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回路系统以及均油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539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7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冷剂回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以及将这些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配管;以及控制装置,控制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系统具备:并列连接的多个压缩机;多个配管,与多个压缩机各自的吸入侧连接,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以及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按照根据配管的压力损失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连接于与该顺序对应的配管的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控制。

Refrigerant Loop System and Oil Equalization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剂回路系统以及均油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回路系统以及均油控制方法。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6-25613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在一台室外机具备多个压缩机的空调机、具备多个室外机的空调系统中,为了避免压缩机之间的冷冻机油的不均衡,有时会采用通过配管(均油管)连接各压缩机的低压部分的构成。而且,有时会为了消除各压缩机的冷冻机油的量的不均衡而进行均油控制。在一般的均油控制中,例如,通常针对以相同旋转速度进行运转的多个压缩机,通过使其一部分的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产生与其他压缩机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均油管使冷冻机油从压力高的一方向压力低的一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通过液面传感器等检测各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液面位置,以减少液面位置的差的方式控制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由此消除冷冻机油的不均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10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一般的均油控制中,大多为每台压缩机预先分配顺序,并且按照该顺序进行使旋转速度上升的控制。若考虑均油控制的本来目的,则理想的是从冷冻机油的量少的压缩机起依次使冷冻机油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使想要恢复冷冻机油的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来降低该压缩机的压力,从压力相对高的其他压缩机引入冷冻机油。然而,在上述一般的均油控制中,没有考虑每个压缩机的冷冻机油的量,为了按照预先设定的序号的顺序进行旋转速度的上升,例如,在贮存于第一个压缩机中的冷冻机油的量原本就多的情况等下,会进一步使其冷冻机油的量增加,结果可能会使不均衡更加恶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冷剂回路系统以及均油控制方法。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制冷剂回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以及将这些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配管;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系统具备:并列连接的多个所述压缩机;多个所述配管,与所述多个压缩机各自的吸入侧连接,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以及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按照根据所述配管的压力损失而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连接于与该顺序对应的所述配管的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以从所述多个压缩机中的连接于压力损失小的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该压缩机的压力相对地成为低压的方式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从所述多个压缩机中的连接于压力损失小的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该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所述多个配管是将设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系统中的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蓄积器与所述多个压缩机分别连接的配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连接于所述多个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所述配管分别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从连接于长度短的所述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该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连接于所述多个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所述配管分别具有不同的管径,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从连接于管径粗的所述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该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提供一种均油控制方法,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以及将这些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其中,所述均油控制方法在具备并列连接的多个所述压缩机和与所述多个压缩机各自的吸入侧连接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的多个所述配管的制冷剂回路中按照根据所述配管的压力损失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连接于与该顺序对应的所述配管的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控制。有益效果根据上述制冷剂回路系统以及均油控制方法,能够消除多个压缩机间的冷冻机油的不均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第一概略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顺序的第一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顺序的第二图。[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旋转速度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均油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第二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系统进行说明。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第一概略图。制冷剂回路系统100为,例如,用于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系统。如图1所示,制冷剂回路系统100构成为包括:压缩机1A、1B、油分离器2A、2B、排出管3A、3B、回油管4A、4B、电磁阀5A、5B、吸入管6A、6B、均油管7、四通阀8、蓄积器9、室外热交换器10、储液器11、膨胀阀12、室内热交换器13、液管14、气管15、16、17以及控制装置20。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系统100示意性地示出了基本的构成,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压缩机1A、1B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高压制冷剂供给到制冷剂回路。压缩机1A、1B并列连接,在正常运转时以由同等的排量运转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在压缩机1A、1B为相同机种的情况下,压缩机1A、1B以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运转。油分离器2A、2B分别设于压缩机1A、1B的排出侧,是从通过排出管3A、3B送入的混入有冷冻机油的制冷剂中分离冷冻机油的装置。油分离器2A、2B具有例如上下封闭的圆筒形,贮存分离后的冷冻机油。回油管4A、4B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油分离器2A、2B的容器的下部。回油管4A、4B的相反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压缩机1A、1B。在回油管4A设有电磁阀5A,通过调节电磁阀5A的开度,能对从油分离器2A返回到压缩机1A的冷冻机油的量进行调整。同样地,在回油管4B设有电磁阀5B,通过调节电磁阀5B的开度,能对从油分离器2B返回到压缩机1B的冷冻机油的量进行调整。均油管7连通压缩机1A、1B,将两个压缩机所贮存的冷冻机油平均化。四通阀8在制暖运转时和制冷运转时对制冷剂的流通方向进行切换。例如,在制暖运转时,压缩机1A、1B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由四通阀8引导向气管15,室内热交换器13(冷凝器)将制冷剂的热量向室内散热。穿过室内热交换器13而液化的制冷剂被膨胀阀12低压化,穿过液管14被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10(蒸发器)。设于液管14的储液器11将液化后的液体的制冷剂进行贮存。在室外热交换器10气化后的制冷剂穿过气管17到达四通阀8,穿过气管16被供给到蓄积器9。蓄积器9是设于压缩机1A、1B的上游侧的压力容器。蓄积器9对供给到压缩机1A、1B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由蓄积器9分离的制冷剂气体穿过吸入管6A、6B并分别被吸入压缩机1A、1B。本实施方式的吸入管6A、6B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的方式设置。例如,可以构成为吸入管6A的长度比吸入管6B的长度长而使吸入管6A的压力损失变大。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吸入管6A的管径比吸入管6B的管径细而使吸入管6A的压力损失变大。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在与制暖运转时相反方向循环。就是说,压缩机1A、1B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由四通阀8引导向气管17,并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10(冷凝器)、液管14、膨胀阀1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回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以及将这些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配管;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系统具备:并列连接的多个所述压缩机;多个所述配管,与所述多个压缩机各自的吸入侧连接,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以及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按照根据所述配管的压力损失而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连接于与所述顺序对应的所述配管的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8 JP 2016-2561311.一种制冷剂回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以及将这些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配管;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系统具备:并列连接的多个所述压缩机;多个所述配管,与所述多个压缩机各自的吸入侧连接,具有相互不同的压力损失;以及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按照根据所述配管的压力损失而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连接于与所述顺序对应的所述配管的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以从所述多个压缩机中的连接于压力损失小的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所述压缩机的压力相对地成为低压的方式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回路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均油控制中从所述多个压缩机中的连接于压力损失小的配管的压缩机起依次使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上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隆博安田达弘泷川正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