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871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属于光学精密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在共焦测量系统中,在CCD探测的艾丽斑图像上通过软件设置大、小虚拟针孔探测区域并将其探测的两条共焦特性曲线通过相减处理来锐化共焦特性曲线,将锐化共焦特性曲线进行差动相减处理得到轴向高灵敏的差动共焦特性曲线,利用该差动共焦特性曲线零点与差动共焦测量系统焦点精确对应的特性对被测透镜折射率测量时各顶点位置进行高精度定焦寻位,通过光线追迹补偿精确得到透镜的折射率,实现透镜折射率的高精度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和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光学精密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easurement of refractive index of transverse phase subtraction differential confo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尤其涉及用于透镜折射率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方法,属于光学精密测量

技术介绍
球面透镜是光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球面透镜的折射率是其基本参数,直接决定透镜的焦距、主平面位置等性能参数,因而球面透镜折射率测量一直是光学测量中最基本的问题。目前测量玻璃折射率的主要方法是:V棱镜法和直角照射法。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很高,但是需要将透镜材料加工成特定的形状,因此无法直接用于透镜折射率测量。上述两方法适用于制作透镜以前,预先对该批次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进行测量时使用,但是由于玻璃材质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同一批次的玻璃折射率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精密光学元件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对透镜折射率进行非接触高精度测量十分必要。为此,国内学者提出了无损的测量方法,发表的文献主要包括:《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的《透镜折射率的高精度非接触测量方法》,《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的《用环形横向剪切干涉仪测量透镜的折射率》。此类技术主要采用了浸液法,即调制不同折射率液体的混合比例使混合液体的折射率与被测透镜匹配,再利用阿贝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点光源(1),点光源(1)发出的光经分束镜(2)、准直透镜(3)和测量物镜(4)后形成聚焦测量光束(5)照射在被测透镜(6)上;b)调整被测透镜(6)使其与测量物镜(4)和准直透镜(3)共光轴,使准直透镜(3)出射的平行光束经测量物镜(4)汇聚成聚焦测量光束(5)聚焦在被测透镜(6)顶点A上,被测透镜(6)顶点反射的聚焦测量光束(5)再经测量物镜(4)和准直透镜(3)后被分束镜(2)反射进入到横向相减差动共焦探测系统(7),测量光束形成焦前测量艾里斑(13)后被焦前CCD探测器(10)探测;c)沿光轴方向测量物镜(4)使...

【技术特征摘要】
1.横向相减差动共焦透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点光源(1),点光源(1)发出的光经分束镜(2)、准直透镜(3)和测量物镜(4)后形成聚焦测量光束(5)照射在被测透镜(6)上;b)调整被测透镜(6)使其与测量物镜(4)和准直透镜(3)共光轴,使准直透镜(3)出射的平行光束经测量物镜(4)汇聚成聚焦测量光束(5)聚焦在被测透镜(6)顶点A上,被测透镜(6)顶点反射的聚焦测量光束(5)再经测量物镜(4)和准直透镜(3)后被分束镜(2)反射进入到横向相减差动共焦探测系统(7),测量光束形成焦前测量艾里斑(13)后被焦前CCD探测器(10)探测;c)沿光轴方向测量物镜(4)使聚焦测量光束(5)的焦点与被测透镜(6)的顶点A位置重合;在被测透镜(6)顶点A位置附近轴向扫描测量物镜(4),将横向相减差动共焦探测系统(7)中焦前大虚拟针孔探测域(14)和焦前小虚拟针孔探测域(15)分别探测的焦前大虚拟针孔探测共焦特性曲线(19)IB1(z,-uM)和焦前小虚拟针孔探测共焦特性曲线(20)IS1(z,-uM)进行相减处理得到半高宽压缩的焦前横向相减锐化共焦特性曲线(21)I1(z,-uM)=IS1(z,-uM)-γIB1(z,-uM),将横向相减差动共焦探测系统(7)中焦后大虚拟针孔探测域(17)和焦后小虚拟针孔探测域(18)分别探测的焦后大虚拟针孔探测共焦特性曲线(22)IB2(z,+uM)和焦后小虚拟针孔探测共焦特性曲线(23)IS2(z,+uM)进行相减处理得到半高宽压缩的焦后横向相减锐化共焦特性曲线(24)I2(z,+uM)=IS2(z,+uM)-γIB2(z,+uM),其中z为轴向坐标,γ为调节因子,uM为焦前CCD探测器(9)偏离焦前显微物镜(8)焦平面距离M的归一化距离,也是焦后CCD探测器(11)偏离焦后显微物镜(10)焦平面距离M的归一化距离;将焦后横向相减锐化共焦特性曲线(24)I2(z,+uM)和焦前横向相减锐化共焦特性曲线(21)I1(z,-uM)进行差动相减即得到轴向高灵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邱丽荣赵维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