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顺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5546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所述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100‑150份;甘蔗渣:50‑70份;草木灰:50‑80份;污泥:40‑50份;石灰:20‑30份;棉籽壳: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草菇种植技术领域,该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采用多种原料制成,营养价值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料大大提高,并且该栽培料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为主,尤其适用于我国贵州或其他降水量较少的山区,该栽培料中的草木灰、棉籽壳、花生壳以及动物粪便,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经过试验,每一百克该栽培料可产出52‑60克草菇,产量大大提高,并且该栽培料,吸收了污泥、草木灰以及动物粪便,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值得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A New Formula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Cultivat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菇种植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
技术介绍
草菇,又称兰花菇、秆菇、麻菇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草菇广泛分布与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我国贵州某些地区,已被广泛种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草菇的栽培料传统的多采用稻草、石灰等原料,然而在贵州或其他地区的山区,降水量较少,稻草产量较少,当地盛产玉米、油菜等,为此,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一种适宜于该地区的草菇栽培料,并且经过试验得出,该栽培料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料,产量更大,营养价值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解决了现有草菇栽培料原料单一、营养价值低,草菇产量少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所述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100-150份;甘蔗渣:50-70份;草木灰:50-80份;污泥:40-50份;石灰:20-30份;棉籽壳:20-30份;花生壳:20-30份;动物粪便:20-30份;尿素:15-20份。优选的,所述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制备过程以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晾晒:将上述100-150份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50-70份甘蔗渣、40-50份污泥、20-30份棉籽壳、20-30份花生壳以及20-30份动物粪便置于阳光下曝晒3-5天,使其含水率在30%以下,并且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达到均匀晾晒的效果,晒干后,收拢备用;S2、原料粉碎:将上述晒干后的原料进行粉碎,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甘蔗渣使用铡刀切成8-12厘米长度即可,其余原料均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能通过20的目筛为宜,粉碎后备用;S3、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全部倒入陶罐内,使用耙子均匀搅拌,拌匀后备用;S4、消毒处理:将上述拌匀后的原料置于紫外线照射灯下,消毒1-2天,温度控制在35-40度,消毒后备用;S5、铺菌床:将上述消毒后的原料均匀铺设在草菇房内,每层厚度控制在8-10厘米;S6、覆膜发酵:将上述铺好的菌床覆盖上塑料薄膜,密封覆盖,温度控制在60-70度,料温控制在65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发酵15-20小时,备用;S7、起堆:将上述发酵后的原料进行起堆,首先拔开薄膜,然后翻堆,在翻堆过程中,依次均匀撒入50-80份草木灰以及15-20份尿素,最后将20-30份石灰兑水,制成石灰水后均匀撒入菌床上;S8、接种:将草菇菌种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插入菌床上;S9、覆膜发菌:将上述接种后的菌种再次进行覆膜盖上,温度控制在35-40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2-3天后可采收。优选的,所述石灰可采用石膏粉代替。优选的,所述污泥选用三年以上的陈泥为宜。优选的,所述花生壳可采用晒干后的大豆壳代替。优选的,所述动物粪便采选用猪、羊、鸡、鸭等牲畜粪便,主要采用猪、鸡粪。优选的,所述尿素可采用复合肥代替。优选的,所述石灰的兑水量为40-50份。