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保成专利>正文

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堆叠的方法及其生产线技术

技术编号:215509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方法,适用于正、负极片相互堆叠形成裸电芯的制作工艺中,其方法包括:先将封袋后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收集到在正极片周转治具和负极片周转治具中,当负极片周转治具与正极片周转治具错层插入后,极片定位机构将正负极片定位,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分别将负极片周转治具和正极片周转治具水平向外抽离,正负极片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祼电芯,电芯取出机构将祼电芯取出,转移至下一工位。与传统“Z”字形叠片工艺相比,减小了等待时间,自动化操作堆叠效率高,适合高速生产线。

Fast Stacking Method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lates and Its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堆叠的方法及其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之电池
,尤指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堆叠的方法及其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电芯的生产主要方法是叠片和卷绕,传统电芯正负极极片的堆叠,以“Z”字形叠片工艺为主,主要是在一个堆叠的工作台上,正负极的极片交替进行单片的堆叠,其动作是:一片负极片--一层绝缘膜--一片正极片--一层绝缘膜--一片负极片--一层绝缘膜--一片正极片.....以此类推,一次只能堆叠一片极片,效率极低,即绝缘膜以Z字型摆放自动实现正负极片的叠片,最后得到裸电芯,而且受到工作台升降、张力变化及压爪压紧力的不同等等因素的影响,堆叠的极片及绝缘膜的对齐精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堆叠的方法及其生产线。通过电池电芯正负极片的堆叠实现电芯快速生产。通过单轴可调输送机构、周转治具配合,实现极片快速精准定位收集,再将收集在周转治具内正负极叠片在抽离周转治具,可大大提高电芯极片的堆叠效率,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减少人工和能耗。本治具与极片模切机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电芯极片的堆叠效率,节约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先将封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分别收集到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中,当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后,将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分离后,封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祼电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先将封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分别收集到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中,当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后,将第一极片周转治具和第二极片周转治具分离后,封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祼电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极片与周转治具分离前,极片定位机构使极片保持水平方向位置不变。3.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第一制片机构、第二制片机构以及设于第一制片机构和第二制片机构汇集处的正负极片交叉堆叠机构,所述第一制片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极片模切封袋一体机、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第一周转治具、移载机构、第一治具输送线,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将第一极片模切封袋一体机制作的封袋第一极片收集于第一周转治具内,移载机构将第一周转治具转移至第一治具输送线,第二制片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极片模切机、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第二周转治具、移载机构、第二治具输送线,正负极片交叉堆叠机构用于将第一、第二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后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片交错堆叠机构包括治具插合工位和治具分离工位,在治具插合工位处设有第一治具移载机构和第二治具移载机构,第一治具移载机构和第二治具移载机构将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在治具分离工位处设有第一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第二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和电芯取出机构,第一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和第二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同时将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移出治具分离工位,电芯取出机构用于将在堆叠平台上由正、负极片交错堆叠形成的祼电芯取出。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保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