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3062 阅读:5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塑性材料制成的引导管,引流管的底端、顶端都为开口端,引导管外轮廓面上套接固定有一对沿引导管轴向方向上下设置的圆环形球囊,两圆环形球囊上都固定有与圆环形球囊囊腔连通的连通管,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带排气阀的乳胶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腹腔内的积液进行引流时,具有防堵塞、防渗漏、防滑脱、免固定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腹腔积液引流的新型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渗液导引至体外,以治疗或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目前的引流管多为单根中空管,将一端放入腹腔后,引流管穿过皮肤处需用缝合线缝合结扎固定在皮肤上;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常常会因缝合线松动或脱落而造成引流管脱出,尤其是病人活动时,引流管更容易脱出,腹腔积液无法引流至体外,需要再次插管,再次插管会增加感染风险,对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还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013066A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或胸腔的双球囊引流管,该双球囊引流管包括管提、冲洗管和两个球囊:管体为中空管,中空部位为引流腔,管体头部设有引流口;管体上从头部至尾部设有用于显示长度的刻度标记;冲洗管设于管体引流腔内,附着于管体内壁上,冲洗管的上部开设有若干花孔;两个球囊对称设置于靠近头部的管体两侧,在两个球囊之间的管体上对称设有多个引流孔;球囊囊腔与管体壁内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相连通;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引流管从腹壁或胸壁内侧处脱出,所以引流管伸入到腹腔壁或胸腔壁时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腹腔引流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塑性材料制成的引导管(1),所述引导管(1)的底端、顶端都为开口端,其特征是:所述引导管(1)外轮廓面上套接固定有一对沿引导管(1)轴向方向上下设置的圆环形球囊(2),两所述圆环形球囊(2)上都固定有与圆环形球囊(2)囊腔连通的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的另一端固定有带排气阀的乳胶气囊(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塑性材料制成的引导管(1),所述引导管(1)的底端、顶端都为开口端,其特征是:所述引导管(1)外轮廓面上套接固定有一对沿引导管(1)轴向方向上下设置的圆环形球囊(2),两所述圆环形球囊(2)上都固定有与圆环形球囊(2)囊腔连通的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的另一端固定有带排气阀的乳胶气囊(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导管(1)的底端开口处固定有封闭下端开口的球形封闭部(1-1),所述球形封闭部(1-1)与引导管(1)本体之间弧形过渡,所述球形封闭部(1-1)区域开有一组滤孔(1-1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圆环形球囊(2)包括圆环形球囊囊体(2-1)及固定在圆环形球囊囊体(2-1)内圆周面上的圆环形凸起块(2-2),所述圆环形凸起块(2-2)的径向截面形状为方形形状,所述引导管(1)的外圆周面上开有圆环形凹槽(1-2),所述圆环形凹槽(1-2)的外端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圆环形凹槽(1-2)上套接有塑性套管一(5)、塑性套管二(6)及塑性套管三(7),所述塑性套管一(5)与塑性套管二(6)之间设有其中一个圆环形球囊(2),该所述圆环形球囊(2)的圆环形凸块(2-2)套接在圆环形凹槽(1-2)处,所述塑性套管二(6)与塑性套管三(7)之间设有另一个圆环形球囊(2),该所述圆环形球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前秦勇潘德标叶冠雄吴成军王世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