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雪芹专利>正文

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41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47
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下料箱内的前部两侧之间垂直设置隔板,下料箱内的后部两侧上端之间设置支架,支架与下料箱之间设置施肥控制插板,下料箱内横向设置传动轴,传动轴的外周后部设置施肥槽轮,施肥槽轮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弧形板,下料箱的上表面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对应下料箱上端的下料槽处设置矩形槽,连接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下料斗,下料斗内的下端设置搅拌器转动轴,搅拌器转动轴的末端与传动轴之间对应设置一对锥形齿轮,搅拌器转动轴的上端设置一对弧形的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搅拌器将下料斗内的化肥送入施肥槽轮,经下料槽后端的导向板分流后分别落入两条开完的沟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A Dressing Device of an Integrated Machine for Ditching and Fertilizing Fruit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开沟施肥机施肥的方式均为复合化肥和工厂化农家肥分机构实施,工厂化有机农家肥、粉状复合化肥的流动性很差,需要配备辅助人员进行搅拌,浪费人力资源,提高成本。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利用搅拌器将下料斗内的化肥送入施肥槽轮,经下料槽后端的导向板分流后分别落入两条开完的沟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是由:下料斗、下料箱、隔板、支架、施肥控制插板、连接板、传动轴、搅拌器转动轴、锥形齿轮、搅拌器、施肥槽轮、把手、下料槽构成;下料箱为空腔长方体结构,下料箱内的前部两侧之间垂直设置隔板,下料箱内的后部两侧上端之间设置支架,支架与下料箱的两侧相互垂直,支架的上表面与下料箱内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施肥控制插板,下料箱的上表面后端中部与施肥控制插板之间设置限位螺栓,下料箱的上表面水平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是由:下料斗(1)、下料箱(2)、隔板(2.1)、支架(2.2)、施肥控制插板(2.3)、连接板(3)、传动轴(4)、搅拌器转动轴(5)、锥形齿轮(6)、搅拌器(7)、施肥槽轮(8)、把手(9)、下料槽(10)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料箱(2)为空腔长方体结构,下料箱(2)内的前部两侧之间垂直设置隔板(2.1),下料箱(2)内的后部两侧上端之间设置支架(2.2),支架(2.2)与下料箱(2)的两侧相互垂直,支架(2.2)的上表面与下料箱(2)内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施肥控制插板(2.3),下料箱(2)的上表面后端中部与施肥控制插板(2.3)之间设置限位螺栓,下料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林开沟施肥一体机的下料装置,是由:下料斗(1)、下料箱(2)、隔板(2.1)、支架(2.2)、施肥控制插板(2.3)、连接板(3)、传动轴(4)、搅拌器转动轴(5)、锥形齿轮(6)、搅拌器(7)、施肥槽轮(8)、把手(9)、下料槽(10)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料箱(2)为空腔长方体结构,下料箱(2)内的前部两侧之间垂直设置隔板(2.1),下料箱(2)内的后部两侧上端之间设置支架(2.2),支架(2.2)与下料箱(2)的两侧相互垂直,支架(2.2)的上表面与下料箱(2)内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施肥控制插板(2.3),下料箱(2)的上表面后端中部与施肥控制插板(2.3)之间设置限位螺栓,下料箱(2)的上表面水平向中心线后部和下表面水平向中心线后部对称设置一对长方形的下料槽,下料箱(2)内横向设置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露出下料箱(2)的两端,传动轴(4)的外周后部设置施肥槽轮(8),施肥槽轮(8)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弧形板,一对弧形板分别位于支架(2.2)的下表面两侧与下料箱(2)内底面的两侧之间,传动轴(4)的末端设置把手(9),把手(9)位于下料箱(2)的后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孙雪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