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6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1
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包括滑动轨道,滑动轨道的一侧设置一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上连接一螺纹旋转杆,滑动轨道内设置带螺纹孔的滑动竖板,滑动竖板在滑动轨道内滑动,螺纹旋转杆穿过滑动竖板上的螺纹孔,滑动竖板伸出滑动轨道,在滑动竖板上设置平台,平台上设置一脚部放置结构或手部放置结构;滑动轨道另一侧设置一带放置孔的支撑板,螺纹旋转杆伸入放置孔内。此中设置,当步进电机带动螺纹旋转杆旋转时,滑动竖板沿滑动轨道移动,进而带动上肢或下肢的被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行带动患者在坐姿或卧姿状态下肢体运动,并可调节运动幅度及速度。

A Kind of Limb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Strok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
本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现在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常常造成患者一侧或两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进行主动的屈伸。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针对脑卒中引起的肢体运动神经受损,为协助神经恢复,防止肌肉萎缩,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但因神经受损患者不能主动进行活动,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在训练前后帮助患者进行被动牵拉,以此使患者的肢体进行活动训练。这样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的工作负担,而且患者肢体运动量有限,训练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自行带动患者在坐姿或卧姿状态下进行被动运动的上肢或下肢运动的器械,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自行带动患者在坐姿或卧姿状态下肢体运动、可调节运动幅度及速度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肢体进行被动牵拉,费时费力,训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包括滑动轨道,滑动轨道的一侧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包括滑动轨道(2),滑动轨道(2)的一侧设置一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1),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1)上连接一螺纹旋转杆(3),滑动轨道(2)内设置带螺纹孔(211)的滑动竖板(21),滑动竖板(21)在滑动轨道(2)内滑动,螺纹旋转杆(3)穿过滑动竖板(21)上的螺纹孔(211),滑动竖板(21)伸出滑动轨道(2),在滑动竖板(21)上设置平台(23),平台(23)上设置一脚部放置结构(231)或手部放置结构;滑动轨道(2)另一侧设置一带放置孔(221)的支撑板(22),螺纹旋转杆(3)伸入放置孔(22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包括滑动轨道(2),滑动轨道(2)的一侧设置一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1),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1)上连接一螺纹旋转杆(3),滑动轨道(2)内设置带螺纹孔(211)的滑动竖板(21),滑动竖板(21)在滑动轨道(2)内滑动,螺纹旋转杆(3)穿过滑动竖板(21)上的螺纹孔(211),滑动竖板(21)伸出滑动轨道(2),在滑动竖板(21)上设置平台(23),平台(23)上设置一脚部放置结构(231)或手部放置结构;滑动轨道(2)另一侧设置一带放置孔(221)的支撑板(22),螺纹旋转杆(3)伸入放置孔(2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2)长度范围为50-100cm,平台(23)上设置一脚部放置结构(2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2)长度范围为30-50cm,平台(23)上设置一手部放置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1)上设置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11)包括控制步进电机(1)开启和关闭的开关(111)、显示步进电机(1)的转速及频率的显示屏(112)和调控步进电机(1)的转速及频率的旋钮(1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卒中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贞蔡德魏敦灿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