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改明专利>正文

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67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应用于气胸的治疗。它由充气管(1)、引流管(2)、气囊(3)、(4)、丝线(5)及圆孔(9)、(10)等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两端敞口的引流管(2)的管腔(8)内的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的充气管(1),其后端口为喇叭形并伸出引流管(2)外,在引流管(2)的管壁上开有与充气管(1)相通的圆孔(9)、(10),气囊(3)、(4)与其相通,引流管(2)前端管壁上开有圆孔(6)、(7),后端口呈喇叭形。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不漏气,省工省时,患者痛苦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或从体内取出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现有技术中,对于人体气胸的治疗,常采用肋间切开插管闭式引流术。所用插管一般是单腔引流导管,此管虽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可行的优点,但也在如下缺点,一是此导管不易固定,容易坠出;二是胸腔内气体压力较高时,气体容易沿导管外间隙渗漏到皮下,造成皮下气肿,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三是肋间切口较大时,还必须缝合肋间肌肉和皮肤,较费工费时,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等。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单腔引流导管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固定牢靠、导管外间隙不漏气、不必缝合切口处肌肉和皮肤、操作简单、省工省时的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单腔引流管的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一根两端敞口的引流管2的管腔8内的一侧设有前端为盲端的充气管1,其后端为喇叭口型并伸出引流管2外;在引流管2的管壁上开有两个圆孔9、10,与充气管1相通,两个气囊3、4分别套装圆孔10、9相对应的引流管壁上,且其两端分别用丝线捆扎,引流管前端口的两侧管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圆孔6、7,其后端口为喇叭型。其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4)分别套装圆孔(10)、(9)相对应的引流管壁上,且其两端分别用丝线(5)捆扎,引流管前端口的两侧管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圆孔(6)、(7),其后端口为喇叭型。 、(4)分别套装圆孔(10)、(9)相对应的引流管壁上,且其两端分别用丝线(5)捆扎,引流管前端口的两侧管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圆孔(6)、(7),其后端口为喇叭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改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改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