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470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包括:稻田,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得到稻田本体,稻田本体的四个圆角外凸呈90°~145°,剩下的稻田的4个边角区向下深挖得到水塘,所述水塘深度比稻田本体的深度深0.5~0.8m,水塘与稻田本体之间,及稻田本体与相邻的稻田本体之间设田埂;本发明专利技术其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机械化的工作盲区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划分出来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利用,并将水塘和稻田连通,灵活的实现稻子与水生生物或禽类的隔离养殖以及串养的操作。

Rice Eco-Breed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生态种养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生态种养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稻种植日渐趋于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包括犁地,插秧,施肥,收割等步骤,传统的稻田为方形,当用机械化进行耕地及收割时,往往会造成方形土地的边角区形成工作盲区,此时需要人工对这些盲区进行犁地或者收割的补充操作,当田地面积或数量较少时,可以这样进行,但是当稻田的总面积较大,田块较多的时候,此时边角的盲区面积也很大,就不宜采用人工,费时费力,现有的技术并没有除人工补充操作外的其它方法;现有的水稻生态养殖技术采用水稻与鱼、虾、蟹或者禽类共同饲养方法,但是这些鱼、虾、蟹或禽类在水稻幼苗时期是不可以混养的,会造成水稻幼苗死亡,因此必须在水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再将这些串养的生物放进水稻田,现有的技术是另外找池塘进行养殖,然后将养到一定程度的水生生物或者家禽运送到田间,这样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耗费大量的财力与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机械化的工作盲区,另一方面将划分出来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利用,并将水塘和稻田连通,灵活的实现稻子与水生生物或禽类的隔离养殖或串养的操作。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包括:稻田,其为方形,所述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得到一块稻田本体,所述稻田本体的四个圆角外凸呈90°~145°;4个水塘,其为稻田被分割出稻田本体后,剩下区域向下深挖得到,分别位于稻田的4个边角区,所述水塘深度比稻田本体的深度深0.5-0.8m;其中,所述水塘与稻田本体之间,及稻田本体与相邻的稻田本体之间设有田埂。优选的是,还包括:连通孔,其位于所述水塘内分隔所述水塘和所述稻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田埂连通水塘与稻田本体,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稻田本体的底部以上5cm处,所述连通孔处设有第一阀门;连接管,其共有4根,相邻两个水塘间用一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埋设于所述田梗下方,其中一根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一个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连接管相对的另一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口处均设有第二阀门;水泵,其连接所述进水口,为换水提供动力。优选的是,还包括:保温棚,其设置在每一水塘的上部,覆盖整个水塘,所述保温棚包括多个横跨所述水塘的棚架,以及覆盖在所述棚架上可拆卸的塑料薄膜;两个通气管道,其分别连接相邻的横排上的两个水塘,所述通气管道两边分别伸入像个水塘的水面以下,所述通气管道的中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一鼓气泵的出口通过导气管连接,鼓气泵的进气口与一暖气锅炉的出气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连通孔下方的水塘侧壁上埋设有防渗布,所述防渗布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连通孔的上方种植有水生植物。优选的是,还包括投料装置,其为圆筒形且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投料装置的侧壁下部沿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3个出料口,所述投料装置的出料口部分伸入所述保温棚内,所述投料装置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温棚上,所述投料装置的外壁与所述保温棚的棚架固定连接,所述投料装置的顶部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伸入所述投料装置内与一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投料装置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下部固接有3个水平设置的扇形的转动块,3个转动块的弧形侧壁分别对应3个出料口。优选的是,所述投料装置上部的进料口处设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的背面设有防潮剂。优选的是,每一连接管的管口处设有过滤网。优选的是,每一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面积为5-10亩。