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59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06
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包括主结构、前搭板、后搭板、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前支撑腿、后支撑腿、液压泵站、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救急箱、动力驱动装置,主结构前端连接前搭板,后端连接后搭板,下面分别与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前支撑腿、后支撑腿连接,前支撑腿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站,液压泵站通过线路或管路连接构成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能够连续进行,保证隧道开挖出渣、混凝土浇筑及洞内材料运输同时作业的多功能桥式车设备,带有安全逃生通道和作业的隧道多功能桥式车。能够满足隧道内横移、隧道开挖出渣、混凝土浇筑和洞内材料运输的同时作业并提供紧急逃生安全通道。

A Multifunctional Bridge Vehicle for Tun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施工设施中的栈桥一般用于隧道口等特殊工段的施工,在隧道内部能够施工的辅助用设施多为临时性栈桥。这类栈桥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可发现一些问题,无法适应隧道开挖出渣、混凝土浇筑及洞内材料运输的同时作业,在隧道内连续施工时横向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隧道发生塌方或垮塌事故时没有预留安全避难处,这些缺陷要求一种能同时满足需要的多功能施工设备。随着我国中西部等地区铁路的开发,这些山区的新建铁路线路架设过程中或多或少要求能够开挖隧道,而开挖隧道的设备使用费用较高,尤其在长隧道内连续施工时要求尽量节约施工时间,出于节省费用和时间的角度,迫切需求一种同时满足上述功能的专业施工设备。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隧道多功能桥式车可以有效的集成这些功能并满足隧道施工能够连续进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且能保证隧道开挖出渣、混凝土浇筑及洞内材料运输同时作业的多功能桥式车设备,是一种带有安全逃生通道和作业的隧道多功能桥式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包括主结构(2)、前搭板(1)、后搭板(3)、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4)、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液压泵站(8)、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9)、救急箱(13)、动力驱动装置(14),其特征在于,主结构(2)包括两个箱式梁(10)、行车道板(12),主结构(2)前端活动连接前搭板(1),后端活动连接后搭板(3),主结构(2)的下面分别与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4)、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连接,前支撑腿(6)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站(8),液压泵站(8)通过线路或管路连接构成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9);所述的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多功能桥式车,包括主结构(2)、前搭板(1)、后搭板(3)、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4)、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液压泵站(8)、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9)、救急箱(13)、动力驱动装置(14),其特征在于,主结构(2)包括两个箱式梁(10)、行车道板(12),主结构(2)前端活动连接前搭板(1),后端活动连接后搭板(3),主结构(2)的下面分别与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4)、后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连接,前支撑腿(6)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站(8),液压泵站(8)通过线路或管路连接构成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9);所述的两个箱式梁(10)中一个箱式梁内部设有专用的逃生紧急安全通道(11),另一个箱梁的中空部位用于铺设液压泵站(8)及电气、液压控制系统(9)之间跨工作区的集成线路或管路,行车道板(12)与两个箱式梁(10)固定连接的构成主要工程施工机械的行车用通道;所述的主结构(2)下方前部与前走行轮组及转向系统(4)固定连接,尾部上端固定安装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群郗剑波李剑波徐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