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25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码头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所述反力锚钩结构可拆卸式安装在码头后沿上,包括:锚耳和挂靠在码头后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钢和竖向支撑钢;所述横向支撑钢沿码头宽度横向设置在码头平台上,所述横向支撑钢的一端指向码头前沿,另一端位于码头后沿上;所述竖向支撑钢竖向紧靠码头后沿,所述竖向支撑钢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固定连接;所述锚耳固定在横向支撑钢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码头后沿的水平反力支撑点,还能够对码头后沿水平反力支撑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Counterforce Anchor Hook Structure Used for Ship Unloader's Whole Machine on Sh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
本技术涉及码头结构
,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
技术介绍
卸船机整机上岸因可节约卸船机在码头上散装时间及空间的显著优势,在越来越多码头中得到广泛运用,卸船机整机上岸过程中,码头后沿需提供水平反力支撑。如图1所示,在常规的码头结构设计中,码头后沿无水平反力支撑点。现有常规做法为在码头面板或横梁中提前预埋钢板,整机上岸之前通过在预埋钢板上焊接锚耳,形成反力支撑结构。但该方案有两个明确缺点:第一是严格限制了卸船口的具体位置,即仅可在与预埋钢板相对应位置进行整机上岸施工,第二是预埋钢板结构与码头结构中原有钢筋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码头结构的施工。卸船机整机上岸施工属于港口工程设备安装中的重点工作,其受波浪、水流、风速、码头前沿水深、锚泊布置等诸多因素影响,整机上岸施工中需根据现场实际的浪流等条件准确找好施工窗口,因此,卸船口位置在整机上岸过程中可能需根据现场实际的浪流等条件随时进行调整。由此,码头后沿水平反力支撑点需根据卸船口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不仅能够提供码头后沿的水平反力支撑点,还能够对码头后沿水平反力支撑点的位置进行调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所述反力锚钩结构可拆卸式安装在码头后沿上,包括:锚耳和挂靠在码头后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钢和竖向支撑钢;所述横向支撑钢沿码头宽度横向设置在码头平台上,所述横向支撑钢的一端指向码头前沿,另一端位于码头后沿上;所述竖向支撑钢竖向紧靠码头后沿,所述竖向支撑钢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固定连接;所述锚耳固定在横向支撑钢的上表面。在本技术中,锚耳就是提供水平反力的支撑点,而固定装置用于支撑锚耳。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码头后沿上,当锚耳提供水平反力时,固定装置紧紧贴靠在码头后沿上,使锚耳与码头相互固定。因此,锚耳在卸船机整机上岸时,就可以提供稳定的水平反力。对于固定装置,其根据自身的结构,安装在码头后沿上,所以当需要调整支撑点时,将整个固定装置从原来的位置拆卸,然后安装在新的位置上即可。综上,本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码头后沿的水平反力支撑点,还能够对码头后沿水平反力支撑点的位置进行调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省略横向支撑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横向支撑钢和竖向固定钢;图6为H型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槽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码头平台1、横向支撑钢2、竖向固定钢3、竖向支撑钢4、横向固定钢5、斜撑钢6、加劲肋7、锚耳8、码头后沿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码头后沿并没有专门设置能提供水平反力的支撑点,此部分内容已经在
技术介绍
中详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所述反力锚钩结构可拆卸式安装在码头后沿9上,包括:锚耳8和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支撑钢4;所述横向支撑钢2沿码头宽度横向设置在码头平台1上,所述横向支撑钢2的一端指向码头前沿,另一端位于码头后沿9上;所述竖向支撑钢4竖向紧靠码头后沿9,所述竖向支撑钢4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连接;所述锚耳8固定在横向支撑钢2的上表面。其中,锚耳8就是提供水平反力的支撑点。固定装置用于将锚耳8与码头后沿9相互可拆卸式固定。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支撑钢4都是靠放在码头后沿9上,与码头之间没有固定连接。竖向支撑钢4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连接。竖向支撑钢4的上端部在横向支撑钢2上的插入点位于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上,也就是说,该插入点远离横向支撑钢2的中心点。所以横向支撑钢2的大部分都放置在码头平台1上,也就是横向支撑钢2的重量几乎都作用于码头平台1上。因此,固定装置依靠自身的结构和重量,可以直接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为锚耳8提供支撑。