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70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拆装的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属于轨道检测技术领域。该轨道巡检小车包括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检测部包括检测系统和顶部车架,驱动部包括前部车架、轮对A、驱动模块、供电模块、雷达A、碰撞缓冲装置A、排障器A、摄像机A、光源A,从动部包括后部车架、轮对B、制动装置、光电里程计数模块、雷达B、碰撞缓冲装置B、排障器B、摄像机B、光源B、RFID阅读器、扬声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通过将整体拆分模块化,可随时拆卸或组装,并根据检测需要更换检测模块完成检测任务。

A disassemblable automatic traveling track inspection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检测
,特指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及城际交通最终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轨道机车运行时间长密度大,轨道难免会出现磨损引发各种安全隐患;为保证轨道交通的长时间通畅运行,轨道检测就成了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现有的对轨道检测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人工检测和仪器装置检测;其中仪器检测装置目前又主要分为三种:(1)搭载式:直接将相应的检测装置搭载在现有的运营车辆或者维修工程车辆车体上对目标轨道进行安全检测。(2)牵引式:将相应的检测装置集成在无动力的轨道车架上,通过现有的轨道车辆牵引无动力轨道车架对轨道进行安全监测。(3)自带驱动式:与搭载式类似,但是搭载的平台不再是现有车辆而是单独设计的自带驱动系统的轨道小车,检车装置搭载在小车上对轨道进行巡检。其中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效率低下、需要大量的检测人员人工成本高且检测精度受人员经验素质的影响。仪器检测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具有效率高、人力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一方面受限于本身的结构与重量,另一方面搭载式和牵引式如需完成检测任务受限于现有运营车辆的运行时间与路线,在实际检测任务中并不能方便灵活的完成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轨道检测任务以及现有检测方式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将检测系统与驱动车体模块化,可随时拆卸或组装,并根据检测需要更换检测模块完成检测任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包括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系统和顶部车架;所述驱动部包括前部车架、轮对A、驱动模块、供电模块、雷达A、碰撞缓冲装置A、排障器A、摄像机A、光源A;所述从动部包括后部车架、轮对B、制动装置、光电里程计数模块、雷达B、碰撞缓冲装置B、排障器B、摄像机B、光源B、RFID阅读器、扬声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轨道检测模块、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检测系统固定在顶部车架;所述检测模块由2D成像模块、3D成像模块、弓网检测模块、轨道探伤模块、限界检测模块单独或组合构成;所述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为计算机;所述检测模块与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数据通信接口包括有线网络、USB、串口、无线网络;所述轮对A由两个车轮、一根传动轴、一个齿轮盘构成,车轮固定在传动轴两端,齿轮盘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前部车架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驱动模块由减速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组成;减速器由多组齿轮组成,与轮对A的齿轮盘连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用于电机控制;电机控制器与控制系统连接,传输电机状态、接收控制系统指令;所述供电模块为整个轨道巡检小车供电,由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组成,电池管理单元用于电池组电源管理,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A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A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A为气缸减震装置,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所述排障器A为耙形结构,安装于前部车架前端底部;所述摄像机A安装在前部车架对车体前方进行成像,拍摄巡检小车运行前方图像,与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光源A安装在前部车架为摄像机A提供照明;所述轮对B由两个车轮、一根车轴构成,车轮固定在车轴两端,车轴通过轴承与后部车架连接,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刹车盘制动器,安装在轮对B的车轴上;所述光电里程计数模块为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固定轮对B的车轴上,对车轴转动角度进行编码,光电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B安装在后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B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B为气缸减震装置,安装在后部车架后端;所述排障器B为耙形结构,安装于后部车架后端底部;所述摄像机B安装在后部车架;所述光源B安装在后部车架;所述RFID阅读器安装在后部车架,用于读取轨道表面RFID信标数据,RFID阅读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扬声器安装在后部车架,扬声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后部车架,与控制系统、摄像机A、摄像机B连接,所述巡检小车状态信息包括:行驶方向与速度、里程、摄像机拍摄图像;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具有多种电气与数据接口,与检测系统、电机控制器、雷达A、雷达B、制动器、光电编码器、电池管理单元、摄像机A、摄像机B、扬声器、RFID阅读器、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巡检小车状态控制,包括巡检小车自动行驶控制、检测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所述轮对A与轮对B中的车轮为磨耗型踏面,车轮为空心车轮,车轮表面包胶。所述前部车架、后部车架为L型结构,顶部车架为矩形框架结构,顶部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部车架、后部车架连接,实现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的拆卸与组装。所述车轮、车架为高强度轻质材料或碳纤维材料。所述供电模块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巡检小车中的电气连接均采用屏蔽线,外露接头部分均采用航空插头。所述光电编码器单脉冲里程不超过10mm。在所述前部车架、后部车架各安装2根转动支撑架,以防止车体拆装时车架重心失衡和倾倒;所述转动支撑架一端通过可转动的销轴车架底部连接,一端可绕销轴从原始角度转动一定角度后固定,并与轨面接触使车架保持平衡,车体拆装完成后,转动支撑架转回原始角度完成拆装。所述传动轴、车轴为空心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与现有检测装置和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通过将整体拆分模块化,具有可拆装、轻量化、双人即可搬运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采用轻量化模块化,具有使用起来方便灵活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将检测系统模块化,可根据不同任务需要更换检测模块,具有功能多样性的优点。4)本专利技术通过网路信号对小车实行远程智能控制自动检测,可节约大量人工成本。