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6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分别呈网状结构,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网孔大小的比例为:5‑20:3‑4:0.5‑2。第一过滤部的圆锥形结构敞口端与支架网部一端部一体成型,第二过滤部也呈圆锥形结构,第二过滤部上端中部与第一过滤部的缩口端一体成型,且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及其第二过滤部内部空腔处于导通连接。该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不仅实现了对微小栓子的过滤作用,而且降低对血液流动的阻碍,保证被治疗患者在使用该颅内血管支架过程中,可以尽可能能减低对患者供血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的实现颅内血管支架多次的过滤,并可以满足每次过滤的效果更前,避免一次过滤导致血管流通受到影响。

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t with dis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治疗使用支架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颈动脉虹吸段、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等颅内主要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特别是在黑人、亚洲人和西班牙语裔人群中。在美国,颅内动脉狭窄每年会引起约50000例缺血性脑卒中。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研究首次明确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疾病作为脑卒中病因的重要性。其中最大型的一项研究,即颅外动脉闭塞联合研究,利用4条血管造影评估了378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其中84%是白人)。在所有患者中观察到有6.1%存在单纯性颅内闭塞性疾病7.7%的基底动脉、4.4%的颅内椎动脉、6.7%的颅内颈动脉、3.8%的MCA、3.2%的大脑前动脉(anteriorcerebralarteries,ACA)及2.6%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cerebralarteries,PCA)中存在狭窄病变。随后的研究证实大约5%-10%的白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这些研究很可能低估了颅内动脉狭窄作为脑卒中病因的真正发生率,因为仅有38%-75%的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术(证实颅内动脉狭窄的最可靠方法)。对WASID研究数据的一项分析表明,与其他脑卒中亚型的危险因素相比,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更普遍,并且血脂异常病史与严重颅内动脉狭窄独立相关(OR1.62,95%CI1.09-2.42)。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后来发生的脑卒中通常位于有症状的动脉供血的非腔隙区域,残疾比例较高。WASID队列经平均1.8年的随访后,总共有106例缺血性脑卒中。77例(73%)患者的脑卒中发生在有症状的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在这77例脑卒中患者中,70例(91%)为非腔隙性脑卒中,34例(44%)患者残疾。支架术—在支架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方面,采用裸金属支架(NEUROLINK和Wingspan)的非随机性前瞻性研究和注册研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数据。然而,唯一的随机研究(即SAMMPRIS)发现,与那些仅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相比,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治疗患者的30日脑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显著更高。在现有的支架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颅内血管狭窄位置支撑过程中,容易引起狭窄部位不稳定斑块的微小栓子脱落,微小栓子脱落就可能引起“中风”脑梗塞。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并没有一种可以避免微小栓子脱落的结构,从而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颅内血管狭窄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微小栓子脱落,导致患者引起“中风”脑梗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不仅实现了对微小栓子的过滤作用,而且降低对血液流动的阻碍,保证被治疗患者在使用该颅内血管支架过程中,可以尽可能能减低对患者供血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的实现颅内血管支架多次的过滤,并可以满足每次过滤的效果更前,避免一次过滤导致血管流通受到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依次一体成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分别呈网状结构,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网孔大小的比例为:5-20:3-4:0.5-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网部外壁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部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部的圆锥形结构敞口端与支架网部一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过滤部也呈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过滤部上端中部与第一过滤部的缩口端一体成型,且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及其第二过滤部内部空腔处于导通连接。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圆锥形结构的圆锥外壁、圆锥外壁的缩口端封口的束口端以及在圆锥外壁的敞口端的过滤端;所述过滤端和圆锥外壁之间交界位置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围绕圆锥外壁的敞口端部边缘;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锥外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一端部嵌入固定在固定槽中,另一端与束口端固定。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端呈凹槽状结构。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状结构中部位置与第一过滤部连接,使过滤部端部呈环状凹槽结构。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端部设有第一标记环。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的束口端设有第二标记环。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至少均匀设有三个第三标记环。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过滤部,所述第三过滤部与第二过滤部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三过滤部中部与第二过滤部的束口端固定连接。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和第三过滤部均为钛镍合金丝编制而成。上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网孔大小的比例为:10:3:1。本专利技术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包括: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依次一体成型;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分别呈网状结构,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网孔大小的比例为:5-20:3-4:0.5-2;支架网部外壁呈圆筒状结构,第一过滤部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部的圆锥形结构敞口端与支架网部一端部一体成型,第二过滤部也呈圆锥形结构,第二过滤部上端中部与第一过滤部的缩口端一体成型,且支架网部、第一过滤部及其第二过滤部内部空腔处于导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颅内血管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栓子无法实现过滤,容易导致患者使用支架过程中发生中风等医疗事故。该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不仅实现了对微小栓子的过滤作用,而且降低对血液流动的阻碍,保证被治疗患者在使用该颅内血管支架过程中,可以尽可能能减低对患者供血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的实现颅内血管支架多次的过滤,并可以满足每次过滤的效果更前,避免一次过滤导致血管流通受到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的主视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的剖视图;图3为图2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中第二过滤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中第二过滤部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第一过滤部;2、第二过滤部,21、圆锥外壁,22、束口端,23、过滤端,24、固定槽,2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依次一体成型;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分别呈网状结构,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网孔大小的比例为:5‑20:3‑4:0.5‑2;所述支架网部(4)外壁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部(1)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部(1)的圆锥形结构敞口端与支架网部(4)一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过滤部(2)也呈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过滤部(2)上端中部与第一过滤部(1)的缩口端一体成型,且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及第二过滤部(2)内部空腔导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依次一体成型;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分别呈网状结构,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和第二过滤部(2)网孔大小的比例为:5-20:3-4:0.5-2;所述支架网部(4)外壁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部(1)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部(1)的圆锥形结构敞口端与支架网部(4)一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过滤部(2)也呈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过滤部(2)上端中部与第一过滤部(1)的缩口端一体成型,且所述支架网部(4)、第一过滤部(1)及第二过滤部(2)内部空腔导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远端保护的颅内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2)包括:圆锥形结构的圆锥外壁(21)、圆锥外壁的缩口端封口的束口端(22)以及在圆锥外壁(21)的敞口端的过滤端(23);所述过滤端(23)和圆锥外壁(21)交界位置设有固定槽(24),所述固定槽(24)围绕圆锥外壁(21)的敞口端边缘;所述圆锥外壁(21)固定连接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一端部嵌入固定在固定槽(24)中,另一端与束口端(2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铭迹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