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429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包括桩基,设置在桩基上部的预制钢筋砼插板、钢筋砼靠船墩和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外表面的钢板护面、系靠船装置和人员通行装置;其中,所述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内,所述人员通行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侧表面的爬梯和设置钢筋砼靠船墩两端的连接桥。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靠船及隔流功能,解决了传统靠船墩桩基无法阻水隔流的问题,实现了船闸停泊段与隔流墙融合布置,同时采用预制靠船构件解决了无施工水位下靠船结构施工难题,较格型地连墙方案施工更简便,造价更低,可在内河新建船闸工程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闸水工结构设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保证引航道水流条件满足船舶通航要求,需设置隔流墙将河道与船闸上、下游引航道隔开,改善水流流态从而保证船舶安全过闸。受船闸布设位置、周边环境地形影响,某些船闸工程停泊段需占用隔流墙位置或与隔流墙相接,此时,便要求停泊段需兼备阻水隔流作用。

2、一般对于设枯水围堰施工的停泊段,靠船墩可采用重力式墩墙结构,墩墙之间设插板可达到隔流墙功能。但该法易受岩溶等不良地质影响,导致枯水围堰可能产生漏水及渗透破坏等问题。故拟考虑桩基(或地连墙)+空箱结构的水上施工方案,但传统靠船墩桩基础之间透水不具备阻水隔流作用,而地连墙基础可兼做隔流墙但施工不便,因此如何使靠船墩兼具隔流墙的功能,方便施工同时降低造价,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兼具靠船及隔流功能,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成本。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设置在桩基上部的预制钢筋砼插板、钢筋砼靠船墩和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外表面的钢板护面、系靠船装置和人员通行装置;其中,所述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内,所述人员通行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侧表面的爬梯和设置钢筋砼靠船墩两端的连接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包括前排灌注桩和后排带凹槽灌注桩,所述前排灌注桩为位于钢筋砼靠船墩的迎水面,所述前排灌注桩为两根φ1000mm的灌注桩,所述后排带凹槽灌注桩位于前排灌注桩的后侧,所述后排带凹槽灌注桩为两根带凹槽的φ1500mm灌注桩,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设置在桩基上部的预制钢筋砼插板、钢筋砼靠船墩和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外表面的钢板护面、系靠船装置和人员通行装置;其中,所述空箱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内,所述人员通行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筋砼靠船墩侧表面的爬梯和设置钢筋砼靠船墩两端的连接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包括前排灌注桩和后排带凹槽灌注桩,所述前排灌注桩为位于钢筋砼靠船墩的迎水面,所述前排灌注桩为两根φ1000mm的灌注桩,所述后排带凹槽灌注桩位于前排灌注桩的后侧,所述后排带凹槽灌注桩为两根带凹槽的φ1500mm灌注桩,所述凹槽用于卡设固定预制钢筋砼插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靠船墩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所述钢筋砼靠船墩的强度不低于c25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靠船墩采用灌注桩基础,所述钢筋砼靠船墩的墩底均与桩基固结,所述桩基顶嵌入钢筋砼靠船墩的墩底不小于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停泊段靠船兼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护面设置于钢筋砼靠船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丰收宋文涛李社平郭庆方文倩吕康玄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