(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采用多种原料制成,营养价值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料大大提高,并且该栽培料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为主,尤其适用于我国贵州或其他降水量较少的山区,该栽培料中的草木灰、棉籽壳、花生壳以及动物粪便,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经过试验,每一百克该栽培料可产出52-60克草菇,产量大大提高,并且该栽培料,吸收了污泥、草木灰以及动物粪便,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真正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的效果,值得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制备过程以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晾晒:将上述100份玉米秸秆、100份油菜秸秆、50份甘蔗渣、40份污泥、20份棉籽壳、20份花生壳以及20份动物粪便置于阳光下曝晒3-天,使其含水率在30%以下,并且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达到均匀晾晒的效果,晒干后,收拢备用;S2、原料粉碎:将上述晒干后的原料进行粉碎,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甘蔗渣使用铡刀切成8厘米长度即可,其余原料均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能通过20的目筛为宜,粉碎后备用;S3、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全部倒入陶罐内,使用耙子均匀搅拌,拌匀后备用;S4、消毒处理:将上述拌匀后的原料置于紫外线照射灯下,消毒1天,温度控制在35度,消毒后备用;S5、铺菌床:将上述消毒后的原料均匀铺设在草菇房内,每层厚度控制在8厘米;S6、覆膜发酵:将上述铺好的菌床覆盖上塑料薄膜,密封覆盖,温度控制在60度,料温控制在65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发酵15小时,备用;S7、起堆:将上述发酵后的原料进行起堆,首先拔开薄膜,然后翻堆,在翻堆过程中,依次均匀撒入50份草木灰以及15份尿素,最后将20份石灰兑水,制成石灰水后均匀撒入菌床上;S8、接种:将草菇菌种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插入菌床上;S9、覆膜发菌:将上述接种后的菌种再次进行覆膜盖上,温度控制在35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5%,2-3天后可采收。实施例二: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制备过程以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晾晒:将上述130份玉米秸秆、130份油菜秸秆、60份甘蔗渣、45份污泥、25份棉籽壳、25份花生壳以及25份动物粪便置于阳光下曝晒4天,使其含水率在30%以下,并且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达到均匀晾晒的效果,晒干后,收拢备用;S2、原料粉碎:将上述晒干后的原料进行粉碎,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甘蔗渣使用铡刀切成10厘米长度即可,其余原料均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能通过20的目筛为宜,粉碎后备用;S3、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全部倒入陶罐内,使用耙子均匀搅拌,拌匀后备用;S4、消毒处理:将上述拌匀后的原料置于紫外线照射灯下,消毒1-2天,温度控制在37度,消毒后备用;S5、铺菌床:将上述消毒后的原料均匀铺设在草菇房内,每层厚度控制在9厘米;S6、覆膜发酵:将上述铺好的菌床覆盖上塑料薄膜,密封覆盖,温度控制在65度,料温控制在65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发酵18小时,备用;S7、起堆:将上述发酵后的原料进行起堆,首先拔开薄膜,然后翻堆,在翻堆过程中,依次均匀撒入65份草木灰以及18份尿素,最后将25份石灰兑水,制成石灰水后均匀撒入菌床上;S8、接种:将草菇菌种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插入菌床上;S9、覆膜发菌:将上述接种后的菌种再次进行覆膜盖上,温度控制在38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8%,2-3天后可采收。实施例三: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制备过程以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晾晒:将上述150份玉米秸秆、150份油菜秸秆、70份甘蔗渣、50份污泥、3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100‑150份;甘蔗渣:50‑70份;草木灰:50‑80份;污泥:40‑50份;石灰:20‑30份;棉籽壳:20‑30份;花生壳:20‑30份;动物粪便:20‑30份;尿素:1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100-150份;甘蔗渣:50-70份;草木灰:50-80份;污泥:40-50份;石灰:20-30份;棉籽壳:20-30份;花生壳:20-30份;动物粪便:20-30份;尿素:15-20份。2.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以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晾晒:将上述100-150份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50-70份甘蔗渣、40-50份污泥、20-30份棉籽壳、20-30份花生壳以及20-30份动物粪便置于阳光下曝晒3-5天,使其含水率在30%以下,并且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达到均匀晾晒的效果,晒干后,收拢备用;S2、原料粉碎:将上述晒干后的原料进行粉碎,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甘蔗渣使用铡刀切成8-12厘米长度即可,其余原料均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能通过20的目筛为宜,粉碎后备用;S3、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全部倒入陶罐内,使用耙子均匀搅拌,拌匀后备用;S4、消毒处理:将上述拌匀后的原料置于紫外线照射灯下,消毒1-2天,温度控制在35-40度,消毒后备用;S5、铺菌床:将上述消毒后的原料均匀铺设在草菇房内,每层厚度控制在8-10厘米;S6、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魁印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