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太霖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49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包括诱捕支撑架,所述诱捕支撑架的中心处固定夹有一张诱捕前网,所述诱捕前网的中心处开设有排列规律的诱捕孔,所述诱捕支撑架的外表壁焊接有一圈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壁通过紧固钉固定安装有主诱捕网,所述主诱捕网的一侧内表壁缝制有一圈筛选网,所述筛选网的中间开设有排列规律的漏孔,所述主诱捕网的内表壁固定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防水壳,且两个防水壳的内部均密封安装有鱼群探测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诱捕网上设置有鱼群探测仪,人们可以实时观察主诱捕网内的虾群情况,从而对何时进行捕捞做出准确的判断,避免虾群数量过多增加磷虾的死亡率,有效提高磷虾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An Intelligent Krill Trapping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
技术介绍
磷虾,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估计南大洋有若干亿吨。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目前年产量50多万吨。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磷虾有明显的集群性,是形成声散射层的主要浮游动物,在海洋水声物理学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磷虾目中较有名的物种有南极磷虾、太平洋磷虾和北方磷虾,它们是磷虾渔业的主要捕捉对象,其中南极磷虾的数量最多,诱捕网作为磷虾诱捕的最主要的设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磷虾诱捕网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在诱捕时磷虾体积大小不一,容易将体积较小的磷虾捞起,再经过长时间的捕捞致死,导致资源浪费。2、磷虾诱捕网的体积有限,当磷虾数量过多,需要反复起网,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包括诱捕支撑架,所述诱捕支撑架的中心处固定夹有一张诱捕前网,所述诱捕前网的中心处开设有排列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包括诱捕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中心处固定夹有一张诱捕前网(12),所述诱捕前网(12)的中心处开设有排列规律的诱捕孔(13),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外表壁焊接有一圈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壁通过紧固钉(11)固定安装有主诱捕网(4),所述主诱捕网(4)的一侧内表壁缝制有一圈筛选网(1),所述筛选网(1)的中间开设有排列规律的漏孔(2),所述主诱捕网(4)的内表壁固定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防水壳(7),且两个防水壳(7)的内部均密封安装有鱼群探测仪(3),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一侧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柱(5),且两个固定柱(5)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磷虾诱捕网,包括诱捕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中心处固定夹有一张诱捕前网(12),所述诱捕前网(12)的中心处开设有排列规律的诱捕孔(13),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外表壁焊接有一圈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壁通过紧固钉(11)固定安装有主诱捕网(4),所述主诱捕网(4)的一侧内表壁缝制有一圈筛选网(1),所述筛选网(1)的中间开设有排列规律的漏孔(2),所述主诱捕网(4)的内表壁固定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防水壳(7),且两个防水壳(7)的内部均密封安装有鱼群探测仪(3),所述诱捕支撑架(9)的一侧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柱(5),且两个固定柱(5)的一侧均安装有副诱捕网(6),所述副诱捕网(6)的内部设置有相邻的两个硅藻腔(8),所述硅藻腔(8)的内部填充有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太霖
申请(专利权)人:林太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