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683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含有空调系统各结构以及水泵、膨胀水箱、电池箱、散热器、加热器、换热器和车外散热器,其中,空调系统采用制冷剂进行循环,热管理系统采用防锈防冻液作为循环液,电池箱用于与电池进行热交换;车厢散热器用于与车厢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器用于与可以是多种来源的外界冷源或热源进行热交换,车外散热器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池冷却模式、电池加热模式和车厢制热模式,具有集中热管理的优化结构、底部供热及乘坐舒适的优点,形成了适用于新能源客车的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能实现整车能源合理的综合利用,最大化节能降耗,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Centraliz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New Energy Passenger Cars and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
,具体的涉及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石油资源短缺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企业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目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主要是由电池提供电能,因而,动力电池的性能是新能源客车性能的重要指标。此外,新能源客车越来越多地采用快充技术,而影响快充技术的关键因素也涉及电池的热管理技术。目前,三元锂电池因能量密度高是公认的适合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但是,三元锂电池对温度特别敏感:夏季,在充电过程中电池会快速升温,需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及时冷却,否则电池会有热失控的风险;在新能源客车行驶过程中,也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及时进行冷却。而在冬季的充电过程中,通常电池的温度过低,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充电量,进而影响客车的续航能力,所以,冬季的电池充电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预热。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只有在稳定的温度下才能发挥最佳的性能,才能延长电池的寿命,保证新能源客车的性能。因此,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被大家所高度重视。目前,新能源客车采用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主要是采用独立空调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含有压缩机(13)、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第三换热器(17)、蒸发风机(18)、第一电子膨胀阀(19)、第二电子膨胀阀(20)、第四换热器(21)和冷凝风机(22),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水泵(1)、膨胀水箱(2)、电池箱(3)、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第二散热器(5)、车厢第三散热器(6)、加热器(8)、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和车外散热器(12),其中,空调系统采用制冷剂进行循环,热管理系统采用具有防冻、防锈作用的防冻液作为循环液进行循环,所述电池箱(3)作用于与其内部的电池进行热交换;所述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9 CN 20182055794571.一种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含有压缩机(13)、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第三换热器(17)、蒸发风机(18)、第一电子膨胀阀(19)、第二电子膨胀阀(20)、第四换热器(21)和冷凝风机(22),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水泵(1)、膨胀水箱(2)、电池箱(3)、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第二散热器(5)、车厢第三散热器(6)、加热器(8)、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和车外散热器(12),其中,空调系统采用制冷剂进行循环,热管理系统采用具有防冻、防锈作用的防冻液作为循环液进行循环,所述电池箱(3)作用于与其内部的电池进行热交换;所述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第二散热器(5)和车厢第三散热器(6)作用于与车厢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11)作用于与外界冷源或外界热源进行热交换,所述外界冷源或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或是热电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或是其他冷源提供的冷量;所述外界热源或是蒸汽压缩式热泵提供的热量或是热电设备提供的热量或是其他热源提供的热量;所述车外散热器(12)作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压缩机(13)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四通阀(14)的a端口连接,将四通阀(14)的b端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电磁阀(15)的一端、第二电磁阀(16)的一端连接,将四通阀(14)的c端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3)的回气口连接,将四通阀(14)的d端口通过管路与第四换热器(21)的一端连接,将第一电磁阀(1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三换热器(17)的一端连接,将第三换热器(17)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9)的一端连接;将第二电磁阀(16)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制冷剂侧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制冷剂侧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0)的一端连接,将第二电子膨胀阀(20)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9)的另一端与第四换热器(21)的另一端连接;将所述水泵(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车外散热器(12)的一端、第一换热器(10)的一端以及第二换热器(11)的一端并联连接,将车外散热器(12)的另一端与第Ⅱ三通水阀(9)的c端口相连,将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11)的另一端与第Ⅱ三通水阀(9)的a端口连接,将所述第Ⅱ三通水阀(9)的b端口通过管路与加热器(8)的一端连接,将加热器(8)的另一端与第Ⅰ三通水阀(7)的a端口连接,将所述第Ⅰ三通水阀(7)的b端口与电池箱(3)的一端相连,将所述第Ⅰ三通水阀(7)的c端口通过管路与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第二散热器(5)、车厢第三散热器(6)的一端并联连接,将车厢第一散热器(4)、车厢第二散热器(5)、车厢第三散热器(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池箱(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水泵(1)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水泵(1)的进口管路上设有膨胀水箱(2),所述膨胀水箱(2)的补水口与水泵(1)的进口端连接;本热管理系统有三个工作模式:电池冷却模式、电池加热模式和车厢制热模式:所述电池冷却模式:在环境温度较高,电池需要外界冷源进行冷却时,第Ⅰ三通水阀(7)的a、b端口连通、c端口不通,第Ⅱ三通水阀(9)的a、b端口连通、c端口不通,循环液通过水泵(1)泵入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吸收外界的冷量,冷却后的循环液再通过第Ⅱ三通水阀(9)的a、b端口进入加热器(8),而加热器(8)这时不工作,再通过第Ⅰ三通水阀(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艳青熊国辉黄定英黄益王春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