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96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包括康复训练手套本体,其由上片、下片以及环状的手腕部构成;所述上片和下片的指尖位置一体连接,上片和下片与手腕部为一体连接;各个指头的指缝处通过若干条弹力筋连接;对应手掌的位置通过弹性粘扣片连接;还包括设于手腕部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内设有五个卷线盘,各个卷线盘上均设有弹力绳,该弹力绳一端卷设在卷线盘上,另一端伸出所述调节盒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指尖处的连接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不仅可在抗瘢痕的基础上方便患者进行主被动训练,提高患者吸住康复训练的能力,而且穿戴方便,有效减少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手部烧伤后常见的后遗症是瘢痕增生及挛缩,造成手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康复护理已成为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对于烧伤或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手指疤痕挛缩畸形的防治方法是早期开展手部按摩与功能锻炼、外用疤痕贴或戴弹力手套。其中现有的戴弹力手套只能起到对手指疤痕的加压作用,而不能对抗手指(掌)各关节疤痕的牵拉以及手指(掌)各关节主动训练。同时,现有的弹力手套针对烧伤患者而言,其在佩戴的时候极为不便,而且稍不注意,就会撕扯到伤口,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不仅可在抗瘢痕的基础上方便患者进行主被动训练,提高患者吸住康复训练的能力,而且穿戴方便,有效减少二次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包括康复训练手套本体,其由上片、下片以及环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康复训练手套本体,其由上片、下片以及环状的手腕部构成;所述上片所述上片和下片的指尖位置一体连接,上片和下片与手腕部为一体连接;各个指头的指缝处通过若干条弹力筋连接;对应手掌的位置通过弹性粘扣片连接;还包括设于手腕部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内设有五个卷线盘,各个卷线盘上均设有弹力绳,该弹力绳一端卷设在卷线盘上,另一端伸出所述调节盒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指尖处的连接扣连接;所述卷线盘的转动手柄伸出所述调节盒设于其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康复训练手套本体,其由上片、下片以及环状的手腕部构成;所述上片所述上片和下片的指尖位置一体连接,上片和下片与手腕部为一体连接;各个指头的指缝处通过若干条弹力筋连接;对应手掌的位置通过弹性粘扣片连接;还包括设于手腕部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内设有五个卷线盘,各个卷线盘上均设有弹力绳,该弹力绳一端卷设在卷线盘上,另一端伸出所述调节盒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指尖处的连接扣连接;所述卷线盘的转动手柄伸出所述调节盒设于其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盘包括依次包括上盘、转轴和下盘;所述转动手柄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和竖杆;所述竖杆插入上盘内且其底端设有凹槽;转轴的顶端设有与凹槽配合使用的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部烧伤后可调节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凸台内分别设有正负磁极;所述凹槽和凸台均为六边形状;所述转动手柄下压,则转轴上的凸台插入至竖杆下的凹槽内,则可转动该转动手柄,用于调整弹力绳的长度;所述转动手柄上提,则转轴和竖杆分离,转轴停止转动,用于固定弹力绳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俊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