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00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的上盖板与下盖板为六边形结构且平行设置;所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相互对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的上盖板靠近后支撑板一端固定有进液通道;所述的进液通道垂直贯穿固于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靠近前支撑板一端固定有与进液通道相对应的出液通道;所述的出液通道垂直贯穿于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还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热回收率。

A Gas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固定管式换热器是将两端管板直接与壳体焊接在一起。主要由外壳、管板、管束、封头等主要部件组成,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采用焊接、胀接或胀焊并有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管板外周围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而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因此,应设计一种板式换热器以降低散热损失,提高热量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热量回收率的气体板式换热器。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的上盖板与下盖板为六边形结构且平行设置;所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相互对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的上盖板靠近后支撑板一端固定有进液通道;所述的进液通道垂直贯穿固于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靠近前支撑板一端固定有与进液通道相对应的出液通道;所述的出液通道垂直贯穿于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还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的多层换热板包括多层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均设有多条气体通道;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中心对称设有与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相匹配的第一环道和第二环道;所述的第一环道和第二环道分别卡接于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中心对称设有与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相匹配的第三环道和第四环道;所述的第三环道和第四环道分别卡接于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外侧壁上。环道便于换热板的卡接固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平行于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平行于上盖板与下盖板。平行设置使得换热板与导液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热交换率,进而提高热量回收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靠近前支撑板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相对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靠近前支撑板另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相对一端设有第二出气口。使气体沿着前支撑板两侧进入,从后支撑板两侧出来,逆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加快换热速率,同时热回收效果较好。优选地,所述的每层导液板平行于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的每层导液板上设有多条液体通道,所述的液体通道一端连接于进液通道,另一端与出液通道连接。通过板平行连接,使得气-液接触面积增大,多条液体通道能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热量,从而提高了热回收率。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只有上下盖板暴露在大气中,其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间隔设置便于热量的传递,使得热交换更完全,从而提高热量的交换以及热回收率;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间隔设置便于热量的传递,使得热交换更完全;环道便于换热板的卡接固定;换热板和导液板均与上下端盖平行设置,使得换热板与导液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热交换率,进而提高热量回收率;气体沿着前支撑板两侧进入,从后支撑板两侧出来,逆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加快换热速率,同时热回收效果较好;通过板平行连接,使得气-液接触面积增大,多条液体通道能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热量,从而提高了热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导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第一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板;2-下盖板;3-前支撑板;4-后支撑板;5-进液通道;6-出液通道;7-第一进气口;8-第二进气口;9-第一换热板;10-第二换热板;11-导液板;12-第一环道;13-第二环道;14-第三环道;15-第四环道;16-第一出气口;17-第二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为六边形结构且平行设置;所述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设有相互对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所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相互平行;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后支撑板4一端固定有进液通道5;所述的进液通道5垂直贯穿固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前支撑板4一端固定有与进液通道5相对应的出液通道6;所述的出液通道6垂直贯穿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还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11;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11间隔设置,间隔设置便于热量的传递,使得热交换更完全。具体地,所述的多层换热板包括多层第一换热板9和第二换热板10;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和第二换热板10均设有多条气体通道;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中心对称设有与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相匹配的第一环道12和第二环道13;所述的第一环道12和第二环道13分别卡接于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10中心对称设有与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相匹配的第三环道14和第四环道15;所述的第三环道14和第四环道15分别卡接于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的外侧壁上,环道便于换热板的卡接固定;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平行于上盖板1与下盖板2;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10平行于上盖板1与下盖板2,平行设置使得换热板与导液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热交换率,进而提高热量回收率;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靠近前支撑板3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7,相对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16;所述的每层第二换热板10靠近前支撑板3另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8;相对一端设有第二出气口16,使气体沿着前支撑板3两侧进入,从后支撑板4两侧出来,逆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加快换热速率,同时热回收效果最好。具体地,所述的每层导液板11平行于上盖板1与下盖板2;所述的每层导液板11上设有多条液体通道,所述的液体通道一端连接于进液通道5,另一端与出液通道6连接,通过板平行连接,使得气-液接触面积增大,多条液体通道能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热量,从而提高了热回收率。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为六边形结构且平行设置;所述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设有相互对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所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相互平行;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后支撑板(4)一端固定有进液通道(5);所述的进液通道(5)垂直贯穿固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前支撑板(3)一端固定有与进液通道(5)相对应的出液通道(6);所述的出液通道(6)垂直贯穿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还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11);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11)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为六边形结构且平行设置;所述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设有相互对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所述的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4)相互平行;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后支撑板(4)一端固定有进液通道(5);所述的进液通道(5)垂直贯穿固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靠近前支撑板(3)一端固定有与进液通道(5)相对应的出液通道(6);所述的出液通道(6)垂直贯穿于上盖板(1);所述的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还设有多层换热板与多层导液板(11);所述的多层换热板与导液板(11)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换热板包括多层第一换热板(9)和第二换热板(10);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和第二换热板(10)均设有多条气体通道;所述的每层第一换热板(9)中心对称设有与进液通道(5)和出液通道(6)相匹配的第一环道(12)和第二环道(13);所述的第一环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盛天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