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96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活动装置。本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铰接摆板;本装置还包括电动缸及弧板,摆板的相对与支撑杆铰接端的另一端处设置棘轮,所述弧板由底座处呈弧状向上延伸且弧板的内侧板面处布置用于与棘轮间构成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以使得摆杆可依靠棘轮而沿弧板内侧板面作往复摆动动作;摆板处还设置用于限定棘轮仅能沿弧板向上自由滚动的棘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安全而可靠实现对下肢骨折伤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功能。

Knee joint mo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活动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下肢骨折后一般要对伤处进行固定,需要长时间卧床不能自由活动,极易造成膝关节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强直等病症,严重影响伤者生活质量,因此,伤者术后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在进行下肢功能康复训练时,由于伤者无法下地,因此需使用膝关节托撑物来进行辅助康复。实际操作时,由医生或医生指导伤者在术后三天,将膝关节托撑物置于伤者膝弯从而托撑并弯曲伤者腿部。训练时,医生或伤者需按压伤者的髌骨上股骨下端,且一手抬高或放低踝部,每日三次,每次两分钟,直至伤者的膝关节屈曲回复正常。上述操作虽可达到早期预防膝关节僵硬的效果,但由于传统的膝关节托撑物,临床上通常采用软枕、棉被等随手获取的物品代替,而软枕、棉被等不仅无法妥善固定,同时也易于脱落,显然会对伤者的康复训练造成使用不便。后来,有部分厂家及医院逐步的开发出了固定式的槽垫来达到膝关节托撑目的,然而一方面,固定式的槽垫体型较大,储存及搬运等均极为困难,存在使用不便性。另一方面,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应当在康复过程中适时对膝关节的弯曲角度进行调整,以提升康复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底座(10)以及由底座(10)上板面处铅垂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顶端铰接有用于供病人小腿及足部搁置的摆板(30)且两者铰接处轴线平行摆板(30)板长方向;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控制的调节摆板(30)相对支撑杆(20)的铰接开合角度的电动缸(40),所述电动缸(40)的活塞缸端及活塞杆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杆(20)和摆板(30)上,电动缸(40)与支撑杆(20)及摆板(30)之间的铰接轴轴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摆板(30)板长方向;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标识摆板(30)摆动角度的弧板(50),摆板(30)的相对与支撑杆(20)铰接端的另一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底座(10)以及由底座(10)上板面处铅垂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顶端铰接有用于供病人小腿及足部搁置的摆板(30)且两者铰接处轴线平行摆板(30)板长方向;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控制的调节摆板(30)相对支撑杆(20)的铰接开合角度的电动缸(40),所述电动缸(40)的活塞缸端及活塞杆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杆(20)和摆板(30)上,电动缸(40)与支撑杆(20)及摆板(30)之间的铰接轴轴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摆板(30)板长方向;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标识摆板(30)摆动角度的弧板(50),摆板(30)的相对与支撑杆(20)铰接端的另一端处设置棘轮(61),所述弧板(50)由底座(10)处呈弧状向上延伸且弧板(50)的内侧板面处布置用于与棘轮(61)间构成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51),以使得摆杆可依靠棘轮(61)而沿弧板(50)内侧板面作往复摆动动作;摆板(30)处还设置用于限定棘轮(61)仅能沿弧板(50)向上自由滚动的棘爪(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与底座(10)间通过铰接支座(70)而铰接彼此;所述铰接支座(70)的铰接轴线平行支撑杆(20)与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