进一步地,如图2至4所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增强竖向刚度的竖向固定钢3;所述竖向固定钢3竖向紧靠码头后沿9设置,并沿长度方向上与竖向支撑钢4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固定钢3的上端部与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固定钢3的作用就是更加牢固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支撑钢4之间的连接,并且在锚耳8提供水平反力时,使整个固定装置更加牢固。更进一步地,在竖向固定钢3与横向支撑钢2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加劲肋7。所述加劲肋7的作用是使的竖向固定钢3与横向支撑钢2的连接更加稳固。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5所示,所述竖向支撑钢4的下端部沿码头后沿9向下延伸出码头平台1;在码头平台1的下表面横向设置有横向固定钢5;所述横向固定钢5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钢4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固定钢5和竖向支撑钢4之间设置有斜撑钢6;所述斜撑钢6的一端固定在横向固定钢5的另一端;所述斜撑钢6的另一端固定在竖向支撑钢4的下端部。所述横向固定钢5的作用是,当锚耳8提供水平反力时,使竖向支撑钢4可以一直紧靠在码头后沿9。在锚耳8提供水平反力时,锚耳水平反力传递到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的固定装置,作用在固定装置上的水平荷载为偏心荷载,从而容易导致竖向支撑钢4发生扭转。由于横向固定钢5的存在,当竖向支撑钢4将要向发生扭转位移时,横向固定钢5会紧紧钩住码头平台1的下表面,保证竖向支撑钢4的稳定。所述斜撑钢6使横向固定钢5与竖向支撑钢4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6至8所示,所述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固定钢3为H型钢。所述竖向支撑钢4、横向固定钢5和斜撑钢6为槽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都是焊接。优选地,所述竖向固定钢3为一根H型钢,所述竖向支撑钢4为两根槽钢;所述竖向固定钢3的一侧翼缘的外表面紧靠码头后沿9,该侧翼缘的内表面分别与两根竖向支撑钢4的底部固定连接。当锚耳8提供水平反力时,竖向支撑钢4反推码头后沿9,当卸船机整机上岸且偏心作用的水平反力产生扭转弯矩时,竖向支撑钢4容易向远离码头后沿9的方向移动。由于竖向固定钢3在长度方向上与竖向支撑钢4固定连接,且竖向固定钢3在宽度方向上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所以当竖向支撑钢4将要向远离码头后沿9的方向发生扭转位移时,竖向固定钢3就能够保证竖向支撑钢4稳定的仅靠在码头后沿9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固定钢3的另一侧翼缘与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边缘平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支撑钢2的长度大于竖向固定钢3的高度的两倍。由于竖向固定钢3在宽度方向上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所以竖向支撑钢4与横向支撑钢2的焊接点与横向支撑钢2另一端边缘的距离等于竖向固定钢3的高度。为了使整个固定装置可以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所述焊接点应尽量靠近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锚钩结构可拆卸式安装在码头后沿(9)上,包括:锚耳(8)和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支撑钢(4);所述横向支撑钢(2)沿码头宽度横向设置在码头平台(1)上,所述横向支撑钢(2)的一端指向码头前沿,另一端位于码头后沿(9)上;所述竖向支撑钢(4)竖向紧靠码头后沿(9),所述竖向支撑钢(4)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连接;所述锚耳(8)固定在横向支撑钢(2)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锚钩结构可拆卸式安装在码头后沿(9)上,包括:锚耳(8)和挂靠在码头后沿(9)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钢(2)和竖向支撑钢(4);所述横向支撑钢(2)沿码头宽度横向设置在码头平台(1)上,所述横向支撑钢(2)的一端指向码头前沿,另一端位于码头后沿(9)上;所述竖向支撑钢(4)竖向紧靠码头后沿(9),所述竖向支撑钢(4)的上端部插入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后与横向支撑钢(2)固定连接;所述锚耳(8)固定在横向支撑钢(2)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增强竖向刚度的竖向固定钢(3);所述竖向固定钢(3)竖向紧靠码头后沿(9)设置,并沿长度方向上与竖向支撑钢(4)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固定钢(3)的上端部与横向支撑钢(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竖向固定钢(3)与横向支撑钢(2)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加劲肋(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卸船机整机上岸的反力锚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钢(4)的下端部沿码头后沿(9)向下延伸出码头平台(1);在码头平台(1)的下表面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辉冯建国姜宁林唐宏伟汪洪祥李存兴李博名钟昕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