均由重复的V字形单元首尾相连形成。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和连接杆均由纯镁、镁锌合金和镁铝合金组成,且镁的含量大于等于40%。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宽度为0.05mm-0.3mm,所述连接杆的宽度为0.05mm-0.3mm,且所述支撑环外径为3mm-5mm。设计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囊和鲁尔接头,且所述网状本体套设在球囊的外侧,在所述外管内部插装有内芯,所述内芯与外管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内芯一端与鲁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内芯的另一端与球囊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状本体和球囊扩张导管外侧共同设有输送机构。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一端内部滑动插装有推动管,所述网状本体与球囊扩张导管共同插装在推动管内部,且所述推动管靠近主管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滑块,所述推送滑块对应位置的主管上水平开设有径向缺口,所述推送滑块滑动插装在径向缺口内部,且所述推送滑块与主管之间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主管另一端的内部插装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与推动管的外侧均套设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之间对称设置且分别螺纹连接在主管的两端,所述引导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设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尾端呈喇叭开口状设置,且所述弯管与引导管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管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滑动插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开设有齿纹,且所述拉杆靠近径向缺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竖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滑动插装有限位插块,所述限位插块的顶端水平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垂直连接有拉环,且所述安装孔内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对应位置的限位插块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之匹配的限位孔,在所述通槽内部滑动插装有T型限位杆,所述T型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外部且呈圆环状设置,所述T型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限位孔内部,且所述限位孔内部T型限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推送滑块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插块相匹配的插孔,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滑动套设在主管外侧,所述主管靠近支撑块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拉杆上的齿纹相互啮合,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支架且端部连接有手轮。优选的,所述主管的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持握部,所述主管与两侧的持握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其中一个所述持握部呈圆弧状设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及其输送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输送机构中含有球囊扩张导管可用于扩张咽鼓管,同时植入的支架可以对咽鼓管进行持续扩张支撑,解决咽鼓管狭窄引起的阻塞问题,同时植入的支架建立了咽鼓管通道,使得咽鼓管能通气,且植入的支架对咽鼓管组织刺激小,减少肉芽组织增生,可被人体自然吸收,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限位插块与固定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网状本体1、支撑环2、连接杆3、球囊扩张导管4、球囊5、复位弹簧6、内芯7、外管8、鲁尔接头9、输送机构10、推动管11、套管12、主管13、插孔14、持握部15、限位板16、支架17、拉杆18、滑环19、引导管20、弯管21、连接轴22、手轮23、固定块24、推送滑块25、径向缺口26、支撑块27、齿轮28、拉环29、限位插块30、限位孔31、T型限位杆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包括网状本体1,网状本体1包括多个支撑环2和若干根连接杆3,连接杆3等距离设置在相邻的支撑环2之间,且支撑环2呈四周延伸封闭的正弦波状设置,支撑环2均由重复的V字形单元首尾相连形成,支撑环2和连接杆3均由纯镁、镁锌合金和镁铝合金组成,且镁的含量大于等于40%,支撑环2的宽度为0.05mm-0.3mm,连接杆3的宽度为0.05mm-0.3mm,且支撑环2外径为3mm-5mm;支撑环2主要对堵塞的咽鼓管起支撑作用,支撑环2之间通过连接杆3形成一个整体,以防止扩张时支架不规则形变,其中,连接杆3可以为直线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将支撑环2连接使其形成一体即可,支撑环2和连接杆3均由纯镁、镁锌合金和镁铝合金组成,从而镁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被人体吸收,氢气通过鼻腔排出,其他元素形成离子被人体吸收,该产品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免了病患痛苦。实施例1参照图2,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球囊扩张导管4,球囊扩张导管4包括外管8,外管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囊5和鲁尔接头9,且网状本体1套设在球囊5的外侧,在外管8内部插装有内芯7,内芯7与外管8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内芯7一端与鲁尔接头9固定连接,内芯7的另一端与球囊5内壁固定连接,在网状本体1和球囊扩张导管4外侧共同设有输送机构10;内芯22采用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或聚氨酯、聚碳酸酯等材料加工而成,且其内部呈中空状设置,从而有效的对外管8及球囊5进行支撑,通过球囊5,从而可以将网状本体1套设在其外部,经过鲁尔接头24,从而充盈装置向球囊5内部注入显影液,充盈球囊至规定的压力,扩张咽鼓管,同时扩张网状本体1,将网状本体1固定于咽鼓管中即可。实施例2参照3-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包括网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本体(1)包括多个支撑环(2)和若干根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等距离设置在相邻的支撑环(2)之间,且所述支撑环(2)呈四周延伸封闭的正弦波状设置,所述支撑环(2)均由重复的V字形单元首尾相连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包括网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本体(1)包括多个支撑环(2)和若干根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等距离设置在相邻的支撑环(2)之间,且所述支撑环(2)呈四周延伸封闭的正弦波状设置,所述支撑环(2)均由重复的V字形单元首尾相连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和连接杆(3)均由纯镁、镁锌合金和镁铝合金组成,且镁的含量大于等于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的宽度为0.05mm-0.3mm,所述连接杆(3)的宽度为0.05mm-0.3mm,且所述支撑环(2)外径为3mm-5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球囊扩张导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扩张导管(4)包括外管(8),所述外管(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囊(5)和鲁尔接头(9),且所述网状本体(1)套设在球囊(5)的外侧,在所述外管(8)内部插装有内芯(7),所述内芯(7)与外管(8)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内芯(7)一端与鲁尔接头(9)固定连接,所述内芯(7)的另一端与球囊(5)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状本体(1)和球囊扩张导管(4)外侧共同设有输送机构(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吸收的咽鼓管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主管(13),所述主管(13)的一端内部滑动插装有推动管(11),所述网状本体(1)与球囊扩张导管(4)共同插装在推动管(11)内部,且所述推动管(11)靠近主管(13)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滑块(25),所述推送滑块(25)对应位置的主管(13)上水平开设有径向缺口(26),所述推送滑块(25)滑动插装在径向缺口(26)内部,且所述推送滑块(25)与主管(13)之间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主管(13)另一端的内部插装有引导管(20),所述引导管(20)与推动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