优选的是,所述稻田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外排口,所述外排口连接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口连接排水河渠。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将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解决了稻田采用大型农用机械化操作后形成的工作盲区的问题,将剩余的部分改造成水塘,合理利用,用于养殖水生生物,解决了稻田共生的初期稻子太弱容易受到损害的问题,节约了另外的租用水塘的费用和运输费用,达到创收的效果;2、通过连通孔和连接管连接稻田本体和水塘,通过阀门进行控制,保证共养生物特别是鱼、虾、蟹等和稻子能够适时的分离养殖以及混合共养;通过保温棚和暖气锅炉对每口水塘中的池水进行保温和加热,以及适时向水塘内鼓充空气保证含氧量,使得水塘在水温较低,以及气压较大,水中含氧量少时也能饲养,达到不间断养殖的效果;3、设置自动投料装置能够在养殖水产品的前期,实行自动喂食操作,简化饲养步骤,而且在天气寒冷时,不需要打开保温棚就能够直接进行饲喂工作,保障保温棚内的热气不散失。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田埂的竖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水塘的竖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生态种养单元的投料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包括:稻田,其为方形,所述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得到一块稻田本体1,所述圆弧形需适应大型农用机械的转弯形成的弧度,所述稻田本体1的四个圆角外凸呈90°~145°;4个水塘2,其为稻田被分割出稻田本体1后,剩下区域向地下深挖得到,分别位于所述稻田的4个边角区,所述水塘2深度比稻田本体1的深度深0.5-0.8m;其中,所述水塘2与稻田本体1之间,及稻田本体1与相邻的稻田本体1之间设有田埂3,所述田埂3的高度根据与水稻串养的生物的种类不同,进行调整,具体为0.8-1.5m,这里的高度值按照稻田本体1的底面算起,养殖鸭或鹅等禽类个头较大的生物时,田埂3的高度需在1.2m以上,田埂3的宽度需大于0.3m,以保证田埂3结实不会坍塌;具体的种养方式为,稻田的稻田本体1中采用机械化操作栽种稻子,在四个边角区养殖水生生物如虾、蟹、鱼、蛙或者鸭、鹅等禽类,此时可以分开养殖,以防这些水生生物或禽类损伤稻子的幼苗,待稻子插秧后,生长一个月,水稻分蘖后,可以将田埂3挖开一个洞,连通水塘2和稻田本体1,让虾稻共养,虾来清除稻田内的害虫和杂草,7-8月天气炎热时,虾会因为气温太高不生长,水稻给虾遮阴降低环境温度,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虾的生长,达到水稻与虾共同增产的有益效果,采用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稻田采用大型农用机械化操作后形成的工作盲区的问题,直接将稻田的四角进行分割,改造成水塘2,合理利用,用于养殖水生生物,解决了稻田共生的初期稻子太弱容易受到损害的问题,节约了另外的租用水塘2的费用和运输费用,达到创收的效果。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水稻生态种养单元还包括:连通孔8,其位于所述水塘2内分隔所述水塘2和所述稻田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连通孔8贯穿所述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其为方形,所述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得到一块稻田本体,所述稻田本体的四个圆角外凸呈90°~145°;4个水塘,其为稻田被分割出稻田本体后,剩下区域向下深挖得到,分别位于稻田的4个边角区,所述水塘深度比稻田本体的深度深0.5~0.8m;其中,所述水塘与稻田本体之间,及稻田本体与相邻的稻田本体之间设有田埂。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其为方形,所述稻田四角被分割成圆弧形,得到一块稻田本体,所述稻田本体的四个圆角外凸呈90°~145°;4个水塘,其为稻田被分割出稻田本体后,剩下区域向下深挖得到,分别位于稻田的4个边角区,所述水塘深度比稻田本体的深度深0.5~0.8m;其中,所述水塘与稻田本体之间,及稻田本体与相邻的稻田本体之间设有田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孔,其位于所述水塘内分隔所述水塘和所述稻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田埂连通水塘与稻田本体,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稻田本体的底部以上5cm处,所述连通孔处设有第一阀门;连接管,其共有4根,相邻两个水塘间用一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埋设于所述田梗下方,其中一根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一个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连接管相对的另一连接管的中部设有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口处均设有第二阀门;水泵,其连接所述进水口,为换水提供动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生态种养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棚,其设置在每一水塘的上部,覆盖整个水塘,所述保温棚包括多个横跨所述水塘的棚架,以及覆盖在所述棚架上可拆卸的塑料薄膜;两个通气管道,其分别连接相邻的横排上的两个水塘,所述通气管道两边分别伸入像个水塘的水面以下,所述通气管道的中间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百龙王威豪冯锐韦善富石瑜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