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转矩脉动的设计自由度高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电机的转子具备:转子铁心,其具有沿轴向层叠的第一转子铁心和第二转子铁心;以及多个磁极部,它们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该转子铁心。在第一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将转子铁心的中心与磁极部的中心连结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组槽部。另外,在第二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中心线对称的位置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组槽部。第一转子铁心的中心线与第二转子铁心的中心线在周向上一致。第一转子铁心的两组槽部与第二转子铁心的两组槽部配置于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

Rotor of Rota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的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在车辆驱动用的旋转电机中,IPM(InteriorPermanentMagnet)同步电动机被广泛采用,近年来通过提高控制技术实现了平顺的运行。但是,旋转电机的结构中,转矩脉动(转矩的脉动)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其成为低速运行时的脉动、高速运行时的噪音及振动的因素之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旋转电机中,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槽。即,通过在转子铁心的表面的磁铁两侧部上每隔磁极部的一极设置槽,且使带槽的极所产生的转矩脉动波形与不带槽的极所产生的转矩脉动波形彼此以相反相位靠近,以抑制转矩脉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0382号公报通常,在旋转电机中,若转子设计成减小高负载侧的转矩脉动,则低负载侧的转矩脉动增加。相反,若转子设计成减小低负载侧的转矩脉动,则高负载侧的转矩脉动会增加。而且,转矩脉动根据在旋转电机的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振幅和相位而改变很大。因此,在设计转矩脉动较小的旋转电机方面,在转子的设计上要求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转矩脉动的设计自由度高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转子10),其具备:转子铁心(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转子铁心11);以及多个磁极部(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磁极部50),它们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该转子铁心,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将所述转子铁心的中心与所述磁极部的中心连结的中心线(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中心线C、C1、C2)对称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一组槽部(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组槽部21、22、23、24),其中,所述转子铁心具有沿轴向层叠的第一转子铁心(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转子铁心11A)和第二转子铁心(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转子铁心11B),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在所述周向上一致,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配置于在所述周向上不同的位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不同。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一转子铁心具有两组所述槽部,所述第二转子铁心具有两组所述槽部,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两组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两组所述槽部配置于在所述周向上不同的位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一转子铁心及所述第二转子铁心通过层叠多个板状的钢板而构成。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磁极部包括配置于所述转子铁心的磁铁插入孔(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磁铁插入孔13)中的永久磁铁(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永久磁铁12)。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转子铁心由沿轴向层叠的两个转子铁心(第一转子铁心及第二转子铁心)构成,在各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中心线对称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一组槽部。另外,第一转子铁心的一组槽部与第二转子铁心的一组槽部配置于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由于该槽部的配置在每个转子铁心中不同,因此若将各槽部配置成与第一转子铁心对应的转矩脉动和与第二转子铁心对应的转矩脉动成为相反相位的关系而相互抵消,则能够降低作为转子整体的转矩脉动。另外,由于各转子铁芯的槽部的配置影响与各转子铁芯对应的转矩脉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降低转矩脉动的转子的设计变更。这样,可以实现能够降低转矩脉动的设计自由度高的转子。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若第一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与第二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不同,则与各转子铁心对应的转矩脉动的振幅发生改变,因此若将两个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的比率进行调整,则能够进一步降低作为转子整体的转矩脉动。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若由于配置的改变而与各转子对应的转矩脉动发生变化的槽部的组数为两个,则能够对与各转子对应的转矩脉动进行多种改变,因此能够提高用于降低作为转子整体的转矩脉动的转子的设计自由度。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能够容易地将两个转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的比率进行调整。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若变更各转子铁心的槽部的配置,则与各转子铁心对应的转矩脉动的相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以不使永久磁铁偏斜的方式降低转矩脉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主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一个磁极部抽出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的磁极部的外周面的图。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中产生的转矩脉动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由轴向长度不同的两个转子铁心构成的转子铁心的一个磁极部的外周面的图。图6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中产生的转矩脉动的另一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转子;11转子铁心;11A第一转子铁心;11B第二转子铁心;11a外周面;11b外周面;12永久磁铁;13磁铁插入孔;14空隙;21、22、23、24一组槽部;21r、21l、22r、22l、23r、23l、24r、24l槽部;50磁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附图标记的朝向观察。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主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一个磁极部抽出而示出的立体图。旋转电机构成为,在配置成圆环状的定子(未图示)的内周侧旋转自如地设置有转子10,通过对卷绕在定子上的线圈通电而使转子10旋转。如图1所示,转子10由转子铁心11和保持在转子铁心11上的永久磁铁12构成。在转子铁心11的外周面附近沿周向以规定的图案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磁铁插入孔13,且在各磁铁插入孔13中配置有永久磁铁12,由此在转子1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磁极部50。更具体而言,在构成一个磁极部50的三个磁铁插入孔13中配置有磁化方向相同的永久磁铁12。通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50中配置有与该永久磁铁12的磁化方向不同的永久磁铁12,使得磁极在周向上交替地反转。在磁铁插入孔13中形成有用于防止永久磁铁12间的磁通的短路的成为磁通屏障的空隙14,并将树脂材料填充于该空隙14中,从而永久磁铁12被固定于转子铁心11。如图2所示,转子铁心11具有沿轴向层叠的第一转子铁心11A和第二转子铁心11B。第一转子铁心11A及第二转子铁心11B通过将冲裁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的圆环状的电磁钢板层叠多个而分别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除后述的槽部的配置以外,第一转子铁心11A与第二转子铁心11B是通用的。因此,将图1所示的转子铁心11的中心Or与磁极部50的中心Om连结的中心线C与第一转子铁心11A的中心线C1及第二转子铁心11B的中心线C2在周向上一致。图3是表示图2的磁极部50的外周面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单点划线是在转子铁心11的外周面上将第一转子铁心11A的中心线C1与第二转子铁心11B的中心线C2连结的线。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转子铁心11A及第二转子铁心11B的各外周面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转子铁心;以及多个磁极部,它们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该转子铁心,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将所述转子铁心的中心与所述磁极部的中心连结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一组槽部,其中,所述转子铁心具有沿轴向层叠的第一转子铁心和第二转子铁心,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在所述周向上一致,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配置于在所述周向上不同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5 JP 2017-248058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转子铁心;以及多个磁极部,它们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该转子铁心,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对于将所述转子铁心的中心与所述磁极部的中心连结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一组槽部,其中,所述转子铁心具有沿轴向层叠的第一转子铁心和第二转子铁心,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所述中心线在所述周向上一致,所述第一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铁心的一组所述槽部配置于在所述周向上不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芳永壹岐友贵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