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53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上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主体分为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所述养殖区设置有增氧装置、换气孔、照明灯和投料口,所述增氧装置、换气孔和投料口均设置在养殖区上部,所述主体左侧设置有控制器和排水口,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循环水处理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消毒装置进水口连接在循环水进水管上,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连接在加热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鱼存活率高。

An Easy-to-Use Family Aquacultur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
本技术涉及养殖箱
,具体是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市面上的养殖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家庭养殖人员经常存在忘记给料;2、养殖箱中氧气不够充分;3、养殖箱中水质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上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主体分为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所述养殖区设置有增氧装置、换气孔、照明灯和投料口,所述增氧装置、换气孔和投料口均设置在养殖区上部,所述增氧装置上设置有充气管,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拉手,所述主体左侧设置有控制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循环水处理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消毒装置进水口连接在循环水进水管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在分隔板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设置有隔离网和隔断阀,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连接在加热器上,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加热器出口通过第二水管将水输送至养殖区,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三通和第一通断阀,所述三通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管为U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养殖区左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灯设置养殖区右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紫外线消毒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三层过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灯、水泵、加热器、增氧装置、振动电机、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均匀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振动电机定时给料,防止养殖人员忘记给料,同时设置了对水进行循环过滤消毒,设置温度传感器精确控制水温,进一步的保证了水质,同时设置了充气管充分的保证了水质的氧气含量,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鱼存活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增氧装置、2-换气孔、3-主体、4-控制器、5-照明灯、6-充气管、7-投料口、8-进水管、9-三通、10-第一通断阀、11-加热器、12-水泵、13-过滤装置、14-紫外线消毒灯、15-隔离网、16-隔断阀、17-温度传感器、18-排水口、19-第二通断阀、20-循环水进水管、21-过滤消毒装置、22-支腿、23-拉手、24-第二水管、25-第一水管、26-振动电机、27-分隔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内部上设置有分隔板27,所述分隔板27将主体3分为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所述养殖区设置有增氧装置1、换气孔2、照明灯5、投料口7和温度传感器17,所述增氧装置1、换气孔2和投料口7均设置在养殖区上部,所述增氧装置1上设置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为U型,设置充气管6充分的保证养殖区中氧气含量,所述投料口7上设置有振动电机26,所述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养殖区左侧,所述照明灯5设置养殖区右侧,设置照明灯5便于昏暗条件下观察养殖区鱼的状态,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拉手23,所述主体3左侧设置有控制器4和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19,所述主体3底部设置有支腿22,所述循环水处理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装置21,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进水口连接在循环水进水管20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另一端设置在分隔板27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上设置有隔离网15和隔断阀16,设置隔断阀16便于隔离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对过滤消毒装置21中过滤装置13进行更换,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13和紫外线消毒灯14,所述过滤装置13上设置有三层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13对水进行过滤保证水质干净,减少换水次数,环保,过滤消毒装置21中的水为流动状态便于紫外线消毒灯14能够提高杀毒效率,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25连接在加热器11上,所述加热器11对水进行加热保证了水的温度,便于鱼存活,所述第一水管25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加热器11出口通过第二水管24将水输送至养殖区,所述第二水管24上设置有三通9和第一通断阀10,所述三通9上端设置有进水管8,设置进水管8便于对养殖区换水,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4、水泵12、加热器11、增氧装置1、振动电机26、温度传感器17和照明灯5均匀控制器4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所有设备得电,控制器4控制振动电机26定时振动给料,养殖区中的水通过循环水进水管20进入过滤消毒装置21中过滤消毒,再有水泵12将水抽至加热器11中加热,消毒加热后的水循环至养殖区中,当温度传感器17显示水温过高时,控制器4控制加热器11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17显示水温过低时,控制器4控制加热器11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内部上设置有分隔板(27),所述分隔板(27)将主体(3)分为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所述养殖区设置有增氧装置(1)、换气孔(2)、照明灯(5)和投料口(7),所述增氧装置(1)、换气孔(2)、和投料口(7)均设置在养殖区上部,所述增氧装置(1)上设置有充气管(6),所述投料口(7)上设置有振动电机(26),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拉手(23),所述主体(3)左侧设置有控制器(4)和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19),所述主体(3)底部设置有支腿(22),所述循环水处理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装置(21),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进水口连接在循环水进水管(20)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另一端设置在分隔板(27)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上设置有隔离网(15)和隔断阀(16),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25)连接在加热器(11)上,所述第一水管(25)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加热器(11)出口通过第二水管(24)将水输送至养殖区,所述第二水管(24)上设置有三通(9)和第一通断阀(10),所述三通(9)上端设置有进水管(8),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养殖区左侧,过滤装置(13)上设置有三层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用性家庭水产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内部上设置有分隔板(27),所述分隔板(27)将主体(3)分为养殖区和循环水处理区,所述养殖区设置有增氧装置(1)、换气孔(2)、照明灯(5)和投料口(7),所述增氧装置(1)、换气孔(2)、和投料口(7)均设置在养殖区上部,所述增氧装置(1)上设置有充气管(6),所述投料口(7)上设置有振动电机(26),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拉手(23),所述主体(3)左侧设置有控制器(4)和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19),所述主体(3)底部设置有支腿(22),所述循环水处理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装置(21),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进水口连接在循环水进水管(20)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另一端设置在分隔板(27)上,所述循环水进水管(20)上设置有隔离网(15)和隔断阀(16),所述过滤消毒装置(21)出水口通过第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农李彧雯饶繁星张丽玲马永力芦莉黄志开刘国满袁小翠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