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浆料筒组件,所述浆料筒组件包括浆料筒、共用磁极头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以将所述浆料筒分隔成两互不相通的第一除铁腔与第二除铁腔,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钢毛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实现第一除铁腔与第二除铁腔交替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旨在解决现有设备无法兼顾同时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的问题,在保证除铁率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能,同时通过下端进浆、上端出浆的方式进行磁选,可提高浆料筒组件和除铁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磁选效果。
A Slurry Barrel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料筒组件
本技术涉及除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浆料筒组件。
技术介绍
在陶瓷行业中,原料中含铁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铁磁物质的存在严重影响陶瓷产品的质量,因此各陶瓷企业对除铁越来越重视。行业内,磁选作业达到一定时间时,需要停止磁选作业进行清洗作业以保证除铁率,现有除铁设备中无法兼顾同时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料筒组件,旨在解决现有设备无法兼顾同时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的问题,在保证除铁率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浆料筒组件,包括浆料筒、共用磁极头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设置在所述浆料筒的内部,以将所述浆料筒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所述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磁极头设置在所述侧腔体中,以将所述侧腔体分隔成两个相通的次腔体;所述钢毛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的次腔体内;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后,与设置所述钢毛的次腔体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的下部,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的上部。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从所述分磁极头的一侧穿过所述分磁极头的另一侧,且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边缘与所述分磁极头的另一侧端面平齐。优选地,多层所述钢毛设置在钢毛支架内,所述钢毛支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的次腔体内。优选地,所述钢毛支架为包围式的钢毛支架,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边缘连接,若干所述侧板首尾相接形成筒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钢毛支架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若干所述螺杆间隔分布,所述钢毛串装在所述螺杆。优选地,所述作业组件还包括隔磁板,任一相邻的两所述钢毛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隔磁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浆料筒组件,包括浆料筒、共用磁极头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设置在所述浆料筒的内部,以将所述浆料筒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所述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磁极头设置在所述侧腔体中,以将所述侧腔体分隔成两个相通的次腔体;所述钢毛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的次腔体内,并通过进料管和出料管实现两个侧腔体交替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旨在解决现有设备无法兼顾同时进行磁选作业和清洗作业的问题,在保证除铁率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能,同时通过下端进浆、上端出浆的方式进行磁选,可提高浆料筒组件和除铁装置的磁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浆料筒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浆料筒组件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浆料筒组件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浆料筒组件中钢毛组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浆料筒组件的爆炸图。其中,浆料筒1,第一磁极头2,共用磁极头3,第二磁极头4,钢毛组件5,钢毛支架51,螺杆52,钢毛53,隔磁板54,螺母55,盖板6,第一进料管71,第一出料管72,第一清洗管73,第一排污管74,第一回浆管75,第二进料管76,第二出料管77,第二清洗管78,第二排污管79,第二回浆管7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浆料筒组件,包括包括浆料筒1、共用磁极头3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3设置在所述浆料筒1的内部,以将所述浆料筒1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所述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53、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磁极头设置在所述侧腔体中,以将所述侧腔体分隔成两个相通的次腔体;所述钢毛53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3之间的次腔体内;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后,与设置所述钢毛53的次腔体连通。可以理解,所述浆料筒组件为除铁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技术提供的浆料筒组件应用于除铁装置,所述浆料筒组件使用时需要产生磁场,而产生磁场则需要有励磁组件,应用所述浆料筒组件的除铁装置在所述浆料筒1外壁安装有励磁组件,所述励磁组件和所述浆料筒组件为相对活动设置,由于本技术创新性的采用三个磁极头,以将所述浆料筒1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分别为第一除铁腔与第二除铁腔,共用磁极头3为第一除铁腔和第二除铁腔所共用的磁极头,使得第一除铁腔和第二除铁腔两端均有磁极头,使第一除铁腔和第二除铁腔腔内得到更高的磁感应强度,提高了除铁率;所述浆料筒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浆料筒组件随着驱动组件的驱动沿着轴向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浆料筒1的两端分别连接着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的驱动端,所述浆料筒1随着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做直线往复运动,由于设置有共用磁极头3,使得两个钢毛53的两端均有磁极头,因此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行程大大减少,移动时间也大大减少,同时加工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同时还为浆料筒1两端增设有盖板6,以用于浆料筒组件的密封。通电时,浆料筒1外壁安装的励磁组件被磁化,产生磁场,当驱动组件驱动浆料筒组件沿着轴向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第一除铁腔位于励磁组件内时,第二除铁腔位于励磁组件外,第一磁极头2和共用磁极头3之间的空间产生第一磁场,使得第一除铁腔内的钢毛53被磁化,以用于吸附浆料中的磁性杂质,即第一除铁腔进行磁选作业;第二除铁腔位于励磁组件外时,励磁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对第二除铁腔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没有影响,即第二除铁腔从励磁组件内运动至励磁组件外时,由于励磁组件外几乎不存在磁场,第二除铁腔内的钢毛53磁化迅速消失,钢毛53无法再吸附消磁后的磁性杂质,磁性杂质从钢毛53上脱落,如此便可把第二除铁腔内的磁性杂质冲洗掉,此为第二除铁腔的清洗作业。同理,第二除铁腔位于励磁组件内时,第一除铁腔位于励磁组件外,共用磁极头3和第二磁极头4之间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料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筒、共用磁极头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设置在所述浆料筒的内部,以将所述浆料筒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所述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磁极头设置在所述侧腔体中,以将所述侧腔体分隔成两个相通的次腔体;所述钢毛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的次腔体内;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后,与设置所述钢毛的次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料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筒、共用磁极头和作业组件;所述共用磁极头设置在所述浆料筒的内部,以将所述浆料筒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设有所述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分磁极头、钢毛、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磁极头设置在所述侧腔体中,以将所述侧腔体分隔成两个相通的次腔体;所述钢毛设置在所述分磁极头和所述共用磁极头之间的次腔体内;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后,与设置所述钢毛的次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的下部,所述出料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分磁极头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料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内端和所述出料管的内端从所述分磁极头的一侧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传伟,龚正华,林武勇,李荣华,舒万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万达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