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795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介质管路,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管路通入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控温器,设置在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压缩机的排气端,制冷旁通支路另一端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冷凝器的进口端;且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控温器中进行换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采用热气旁通加热冷冻介质,降温冷却后的旁通制冷剂流入到节流元件之前,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无需安全性差的电加热,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

A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空调行业内,热气旁通技术很多时候用于除霜或者调整蒸发温度;在数码涡旋压缩机上,热气旁通主要起到负荷卸载作用,以降低能力输出。绝大部分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制冷机组都不需要在停机时特意进行高低压的平衡处理,主要是机组本身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停机放置而达到高低压平衡,通常在几分钟即可达到高低压平衡状态,压缩机重新启动不会带压启动。在一些精密控制需求温度的冷水机组或者油冷机组中,热气旁通直接把部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入节流后即蒸发器的进口端,与原来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混合,从而提高蒸发器入口的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影响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这种做法通常会造成制冷系统的波动,稳定时间过长,相应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控制目标)也会出现波动影响,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原来的控制稳定性。为了解决这种相互影响的波动,有些精密机组采用辅助电加热技术把被冷却液体的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范围,通过可控硅等设计对辅助电加热实施精密的加热能力输出,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但缺点是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电加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蒸发器(4);冷却介质管路(5),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通入所述蒸发器(4)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4)中进行换热;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制冷旁通支路(7),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3)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贯通所述控温器(6)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6)中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蒸发器(4);冷却介质管路(5),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通入所述蒸发器(4)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4)中进行换热;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制冷旁通支路(7),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3)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贯通所述控温器(6)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6)中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且位于沿被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4)的下游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李欣叶强蔚毕增利赵成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