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咽鼓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67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治疗咽鼓管疾病的专用器械。它有一个曲形管体(4),其一端装一个手柄(3),内有通孔(1),管体(4)内有一个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通。手柄(3)的通孔口处安装针管座(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口插入咽鼓管,可使操作者在可见情况下操作,能准确插入咽鼓管咽口,病人没有治疗时由于误插所致的痛苦,能准确将药物输入病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是一种用于治疗咽鼓管疾病的专用器械。目前治疗咽鼓管疾病用的导管器械,是经鼻腔插入的。由于经鼻腔插入,操作者无法看见其插入深度,操作不准确,无法测量,因而易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病人难以接受这种器械。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经口插入的咽鼓管导管,使操作者在可见情况下,使用本器械,准确无误,不给病人带来治疗痛苦,并能准确的将药物喷入病灶,易为患者接受。本咽鼓管导管的结构特征是它有一个曲形管体(4),其一端装一个手柄(3),内有通孔(1),管体(4)内有一个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通,手柄(3)的通孔口处安装针管座(2),用于安装针管,便于输药液。针管座(2)与手柄(3)呈一夹角,该角度一般是30°为宜。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手柄处的局部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4是附图2中的A-A剖面图。附图中(4)是曲形管体,其曲弯形状依据鼻咽部的自然形态制作,管体(4)的一端直接插入咽鼓管,另一端头处安装一个手柄(3),管体(4)内的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吻合,手柄(3)的通孔(1)处安装一个针管座(2),针管座(2)内的孔与手柄(3)内通孔相接。使用时,操作者拿住手柄(3),将管体(4)插入咽鼓管,药物可由安装在针管座(2)上针管输入病灶。本技术经口插入咽鼓管,可使操作者在可见情况下操作,能准确插入咽鼓管咽口,病人没有治疗时由于误插所致的痛苦,能准确将药物输入病灶,还可进行通气及引流治疗,病人易于接受。权利要求1.经口一咽鼓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曲形管体(4),其一端装一个手柄(3),内有通孔(1),管体(4)内有一个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一咽鼓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手柄(3)内的通孔(1)口处安装针管座(2)。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口-咽鼓管导管,其特征在于针管座(2)与手柄(3)呈一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是一种用于治疗咽鼓管疾病的专用器械。它有一个曲形管体(4),其一端装一个手柄(3),内有通孔(1),管体(4)内有一个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通。手柄(3)的通孔口处安装针管座(2)。本技术经口插入咽鼓管,可使操作者在可见情况下操作,能准确插入咽鼓管咽口,病人没有治疗时由于误插所致的痛苦,能准确将药物输入病灶。文档编号A61M25/00GK2181304SQ9323182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光, 李国利, 丁寿玲, 魏沾兴, 范献良 申请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经口一咽鼓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曲形管体(4),其一端装一个手柄(3),内有通孔(1),管体(4)内有一个通孔(5),与手柄(3)内的通孔(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光李国利丁寿玲魏沾兴范献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