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07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水平设置的支撑架以及牵引组件;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设于阀门井旁的地面上,在支撑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在与通孔位置对应的支撑架上和支撑立柱上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销孔,支撑立柱穿过通孔与支撑架通过限位销固定;支撑立柱的顶端与牵引组件的第一导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牵引组件的电动绞盘固定设于支撑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通过牵引组件、支撑架、支撑立柱以及遥控器的有效配合,当工作人员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生意外,可及时的施行自救,无需等待其他人员施救,整个过程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意外危险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Lifesaving Machine for Lifting Valv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井吊装救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阀门井吊装救生机。
技术介绍
:在阀门井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阀门老旧或防水缺陷的情况,造成燃气管件或阀门泄漏。由于通常情况下,阀门井内的阀门一经使用,无特殊情况,均长期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由于长期不动,一些阀门因应力关系和腐蚀关系,使阀门的开闭难度增加,而出现问题的阀门通常直径均较大,在400mm左右,所以对特别难开闭的阀门,需多名工作人员同时下井操作。因为井下空间峡窄,一旦发生泄漏,会导致井下工作人员在维修和操控时因缺氧发生意外,对多名工作人员造成威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由于没有专业的救生装置,安全带和安全绳便成了工作人员通往阀门井外的唯一的救助措施。但是,采用安全带和安全绳施救时,需要多名施救人员在井外配合才能施救,对施救人员的体能要求较高,且施救不及时,仍不能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阀门井吊装救生机。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水平设置的支撑架以及牵引组件;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设于阀门井旁的地面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在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上和所述支撑立柱上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销孔,所述支撑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架通过限位销固定;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与所述牵引组件的第一导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的电动绞盘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连杆以及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轴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轴通过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阀门井的正上方;所述电动绞盘包括绞盘、绞绳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绞盘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绞绳绕设于所述绞盘上,且所述绞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所述绞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后自由下垂。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遥控器和控制单元,所述遥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立柱上自上向下间隔开设有若干销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为伸缩立柱。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支撑架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圆弧形的夹具,两个所述夹具设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内侧,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具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且所述支撑架上的所述螺栓孔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到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向下倾斜,所述支撑架上的螺栓孔与螺杆的一端螺接,所述夹具上的螺栓孔与螺杆的另一端螺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具通过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首先通过牵引组件、支撑架、支撑立柱以及遥控器的有效配合,当工作人员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生意外,可及时的施行自救,无需等待其他人员施救,整个过程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意外危险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图中:支撑立柱1、支撑架2、牵引组件3、第一导向轮3-1、第二导向轮3-2、连杆3-3、电动绞盘3-4、绞盘3-4-1、绞绳3-4-2、电机3-4-3、通孔4、销孔5、遥控器6、控制单元7、固定杆8、夹具9、螺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的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1、水平设置的支撑架2以及牵引组件3;支撑立柱1的底端固定设于阀门井旁的地面上,在支撑架2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4,在与通孔4位置对应的支撑架2上和支撑立柱1上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销孔5,支撑立柱1穿过通孔4与支撑架2通过限位销固定,使支撑架2位于阀门井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1为伸缩立柱,可通过调节支撑立柱1的伸缩量,来调节牵引组件3的第二导向轮3-2距离地面的高度;且在支撑立柱1上自上向下间隔开设有若干销孔5,可通过调节限位销插入不同的销孔5来调节支撑架2距离地面的高度。支撑架2为U形支撑架,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与U形支撑架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固定杆8可使U形支撑架更加牢固可靠。支撑立柱1的顶端与牵引组件3的第一导向轮3-1的轮轴固定连接,牵引组件3的电动绞盘3-4固定设于支撑立柱1上。牵引组件3包括第一导向轮3-1、第二导向轮3-2、连杆3-3以及电动绞盘3-4;第一导向轮3-1的轮轴与第二导向轮3-2的轮轴通过连杆3-3固定连接,且第二导向轮3-2位于阀门井的正上方;电动绞盘3-4包括绞盘3-4-1、绞绳3-4-2和电机3-4-3,电机3-4-3的输出轴与绞盘3-4-1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绞绳3-4-2绕设于绞盘3-4-1上,且绞绳3-4-2的一端与绞盘3-4-1固定连接,绞绳3-4-2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轮3-1和第二导向轮3-2后自由下垂,当工作人员需要下井作业时,首先将绞绳3-4-2与工作人员身上绑缚的安全带固定连接,之后通过控制电机3-4-3,使绞盘3-4-1转动,进而使绞绳3-4-2松动,在工作人员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就会慢慢向下移动,最终下到阀门井内。本实施例还包括遥控器6和控制单元7,遥控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7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与电机3-4-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当工作人员下井时,将遥控器6一并随身携带,一旦发现阀门井内发生泄漏或存在其他异常情况,即可自行控制遥控器6启动电机3-4-3,进而通过绳索将自己及时的吊出井外,且无需其他人员施救,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意外危险的发生。本实施例其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圆弧形的夹具9,两个夹具9设于支撑架2的相对内侧,在支撑架2和夹具9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且支撑架2上的螺栓孔从支撑架2的外侧到支撑架2的内侧向下倾斜,支撑架2上的螺栓孔与螺杆10的一端螺接,夹具9上的螺栓孔与螺杆10的另一端螺接,支撑架2和夹具9通过螺杆10固定连接。向下倾斜的螺杆10使夹具9置于阀门井的井口内,通过调节螺杆10的长度,可使夹具9与阀门井内壁牢牢抵接,进而使支撑架2与阀门井相对固定,保证本实施例与阀门井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第二导向轮3-2始终位于阀门井的正上方,确保作业顺利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水平设置的支撑架以及牵引组件;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设于阀门井旁的地面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在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上和所述支撑立柱上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销孔,所述支撑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架通过限位销固定;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与所述牵引组件的第一导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的电动绞盘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水平设置的支撑架以及牵引组件;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设于阀门井旁的地面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在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上和所述支撑立柱上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销孔,所述支撑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架通过限位销固定;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与所述牵引组件的第一导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的电动绞盘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井吊装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连杆以及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轴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轴通过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阀门井的正上方;所述电动绞盘包括绞盘、绞绳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绞盘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绞绳绕设于所述绞盘上,且所述绞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所述绞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后自由下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井吊装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