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11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包括沉降缸,所述沉降缸放置在高架上,所述高架一侧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远离高架的一侧设有竖管,所述竖管通过固定杆与L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管下侧设有杯体,所述竖管下端与杯体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竖管下端侧壁均布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竖管上侧设有倒U型管,所述倒U型管中段固定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倒U型管一端延伸至沉降缸内,且倒U型光另一端通过波纹软管与竖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倒U型管通过升降机构与L型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根据沉淀层位置调整倒U型管的位置,避免吸出沉淀物,从而保证染料质量。

A Siphon Dye Sedimentation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染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涂料、漆料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染料进行沉降作业以使得较大颗粒物等与合格染料分离开来,目前通常是将染料静置于染料缸内以进行沉降,之后再将上层的合格染料抽取出来,目前的取料作业通常有工人手动进行,操作较为费时和不便,并且染料散发出的有害气体也容易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也有部分厂家采用泵类设备进行取料,然而由于染料通常较为粘稠,容易吸附在泵类设备的叶轮等部件上而导致设备堵塞和损坏,另外,这些泵类设备工作时耗能较大,不够节能,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不方便使用。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6549235U公开了一种取料装置,包括一染料缸;一纵向的主吸料管,其顶部具有一加料口,底部具有一取料口;一副吸料管,其头部与主吸料管相连接而使副吸料管与主吸料管相连通,副吸料管的头部位于加料口和取料口之间,副吸料管的尾部延伸至所述染料缸的内腔中;所述取料口位于副吸料管的尾部之下;一第一开关阀,设置在主吸料管上并位于副吸料管的头部和加料口之间;一第二开关阀,设置在主吸料管上并位于副吸料管的头部和取料口之间。现有的取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伸入染料杆的管道位置不方便调整,不能适应同时的沉降层位置,容易吸入沉降物;同时设置了较多阀门,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包括沉降缸,所述沉降缸放置在高架上,所述高架一侧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远离高架的一侧设有竖管,所述竖管通过固定杆与L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管下侧设有杯体,所述竖管下端与杯体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竖管下端侧壁均布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竖管上侧设有倒U型管,所述倒U型管中段固定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倒U型管一端延伸至沉降缸内,且倒U型管另一端通过波纹软管与竖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倒U型管通过升降机构与L型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L型板远离高架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L型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侧竖直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液压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一端与倒U型管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杯体上端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开口。优选地,所述倒U型管内壁光滑无棱角。优选地,所述杯体下端罩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L型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倒U型管伸入沉降缸的一端上设有刻度标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倒U型管、三通阀、杯体和竖管,从而可以将通过虹吸效果将沉降缸内的染料吸入杯体内,然后溢出收集,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无需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也不易出现堵塞等故障,使用方便,同时操作也较为简单。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波纹软管,从而可以使得倒U型管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控制其伸入沉降缸内部的深度,根据沉降层厚度进行改变,避免吸入沉降物,提高了染料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中竖管和杯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降缸、2高架、3L型板、4竖管、5固定杆、6杯体、7倒U型管、8波纹软管、9升降机构、10固定板、11液压杆、12横板、13三通阀、14漏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包括沉降缸1,沉降缸1放置在高架2上,高架2保证沉降缸1内的液面保持较高的水平,高架2一侧设有L型板3,L型板3远离高架2的一侧设有竖管4,竖管4通过固定杆5与L型板3固定连接,竖管4下侧设有杯体6,杯体6下端罩设有漏斗14,漏斗14与L型板3固定连接,漏斗14可以承接杯体6漏出的染料,方便接取染料,杯体6上端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开口,便于染料漏出,减少飞溅,竖管4下端与杯体6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竖管4下端侧壁均布有多个第一开口。竖管4上侧设有倒U型管7,倒U型管7中段固定连接有三通阀13,三通阀13用于将倒U型管7和竖管4内充满染料,保证虹吸效果,倒U型管7一端延伸至沉降缸1内,且倒U型管7另一端通过波纹软管8与竖管4上端固定连接,波纹软管8为现有技术,波纹软管8在保证虹吸的同时,不影响倒U型管7的升降,倒U型管7内壁光滑无棱角,结束虹吸后,倒U型管7左边残留染料进入杯体6,右边残留染料滑落回沉降缸1,避免浪费,光滑无棱角的内壁有助于染料滑落,倒U型管7伸入沉降缸1的一端上设有刻度标号,方便查看倒U型管7进入沉降缸1的深度。倒U型管7通过升降机构9与L型板3固定连接,升降机构9包括水平设置在L型板3远离高架2一侧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一端与L型板3固定连接,固定板10上侧竖直设有液压杆11,液压缸11为现有技术,通过外部的液压缸驱动,液压杆11下端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且液压杆11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2,横板12一端与倒U型管7固定连接,液压缸11伸缩可以改变倒U型管7的竖直高度,从而根据沉降层厚度来决定倒U型管7伸入的深度,避免吸入沉降物,增加染料质量。本技术中,先通过液压杆11伸缩,调整倒U型管7位置,从而根据沉降层位置伸入倒U型管7,堵住竖管4,将三通阀13开关调整至靠竖管4侧,倒入定量染料,然后转动三通阀13至沉降缸1层,导入染料,再转动三通阀13将倒U型管7连通,打开竖管4,形成虹吸效果,将沉降缸1内的染料吸入倒U型管7内,然后通过波纹软管8进入竖管4内,最终进入杯体6内,再从杯体6中溢出,通过漏斗14可以方便的接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包括沉降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缸(1)放置在高架(2)上,所述高架(2)一侧设有L型板(3),所述L型板(3)远离高架(2)的一侧设有竖管(4),所述竖管(4)通过固定杆(5)与L型板(3)固定连接,所述竖管(4)下侧设有杯体(6),所述竖管(4)下端与杯体(6)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竖管(4)下端侧壁均布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竖管(4)上侧设有倒U型管(7),所述倒U型管(7)中段固定连接有三通阀(13),所述倒U型管(7)一端延伸至沉降缸(1)内,且倒U型管(7)另一端通过波纹软管(8)与竖管(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倒U型管(7)通过升降机构(9)与L型板(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包括沉降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缸(1)放置在高架(2)上,所述高架(2)一侧设有L型板(3),所述L型板(3)远离高架(2)的一侧设有竖管(4),所述竖管(4)通过固定杆(5)与L型板(3)固定连接,所述竖管(4)下侧设有杯体(6),所述竖管(4)下端与杯体(6)内底壁固定连接,且竖管(4)下端侧壁均布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竖管(4)上侧设有倒U型管(7),所述倒U型管(7)中段固定连接有三通阀(13),所述倒U型管(7)一端延伸至沉降缸(1)内,且倒U型管(7)另一端通过波纹软管(8)与竖管(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倒U型管(7)通过升降机构(9)与L型板(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染料沉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水平设置在L型板(3)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周丽霞刘镛陈胜张标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清科瑞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