5)本专利技术人性化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设计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拆分后三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检测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驱动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从动部上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从动部下部示意图;图中,1为检测模块,2为顶部车架,3为拆装固定螺栓,4为前部车架,5为转动支撑架,6为电机,7为减速器,8为电机控制器,9为排障器A,10为碰撞缓冲装置A,11为摄像机A,12为雷达A,13为光源A,14为减震装置,15为轮对A,16为供电模块,17为轮对B,18为后部车架,19为控制系统,20为排障器B,21为光源B,22为扬声器,23为碰撞缓冲装置B,24为摄像机B,25为雷达B,26为RFID阅读器,27为制动装置,28为随动轮,29为光电里程计数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可拆装的智能轨道巡检小小车,包括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三部分,如图2所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包括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系统和顶部车架;所述驱动部包括前部车架、轮对A、驱动模块、供电模块、雷达A、碰撞缓冲装置A、排障器A、摄像机A、光源A;所述从动部包括后部车架、轮对B、制动装置、光电里程计数模块、雷达B、碰撞缓冲装置B、排障器B、摄像机B、光源B、RFID阅读器、扬声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轨道检测模块、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检测系统固定在顶部车架;所述检测模块由2D成像模块、3D成像模块、弓网检测模块、轨道探伤模块、限界检测模块单独或组合构成;所述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为计算机;所述检测模块与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数据通信接口包括有线网络、USB、串口、无线网络;所述轮对A由两个车轮、一根传动轴、一个齿轮盘构成,车轮固定在传动轴两端,齿轮盘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前部车架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驱动模块由减速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组成;减速器由多组齿轮组成,与轮对A的齿轮盘连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用于电机控制;电机控制器与控制系统连接,传输电机状态、接收控制系统指令;所述供电模块为整个轨道巡检小车供电,由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组成,电池管理单元用于电池组电源管理,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A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A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A为气缸减震装置,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所述排障器A为耙形结构,安装于前部车架前端底部;所述摄像机A安装在前部车架对车体前方进行成像,拍摄巡检小车运行前方图像,与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光源A安装在前部车架为摄像机A提供照明;所述轮对B由两个车轮、一根车轴构成,车轮固定在车轴两端,车轴通过轴承与后部车架连接,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刹车盘制动器,安装在轮对B的车轴上;所述光电里程计数模块为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固定轮对B的车轴上,对车轴转动角度进行编码,光电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B安装在后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B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B为气缸减震装置,安装在后部车架后端;所述排障器B为耙形结构,安装于后部车架后端底部;所述摄像机B安装在后部车架;所述光源B安装在后部车架;所述RFID阅读器安装在后部车架,用于读取轨道表面RFID信标数据,RFID阅读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扬声器安装在后部车架,扬声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后部车架,与控制系统、摄像机A、摄像机B连接,所述巡检小车状态信息包括:行驶方向与速度、里程、摄像机拍摄图像;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具有多种电气与数据接口,与检测系统、电机控制器、雷达A、雷达B、制动器、光电编码器、电池管理单元、摄像机A、摄像机B、扬声器、RFID阅读器、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巡检小车状态控制,包括巡检小车自动行驶控制、检测系统运行状态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自动行驶轨道巡检小车,包括检测部、驱动部和从动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系统和顶部车架;所述驱动部包括前部车架、轮对A、驱动模块、供电模块、雷达A、碰撞缓冲装置A、排障器A、摄像机A、光源A;所述从动部包括后部车架、轮对B、制动装置、光电里程计数模块、雷达B、碰撞缓冲装置B、排障器B、摄像机B、光源B、RFID阅读器、扬声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轨道检测模块、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检测系统固定在顶部车架;所述检测模块由2D成像模块、3D成像模块、弓网检测模块、轨道探伤模块、限界检测模块单独或组合构成;所述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为计算机;所述检测模块与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数据通信接口包括有线网络、USB、串口、无线网络;所述轮对A由两个车轮、一根传动轴、一个齿轮盘构成,车轮固定在传动轴两端,齿轮盘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前部车架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驱动模块由减速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组成;减速器由多组齿轮组成,与轮对A的齿轮盘连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用于电机控制;电机控制器与控制系统连接,传输电机状态、接收控制系统指令;所述供电模块为整个轨道巡检小车供电,由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组成,电池管理单元用于电池组电源管理,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A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A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A为气缸减震装置,安装在前部车架前端;所述排障器A为耙形结构,安装于前部车架前端底部;所述摄像机A安装在前部车架对车体前方进行成像,拍摄巡检小车运行前方图像,与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光源A安装在前部车架为摄像机A提供照明;所述轮对B由两个车轮、一根车轴构成,车轮固定在车轴两端,车轴通过轴承与后部车架连接,在连接处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刹车盘制动器,安装在轮对B的车轴上;所述光电里程计数模块为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固定轮对B的车轴上,对车轴转动角度进行编码,光电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雷达B安装在后部车架前端,对车体前方进行距离探测,雷达B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碰撞缓冲装置B为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丽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